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唯一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最后结局怎么样?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基本上全歼了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队。

但是虽然解放军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基本上全歼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但是有一支部队却跳出了解放军的包围圈,成功逃出了东北战场,这支部队就是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是被称为“刘光头”的刘玉章,刘玉章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唯一一位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那么刘玉章究竟是怎么样一位将领?刘玉章的52军结局如何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辽沈战役中唯一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最后结局怎么样?

辽沈战役唯一逃脱的国军将领-刘玉章

刘玉章,字麟生,1903出生于陕西兴平人,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与林彪、胡琏、张灵甫等四期名将是同学。黄埔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参与讨冯之役。中原大战中负伤,伤愈后头发脱落,从此获得了“刘光头”的绰号。1933年率部参加古北口战役。至此时,他已经由国民革命军排长累升至副团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玉章担任第二师上校团长,隶属新组建的第52军,关麟征为军长。52军在参加台儿庄战役时,刘玉章奋勇作战,又两度负伤,先被炮击震倒的墙压伤,撤退时又被日军飞机炸伤。在台儿庄战役中,他利用“短距离、短时间、集中火力”的作战战术,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之后又随52军参加过武汉保卫战。

辽沈战役中唯一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最后结局怎么样?

辽沈战役中唯一逃脱的国军将领—刘玉章

解放战争爆发后,52军被蒋介石调往东北,刘玉章担任副军长一职。1948年3月刘玉章升为军长。辽沈战役进入白热化时,刘玉章的52军奉命占领营口,掩护国军部队的大后方。此后,解放军攻克锦州后,迅速东进包围歼灭了廖耀湘兵团,此时的刘玉章并没有援救锦州,而是得到了占领出海港口,打通海上的交通的绝好差事。另外,他的一个师占领鞍山营口一线后严密封锁消息,使辽南解放军居然对这股准备潜逃的大部队毫不知情。

辽沈战役中唯一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最后结局怎么样?

辽沈战役示意图

林彪击溃廖耀湘兵团,以主力直扑沈阳,同时惊醒发现营口方向有漏洞。于是急派七纵、八纵、九纵及辽南独二师星夜兼程南下营口。沿途张贴标语:“解放五十二军!活抓刘光头!”刘玉章认为沈阳已经成死地,自己没有必要陪葬,于是营口备战,据守营口北之石桥子阵地。这时候,后有大海,前有超过52军三倍的虎狼之师,刘玉章背水为阵,属下也知道再无退路全都杀红了眼,以五个团全面反击。刚刚打完胜仗的解放军没有料到残敌竟然有这样的战斗力,后退了十余里,喘息整备。刘玉章以攻为守率军追击,后被人称为“胆大包天”。解放军9纵25师大战国军52军25师,但是因为解放军远袭疲劳,未带重武器等原因,战斗不利,解放军25师师部被攻破,被俘约一千多人。国军还追击至石桥子,不过,在这里国军五个团被解放军一个加强营堵住,规定时间内未能攻克。这时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亲自率领的海军到达营口外海,刘玉章见势赶紧率部脱逃,52军也成为了东北战场唯一一支逃出解放军包围圈的部队。

这次刘玉章的逃逸,虽然无碍整个解放战争的大局,只是未能使辽沈战役指挥艺术上完美无瑕。半年之后,解放军三野打到上海,创伤复原的52军又和三野在上海近郊开战,在月浦利用我军2个团的急躁情绪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被大肆吹嘘为“月浦大捷”。后来弃掉上海,52军再次坐着军舰逃跑到舟山,然后再到台湾。

纵观整个解放战争,虽然说刘玉章在东北战场和上海战场上连续临阵脱逃,而且没有及时支援其他国民党军队,但是他对战场形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在战场上懂得保存自己,特别是在解放军两大战神林彪和粟裕手下连续脱逃,逃脱过程之中还取得一些局部的小胜利,跟其他国军将领相比已经很厉害了。

辽沈战役中唯一在林总手下全身而退的国军将领,最后结局怎么样?

辽沈战役唯一逃脱的国军—刘玉章

逃跑至台湾的刘玉章仍然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1960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67年接任“台湾警备司令”,1970年6月,刘玉章卸任后受聘“总统府战略顾问”,同时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81年4月11日病逝于台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