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擺脫拖延症

做事拖延的人,工作效率低下,還總是處於被動狀態。容易被人牽著走,也容易被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困擾。拖延會毀掉行動,不過行動也能治癒拖延。只要肯積極行動起來,現狀就會在循序漸進中改變。我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並時刻為即將到來的機會認真準備,然後去真刀真槍大幹一場。

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拖延症”是什麼?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翻開手機頭條,或者刷刷朋友圈,常會有“拖延症”三個大字映入眼簾。可見“拖延症”已被人們廣泛關注,它是現代社會人們做事情時的一種常見的延時狀態。不過這種狀態並不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應該算是一種失控的病態了,所以被稱為時“症‘。

有調查顯示,在我國的高等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患上了拖延症。而在我國大中城市,80%以上的白領做事偶爾拖延,50%以上的白領做事經常拖延。無論時高等院校裡的莘莘學子,還是出入高檔寫字樓的上班族,很多人都被拖延症所累。

心理學專家指出,拖延症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明明知道沒有按計劃完成事情會有很嚴重的後果,還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可做事還是能拖則拖、一拖再拖,很少或者基本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時候。即便心裡知道憑藉自身能力有條件按照規定時間完成相關事宜,但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導致了拖延。時間觀念成了空談,遲到、推遲完成任務就成了家常便飯。

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從心理層面上來看,這樣拖來拖去會給人帶來焦慮、抑鬱、自責等負面情緒,不僅會令一個人的自信在拖延中被消磨掉,甚至會讓人患上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從現實層面上來看,拖延症會把一個人的格局變小。拖延症者每天都在為自己完不成相應的計劃而擔心,思考的永遠是那一畝三分地的事情,這阻礙了他們站在整體和全局去看待和思考問題,更別指望能夠對未來以及整個人生做出科學的規劃了。心變得狹窄,人生的層次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

反之則不然。如果做事幹脆利落,總是能夠按時完成相應的任務,不僅整個人會很有自信,心態積極樂觀,而且這個人的格局也會不一樣,對於成就人生大有裨益。

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拖延症在今天如此普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有人覺得,懶惰是拖延症的一個直接誘因,還因此出現了“懶癌”這樣新名詞。懶癌患者,基本上是坐在電腦前連挪一下地方都懶得動,連吃飯都懶得伸手。人都懶到這份兒上了,就別指望他能高效率地完成分內事,拖延自然就成為家常便飯。

可是面對人性隱藏的懶惰,不少商家為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大力鼓吹“懶人文化”,這在無形中給拖延症找到了合理的藉口。科技讓人們可以在生活中變得如此懶惰,偷懶都成了深入人基因裡面的東西,那麼因為偷懶而產生的拖延,也就變得極為合理和可以被接受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還有很多人提倡的“慢活”理念,成了拖延患者誤以為自己可以一拖再拖的有力支持。所謂“慢活”,就是鼓勵人們放慢腳步去享受生活。

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不過真正的慢活強調人們要能夠收放自如,該快的時候就要快起來,該慢的時候才應該慢下去。然而不少拖延症患者卻誤解了“慢活”,打著慢活旗號,覺得自己拖延就是在享受生活。明明該加快速度行動了,拖延症患者卻顯得很糾結,好像把分內事做完,就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慢活族了,這是對“慢活”理念理解上的謬誤。

從現在起想辦法改變,擺脫拖延症是來得及的。怕就怕意識到了拖延症的嚴重性,卻不去面對和改變。逃避問題,沉湎於享樂,拖延症就很有可能發展成恐怖的拖延癌,那時再想做出改變,就難上加難了!

拖延,格局的絆腳石(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