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古城南阳城南门

青州是《尚书·禹贡篇》所述古九州之一。北邻渤海,东临黄海,西接东岳泰山,素有“海岱惟青州”之说。

《晋书·地理志》:“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这是青州之名的来由。也有“东方属木,木色为青”之说。

青州历史最远可追至上古,称东夷之地,距今4000多年。

青州的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称青州城。

青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座古城,即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和满洲驻防旗城。具有12国国都、1000多年省级政治军事中心、1600多年郡府治、2216年县治历史。

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北齐灭东阳,迁筑于阳水南,为南阳城”。阳河是弥河支流。南阳城建于公元517年,公元1129年取代东阳城,正式成为青州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青州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府署所在。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墙高12米,厚6米,周遭长13华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个。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

古书记载南阳城周长绵延十三华里有奇。城墙高三丈五尺,护城河宽三丈三尺,河涧深一丈五尺。城设四门,四城门均为内外双门,两门中间有月城连接。东门曰“海晏门”(旧曰海岱),西门曰“岱宗门”(旧曰泰山),南门曰“阜财门”(旧曰云门),北门曰“瞻辰门”(旧曰凌霜)。

四门在历史长河中均已损毁。唯有阜财门得以重修。

南阳城俯视形似卧牛,故又俗称“卧牛城”。首朝西南、尾向东北,牛角、牛耳、牛眼、牛鼻、牛涎、牛背、牛脐,实地皆有所对应,奇也。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古南阳城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唐代青州府管辖区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历史沿革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阜财门,港高连

阜财,取自“殷民阜财”之意。阜,丰富。

按历史原貌设计重建的阜财门,长560米,底宽12米,上宽6.2米,高10.71米。

城台占地1085米,城台与城门楼总高26.42米。大气磅礴,庄重威严。

城门楼为砖木结构,二层重檐带周围廊歇山式建筑。南城门城台内设两层,古时作为藏兵洞。城台东西两侧有登城马道。

城台门洞南侧上方题“阜财”二字,北侧题“国泰民安”。

城门楼南侧匾额题“东方古州”和“三齐重镇”,北侧题“云开天府”和“地控海邦”。

明代吴斌《青州歌》赞曰:“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阜财门洞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阜财门北侧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这过碾儿港捉好看

青州古城内有120多条古旧街巷,国家级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有魁星楼、阜财门、偶园、贡院、清真寺、教堂、府文庙的等上百处历史建筑。

古城内衙署、庙宇、教堂、书院、府邸、公馆、会馆、商号、店铺、票号、镖局等星罗棋布,绿树、红花、流水、亭阁相映。呈现出古南阳城的历史风貌,人文、美食、风土人情,古色古香。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魁星楼

魁星楼,又称文昌阁,是原青州府城东南角楼,宋代所建,明清重修。

魁星楼起二层,飞檐翘角,红柱碧瓦,兀立于平台之上。史记历次重修,青州便有高中之士,十分灵验。求学登科者不妨一试。

魁星楼,又名魁星阁,是为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都在东南方位,这来源于风水学说。八卦中巽位东南,“巽为文章之府”,所以魁星楼建在东南角。东南角也是金角,凸显崇文之意。

魁星是古代天文记载的二十八星宿中的白虎宫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因其形貌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得名为魁星。与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星不同。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古城游览图

古代的青州南阳城,作为海岱名州,青齐大镇,文人学士官宦非常多。

在清初,青州府乐安县文人李象先记载:“郡当(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间称最盛,同朝为官、尚书并仕一时者五、六,仕宦大家不下数十,科第相承,登两榜者百余人,宅第联络,坊表纷纭,山左六郡会未有也。”

从南门大街向北至偶园街、北门大街,矗立着二十几座牌坊。依次有海岱都会、刘珝的柱国坊、大学士坊、石茂华的尚书里坊、一门科第坊、冯琦太子少保坊等。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

牌坊浮雕祥龙、花卉、祥云等,柱基配以石狮、石鼓、麒麟等吉祥之物。均为济宁嘉祥石雕工匠仿古而建。

牌坊多,是青州古城区别于其它古城的特色。

门票、停车都免费,是青州古城却别于其它国家5A风景区的特色。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海岱都会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历史上青州被誉为“东方古州,三齐重镇,海岱都会”。

该坊四柱三门式,总高度9.4米,总宽14.4米。四柱三门式牌坊,中间之门宽阔,可以通车马。浮雕祥龙与花卉。

古城内石坊,海岱都会坊是新建,其余石坊为旧址仿建。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尚书里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尚书里坊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3.8米,总高度11.48米。柱基石狮八尊。

石茂华,青州府益都县人,字君采,号毅庵,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文治武功,政绩卓著。朝廷为旌褒石茂华的功绩,特下圣旨,赠官太子少保,谥恭襄,遣官营葬祭祀,并将南门里石茂华的府邸附近改名为尚书里,建造了这座牌坊。

牌坊的题额是“尚书里坊”。

南面抱柱上的对联是“一抚重镇,居然千里干城;再秉节钺,允矣三边锁钥”。

北面抱柱上的对联是“筑洪堤明诉讼一方大任,平内乱灭倭奴万古英豪”。高度概括了石茂华的丰功伟绩。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一门科第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一门科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青州冯氏家族而立。柱基石鼓、石柱八对,

该牌坊是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2.92米,总高度11.32米。

牌坊的题额是“一门科第”,顶额有“圣旨”二字。

南面抱驻的对联是“科第连绵,彰显东州文运;事功卓著,堪称北海世家”。

北面抱柱的对联是“一门风雅,多少芝兰玉树;几代书香,无穷国栋良才。”

历史上,冯氏为青州的名门望族之一,声名显赫,被称为“北海世家”,亦称北海冯氏。

自明正德三年(1508)至明万历元年(1573)冯氏三代65年的时间内,先后有冯裕、冯惟重、冯惟讷、冯子履、冯琦、冯瑗等6人考中进士,冯惟健、冯惟敏、冯子咸等3人考中举人。

明代,冯裕官至贵州按察司副使,冯琦官至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襄;清代,冯溥官至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东南侧的青州偶园即是冯溥的“冯家花园”,据考“青州偶园内的假山,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然设计。”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大学士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大学士坊始建于嘉靖二十二年,为旌表青州府诸城县人翟銮而立。该牌坊是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5.94米,总高度12.65米。

翟銮,字仲鸣,青州府诸城县(今诸城市)人,以锦衣卫籍举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首辅),卒谥文懿。

牌坊顶额为“御旨”二字,坊名“大学士”。

南面抱柱的对联为“巡边防三万里,雄才大略固关塞;秉阁政十余年,远虑深谋为栋梁。”

北面抱柱的对联为“体丽声清,廷对分差标法度;心和意密,公裁明断顺朝纲。”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柱国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柱国坊始建于明弘治年间,为旌表大学士刘珝而立。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2.78米,总高度12.74米。柱基麒麟八尊。

柱国坊因有弘治皇帝御制对联,规格最高。柱基使用了皇家御用的麒麟,豪横。

刘珝,字叔温,明代青州府寿光县人,今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历仕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明宪宗称其为“东刘先生”,并赐印“嘉猷赞翊”。

顶额为“敕赠”,题额“柱国坊”。

南面抱柱的对联为“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弘治皇帝御制祭联)。

北面抱柱的对联为“忠廉立殿堂,史称贤相,功与云山并峙;仁孝满乡里,世誉楷模,德同阳水共流。”

注:云山即“寿比南山”的云门山。阳水即弥河支流南阳河。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大伯宗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这条街航港捉人连

大宗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旌表青州人陈经所立。2014年,复建,四柱三门式。

陈经(生卒年不详),字伯常,号东渚,明青州府益都县城里(今青州市)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坊额中有“大宗伯”三字。顶额“聖旨”。

南抱柱的对联是“大臣气度,朝堂柄政扶社稷;名士风流,海岱会集留诗篇。”

北抱柱的对联是“平居骨鲠,谠直敢言名已闻;立朝性澹,门无干谒廉有声。”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太保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太保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四柱三门式。为旌表青州人邢玠而立。略显简陋。

邢玠,字搢伯,号崑田,明代青州府益都县人。隆庆五年成进士,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逝世后赠太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邢玠以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统兵朝鲜抗倭,大获全胜。

南抱柱的对联是“提封依旧三千里,社稷重新二百年”。

北抱柱的对联是“功高上国,名动潘邦”。

太保坊是青州古城唯一的一座武将牌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古城CBD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府贡院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孔子像。天天作揖也不嫌使滴慌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明代状元赵秉忠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国内大陆唯一现存的状元卷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府贡院,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科举考试场所。

科举自隋唐至明清,延续了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平民进入统治阶层的唯一通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据史料记载,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有状元名称以来,至清末1905年最后一名状元,共产生了777个文武状元。其中,姓名、籍贯均可考者约440人,今山东地区共有36名,其中仅今青州市范围内就有6人,数量之多,仅次于孔子故里曲阜的7人。所以,青州有句俗语“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

这6名青州状元,分别是文状元苏德祥、王曾、张唐卿、普颜不花、赵秉忠,武状元丁殿祥。

赵秉忠状元卷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国家一级文物。此状元卷真迹存于青州博物馆。

青州可谓人杰地灵。

除了上面所述,宋代名臣寇准、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先后在青州任职,留下佳名。

宋朝宰相王曾连中三元,成为历史上的科考奇迹。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都是一个学术上的高峰,无人能敌。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青州,“绿肥红瘦”,一登婉约词之巅,其缠绵悱恻、低徊婉转,历千古而不衰。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偶园,这锅宅子港好连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太湖石-福寿康宁


偶园取自“无独有偶”之意。

偶园原来是明代弘治年间就藩青州的衡恭王朱祐楎的东花园的一部分,冯溥告老还乡之时,清代康熙赐予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所有。因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无独有偶,改名偶园,又称冯家花园。

虽然规模不大,但结构紧凑,布局得体,主要建筑有一山、一堂、二水、三桥、三阁、四池、四亭等。

一山为假山,一堂为佳山堂,二水为瀑布水、洞泉水,二门为偶园门、耆绿门,三桥为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为云镜阁、绿格阁、松风阁,四池为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

园内有“福、寿、康、宁”四方象形太湖奇石,被誉为该园的镇园之宝。另外还有“春、夏、秋、冬”一组奇石,不妨来看看。

偶园比邻“北海世家”冯宅。在一门科第坊东侧。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基督教堂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天主教堂

青州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均位于偶园街中段,与“偶园”相邻,两座教堂相隔百余米,分别是基督教、天主教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

基督教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传入青州。1910年由英国教会(英浸礼会)拨款建造基督教堂。教堂坐西面东,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外部为中国古老的青砖小瓦,内部为欧洲哥特式建筑。1997年重修,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天主教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传入青州,先归济南大教区,后归烟台教区。1931年,青州教区独立为益都监牧区,并建立天主教堂。原教堂占地面积65亩,圣堂两侧有两座7层种楼,是当时城内最高的建筑物。1997年重建天主教堂。新教堂坐西面东,三座钟楼,外型为哥特式建筑风格,东西长40米,南北宽18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曼妙飞天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佛像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东方维纳斯,笑滴港好连

古青州坐拥齐鲁大地,经济非常繁荣,是古丝绸之路的东延。青州在古代是丝绸王国,被认为是黄河流域野蚕的发源地。同时,古青州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政权更迭频繁。

经济的交流,带来了文化、民族的交流。多民族,多信仰是青州文化特色。青州市现有34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24775人。是山东省两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北魏、北齐时的佛像,其雕刻风格许多带有浓郁的笈多风格王朝的艺术风格,人物是古粟特人。另外出土的砖雕,也有牵骆驼的商旅图和商谈的粟特人形象。粟特人是古代中国和地中海沿岸贸易的中间商。

青州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设在县城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必须要看一看。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粟特人在青州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真教寺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百字赞碑

元代三大伊斯兰教寺之一的真教寺。

据寺内碑铭载,该寺为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伯颜之后裔所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扩建。

真教寺是中国伊斯兰教部分清真寺的别称。寺内有明朝朱元璋题的“百字赞”碑,历来是山东东部伊斯兰教活动中心。

真教寺座西朝东,由低到高,拾级而上。主体建筑大门、二门、礼拜殿、望月楼(宣礼楼)排列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式排列,三进院落。具有中国宫殿式建筑特征,同时还体现了阿拉伯建筑的艺术特色。

青州西北方位十几里的临淄刘家营,是山东蒙古族第一村,千余人。是蒙古斡罗那歹氏族的后裔,元世祖时期即定居于此,一直隐瞒民族成分,直到1980年才恢复祖籍。可见元代时期对青州的统治。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刘家营村口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民居大门口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木雕花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木雕门

走在青州古城,会发现很多“青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

青州雕刻,久负盛名。最著名的是佛像雕刻,盛于北齐、北魏。佛像被称为“青州风格”,名噪世界。以龙兴寺和驼山佛像最有名。

砖雕、木雕则是盛行于明清时期。雕工不次于徽雕、苏作。只不过历史上青州木雕多以楸木、枣木为原料,不及紫檀、红木更有收藏价值罢了。

新兴起的青州花卉,开启了新青州的代名词。

青州金丝砚在唐朝居四大名砚之首。其质嫩理润,色泽华缛而不浮艳,手试如膏,似有游液渗透,与墨相亲,发墨如发油,墨色相凝如漆,谓稀世珍宝。且细润如玉,温嫩而不滑,扣之有声,聍水不耗,发墨不损豪,久用笔锋不退。

春秋孔子赞其“琼脂玉花”。

西晋张华撰《博物志》:“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

宋欧阳修《砚谱》云“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曰“天下名砚四十余品,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

宋唐彦猷《砚录》云“红丝石华缛密致,皆极其妍。既加镌凿,其声清悦。其声之华泽,殊非耳目之所闻见等”。

这么厉害的青州金丝砚,因为产量太少,不具有炒作规模,知其者寥寥。正如同有“江北茅台”之称的青州特酿,秀色深居。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孔雀港好看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金丝砚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烧饼,港好吃连

逛累了,总要吃点当地美食。

衡王府香鸡、东关酱牛肉、东关杠子头火烧、老槐树煎包、夹河驴肉、青州小豆腐、青州山楂饼、青州糗糕、青州弥河银瓜、各种糕点等等,都在等着你。

回族是青州第二大民族,所以青州的清真食品繁多。满街清真糕点,以非遗脱氏隆盛糕点最有名。

大街小巷的青州羊肉馆,不管是烤全羊,还是羊肉汤,都是人满为患。小青山羊,认准庙子大锅全羊。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老槐树包子,港捉好吃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隆盛糕点,齁甜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杠子头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山楂饼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字画店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民居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虎头鞋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具有艺术特色的琴架式石凳,使滴航溜坐哈歇歇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手绘古城地图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八景:1劈峰夕照、2驼岭千寻、3书院松涛、4仰天红叶、 5云门拱壁、6玲珑秀色、7范井甘泉、8洋溪晚钓

青州书画。

收藏圈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书画市场看山东,山东市场看青州。”

目前青州现在有六大交易市场,分别为宋城书画艺术中心、青州书画艺术城、泰丰古玩市场、大明衡王城艺术品市场、北门里明清古街艺术品市场、青州君怡都书画古玩市场。

2019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青州书画新篇章。

万一捡漏一幅宫廷书画,也是有可能的。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古城猫咪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千年宋槐和她的邻舍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古城有一棵千年宋槐,高10余米,阔10余米,树围4.7米。至今仍郁郁葱葱,每到5月份,槐花飘香。

这棵老槐树见证了宋唐元明清,见证了李清照、欧阳修、范仲淹、王曾、赵秉忠、冯溥,见证了古街新貌。

每个或侧畔流连,或在旁歇息的游客、居民,都沾了“福”气。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青州版的白娘子与许仙:恁俩待去哪啊niang?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汉服与古街很般配,港好看连


游记丨海岱惟青州,千年南阳城

万年桥,港捉长

后记:

青州是吾故乡。少小离乡,已有三十年有三。儿童伙伴,均已中年后。

之于故乡,依稀记忆,仅存范公亭、云门山。虽数次返乡,并不曾驻足长视。引为憾事。

今偶得闲机,畅游青州古城,如饮醇醴,酩酊痴醉。浩瀚兮长史,璀璨兮南阳;浓浓兮乡音,依依兮流连。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