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时间

我一直以为,我是喜欢一个人待着的,但是当真有这样独处的机会,其实感觉并没有预期般惊喜。

要说的话就是,在这样一个繁忙的社会里,能被近乎彻底地跟这个社会隔离开来的机会是近乎没有的。我们没有这样一种需求,也没有想过这样会发生什么。

所以当我发现自己需要写下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的时候我是很纠结的:一旦你把你自己从一个你习惯的体系中抽离出来时,你就不可避免地会看见很多不足——你自己的不足,这个体系的不足……

你发现你自己在离开这个体系之后很难自洽,你也发现这个体系其实大部分时候荒谬盲目得可怜。特殊情况把生活压榨出了一种魔幻现实的色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看问题。那么当我们从这个视角看出去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什么?其实理所当然的,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镜子,我们对一切的态度都最终将变成我们对自己的反思。

听TA说 || 我们都需要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都抱怨说我们真的太忙了,我们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去读书,去听音乐,去画画去写作,去做一些我们平常没法做的事,去满足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

但当这份时间真正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却几乎没法把握它——所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情况在你身上依旧没法被疫情改变,你的kindle依然是你桌上的一个摆件,而买来的书躺在它旁边偶尔被你艰难地翻开,大部分时候跟kindle一起躺着像一对久婚了的夫妻。就像渡边淳一的情人里一句无意的对白:“城里人都说着希望来乡下住,真的来了又以事务很忙为推脱呢!”

所以不读书吧,把书放到一边去想:我自己到底要什么呢?

这个空洞的问题空洞地填满了一段空洞的时间,在空洞得让你几乎没法忍受之后又还给你一个空洞的自己。当没有其他事情对你进行困扰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开始无法抑制地动了起来,去思考什么呢?其实自己也说不准,思考自己的刚需或是思考社会的刚需。你的身体整个被社会闲置也被你自己闲置,所以和家人沟通时你思考,对着一只猫时你也思考,看见一些新闻时你更思考。你在沉静里迈出了第一步,接着你就在这种思考中发现有太多事情其实不必要。比如你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朋友陪着你去扯一些闲话,并不需要一些无所谓的感情……你在思考里孕育了一个新的自己。你又知道了自己应该要什么,比如三十分钟的散步,比如去读一些书。

读书,你又可以读书了。当你思考之后你的容量才被大大增加,而你的知识已经不够再支持你进行更多的思考,于是你又开始吸收:开始读书,开始看电影,开始听歌,开始研究秀场。好像熬过了一段无聊的时光生活的色彩就突然斑斓了起来,这时候你抬头回望,你与刚刚面对这段时间的自己差别了多少?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时间,但当一段真正的时间被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压根没有办法去很好地把握它,你在快节奏里沉溺久了之后就很难把握音符在几个拍子里巧妙的转化。我们都需要时间适应,然后发现我们自身无穷的可塑性。

或许有许多不幸又或许有许多的阴暗和肮脏在这段时间里被发现了出来,但是从一个自私的角度讲:这些腌臜与你其实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关系,你是悲哀的人世里幸运的一个人,哀鸿遍野里你把握着幸福……你很难凭借这点安慰一些人说让他们对这个世界保持信心,但是你知道如果哪天当你真正面临不幸,你此刻的经历是可以让你看到一些幸运的,即使那些幸运基本与你无关。但你只是社会的一个子体而已,从这个角度望去,还有什么与你无关呢?


——摇烛

2020.3.10


听TA说 || 我们都需要时间

摇烛,00后少年,又萌又丧、冷眼热心的大可爱暖男一枚,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