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鐗“寸勁拳”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在人類社會的茫茫大海中,李小龍的生命軌跡也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在幾千年的世界武術史中,李小龍的一生只是短暫的一瞬間。然而,就在這短短的瞬間,這朵小小的浪花都為人類生活的圖畫增添了一種顏色,為世界電影史、為世界武術史的詩篇增添了幾分美麗和壯觀。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李小龍稱截拳道就是人生,且如水一般川流不息,不時不在變,無時不在活動,不像死水般了無生氣。李小龍那身結實的肌肉,令人敬畏的線條輪廓和難以置信的爆發力,本身便代表著一種神威和氣勢,他的瞬間打擊力是舉世無雙的。如果以每磅體重計算,李小龍肯定是世界上攻擊力量最強和動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尤其是他的“寸勁拳”之運用,更可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李小龍本人生前亦曾說過:“我的全部武功精粹概括起來只有兩點――近身與發力。如果有人學到了它們,則不管面對何種類型的對手,都能夠像閃電般地貼近對方,並以霹靂般的重擊將對手擊倒。”“美國跆拳道之父”李峻九對李小龍的寸勁拳的評價是:“挨他拳的人,一定會昏倒。”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李小龍宗師一生最大的轉折點就是1964年在長堤舉辦的“長堤國際空手道冠軍週年賽”。在這次美國最大規模的武術盛會上,李小龍作為表演嘉賓,向世人首次公開示範了他所拿手的“寸勁拳”、“無影拳”及“蔽目黍離”等絕藝。他的表演給舉辦者及各國有名的武術界人士揭開了中國功夫的神秒面紗,讓他們看到了真貌。特別是他的寸勁拳表演,更將整個大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因為李小龍在示範者身後放置了一張座椅,並叫其扎穩馬步,然後在極短的距離內,手臂甚至不用拉後便直接發拳,且將對方打跌並倒在座椅上,甚至還連人帶椅推後了數尺。李小龍宗師正是憑藉此次石破天驚的精彩表演,開始在美國武壇嶄露頭角。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李小龍曾經說過,不管你學習任何武功,如果它不能將速擊倒對手,就沒有任何實戰價值,特別是對於一些體格好、意志又堅強的西方格鬥者,用拳在瞬間入裡透內地痛擊他們,遠比擊倒他們更具威脅力。毫無疑問,在格鬥中,擊敗或擊倒對手的時間愈短,則自身的安全性就越高,這就意味著你的技術必須精簡、直接,亦即講求效率,而“寸勁拳”則又正好符合這一原則。李小龍宗師就這樣從實戰出發,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以本能反應為主導截拳道之寸勁拳訓練法。也可以這樣說,李小龍的寸勁拳已大大不同於傳統的寸拳,因為他的寸勁拳不僅保存了寸拳的優點,更大膽地將中國武術中一些內家拳法的訣要融入基中。所以,李小龍的寸勁拳可以代表整個武術。正因為李小龍宗師進行了大師進行了大量獨特的改進、創新與昇華,才使之脫胎於傳統而不同於傳統,也由此使寸勁拳更易實際應用、更修習與更具強之摧毀之力。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李小龍在教授木村武之、伊諾山度等嫡傳名弟子練習寸勁拳時,曾經這樣說過:“任何一位武術愛好者與一位偉大的武術家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他們的差別只是努力的方式與程度的不同,而這個鴻溝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為從理論上講,人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而寸勁拳的訓練與運用就是潛能發揮的具體表現。”人在絕境或遇到險情的時候,往往會發放出不尋常的力量來。而李小龍就是將這種不同尋常的力量漸臻佳境,從而可以隨時隨地施展出來。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在“寸勁拳”的訓練過程中,李小龍還很注重前臂的訓練,因為“寸勁拳”力量的發放點雖是拳面,但其力量卻來自於身體。也就是說,手臂是全身整體勁力運送至拳面的一個重要的運載或傳送工具。琳達亦曾說過,李小龍對前臂的練習(特別是腕關節的練習)到了“入迷” 的地步,因為“寸勁拳”的有效發揮對前臂與腕關節的要求較高,需要擁有特殊的運腕技巧。如果你的腕關節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緩衝力的話,則“寸勁拳”將絕無效果可言。

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殺手鐧“寸勁拳”

以截拳道警戒式站好,前手向假想目標快速打出,同時後手猛地抽回,並貼向身體,書刊號轉髖部,後腳用力把整個身體向前推進,在將要擊中目標的剎那,握緊拳頭,腕部翹起;在擊中目標時,拳頭突然向內一扭。完成發力後,手臂應迅速回收。 掌握了正確的發力動作後,便可進行發力練習了。寸拳的發力練習來源於中國武術的“撞板功”,方法如下:取彈性好的木板,在距牆一磚遠處固定,地上部分同身高,木板上端纏軟布,以防傷手。以木板為目標,用正確的發力技術進行發力練習。若能輕鬆地將板頭擊碰牆上時,便可在木板與牆之間加磚,切記須循序漸進。 需要注意的是,寸拳的應用能否成功,不但取決於正確的發力,更重要的一點便時機。出拳可能過早或過晚均可能是錯過戰機,以致由優勢變為劣勢。最後請記住:近身與發力是統一的整體,一旦掌握並運用好這一點,定能成為“寸拳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