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歷代名畫記》中稱:“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自古起,人們就追求一切美的事物,漢字書法也是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即使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甲骨文,也都體現出了自己的美感。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自南北朝以來,讀書人家中基本都有“文房四寶”,書法也在無形中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刻意追求字的美感,即使在平常的書信中,筆墨落在紙上,也都能成為一副“畫”。

富弼是北宋時期的名相、文學家,他出生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相傳富弼的母親韓氏懷上富弼時,曾夢見旌旗鶴大雁降落在庭院中,說是上天赦免。富弼年少時也已經遠近聞名,被譽為“洛陽才子”。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富弼的名氣也傳到了范仲淹的耳中,范仲淹將富弼的文章拿給當時的宰相晏殊看,晏殊14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才華和見識都非常高,看到富弼的文章後也非常喜歡,認為富弼將來大有出息,因此將女兒許配給了富弼。

宋仁宗即位後恢復了制科,富弼也走向了仕途,富弼在為官做事上都有自己的主見,即使范仲淹有時與他的觀點意見不同,富弼也要與范仲淹理論一番。雖然富弼也曾被貶過,但兩盟契丹功不可沒,後來官至宰相。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富弼做了大官,卻依然是以前的一派作風,喜歡善人嫉恨惡人,並且就算是官位很低的官員和平民百姓求見,富弼也都以禮相待,從來不擺架子,清正廉明的富弼也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富弼有三個兒子,不過富弼官位再高,也沒有特別照顧過自己的兒子,他認為兒子本身有能力有才華,總會有用武之地,但作為父親,肯定也會關注兒子的成長。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富弼的三子名叫富紹隆,富紹隆進京趕考時,富弼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了京城,可富弼心繫自己的兒子,就給在京城的好友寫了封書信,即有名的《兒子貼》,上面寫著:“兒子賦性魯鈍,加之絕不更事。京師老夫絕少相知者,頻令請見,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此亦乞丙去”的意思便是希望好友看望此信後將信件燒燬,畢竟請求好友照顧一下自己的兒子有點“走後面”的嫌疑,這事傳出後還可能被有心之人拿來搞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燒掉信件是有必要的。

但富弼的好友非常喜歡富弼的字,也就捨不得燒掉《兒子貼》,珍藏了起來,不過從不給他人觀賞,自己私下裡偷偷瞧瞧,千年後的今天,《兒子帖》也成為了富弼為數不多的傳世書法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價值。

一封要燒掉的推薦信,卻因字跡太漂亮被收藏,如今拍出462萬天價


2005年6月19日,44字的書帖《兒子貼》在拍賣會上被拍出了462萬的高價,富弼和其好友大概也不曾想過富弼隨手寫字如今引起這麼大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