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更文坚持不下去,写作初心来助力

看到群里的许多朋友开原创、出爆款、甚至拿青云计划,我头条写作也有一段时间了,既没有被开通原创,阅读量也很低,很泄气!是不是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

每天都在寻找写作的素材,做饭都在构思文章,饭不是有点糊,就是忘了放盐……费神费力,看不到一点进展,干脆放弃吧?

写作这么久,放弃怎么甘心!

于是拿出以前读书变现课程的日记。

某一天的课程主题是:重回创作初心,试图去创作一点美。

头条更文坚持不下去,写作初心来助力

01“初心是所有结果的起点,所有环节中的第一环”。

其实,听了老师的这几句话,我还是不太清楚什么是初心,听完课程,一直在想,什么是我的初心,下班回家的路上在想,回家做饭的时候在想……

吴军博士在《态度》一书中对他女儿说,“我不希望你也被金钱绑架,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事”。

或许,这几句话可以理解为,做事情要以自己的初心为准,而不以金钱为唯一衡量标准

唯有以初心为出发点,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之初,四五年赚不了一元钱。

哈兰·桑德斯,66岁失去所有产业,走遍全国推销他的炸鸡方法,在他最终得到肯定回答之前,曾被拒绝1009次。

然而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在大部分人打算放弃的年龄,又开始迈向百万富翁的道路。

如果马云,不是为中小企业创立一个交易平台为初心,如果桑德斯上校,不以推销自己喜爱的炸鸡为初心,会有今天的淘宝?会有今天的肯德基吗?

头条更文坚持不下去,写作初心来助力

02 那么,我的初心是什么呢?

是沉浸于书的那种喜悦,仿佛世间一切都不存在了,唯有对书中内容的喜悦。我作为职业读书人的初心,就是把这种喜悦用文字表达给读者。

其实,距十年前的自己,现在的我已经浮躁了很多,读书的境界也退化了不少,专注力没有以前集中,读书的层次也变浅。因为这个课程,我重新审视自己作为读书人的初心。

头条更文坚持不下去,写作初心来助力

梁思成手迹

03 重拾初心,其实是个浩大的工程,是个长远的目标,但是,一切可以从手开始。

前几天,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本书《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三四十年代,梁先生在西南地区拍摄的一些古建筑,比如四川等地,每一个建筑,配了他自己的记录,照片拍的很用心,要知道自古蜀道难,那时候还是战争频发时期,拍这些照片很不容易。

这本书后半部分,有梁先生手稿的影印版,每一张照片,都有他手写的照片的注解,大大小小有数百篇。

这些注解,写的非常工整,写在带有方格的信纸上,用整整齐齐的方格写好,标点的位置、段落的分布,都看起来很舒服,注解里很少有写错划掉或者字迹潦草的地方,虽然是手写的,但跟打印的差不多,这些注解,写了几百篇,每一篇,都写的很认真。

看着梁先生的手迹,忽然想起自己以往的一段经历。

十年前,我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第一天读过的书,如果不折起来,第二天,都找不到看到了哪页。后来,只好抄书,就这样靠抄书成功通过了考试。

所以,听课程,只要时间允许,我就详细地手录一遍,在录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是内容生硬、什么是自然语言、什么是文稿的信息流……

有一天,写书评,没有时间手录核聚老师的彩蛋课。第二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手录了两天的课程。

其实,费曼先生的读书方法,“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还是《三国志》里,董遇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都可以通过抄书加快理解的进程。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写下来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这会儿仔细看手录的笔记,书写非常潦草,依然是内心浮躁的反映。

找回初心,当从课程中,老师建议的那样,诵读和抄写20篇美文开始,笔迹当力求像梁思成先生那样工整,才会逐步引导自己克服浮躁、回归初心。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大脑是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只有肢体语言告诉它做什么”。

看完这个日记,浮躁的心,慢慢归于宁静。

又反复去听胡丁玲老师的直播课程,老师在课程中说,“提审原创标和青云计划,不看阅读量,也不看是否爆款,只看文章是否优质”。

只看文章是否优质!!!被老师重复了好几遍。

那么,我现在要做的,不是只盯着别人开原创、出爆款等等,而应时时记得自己写作的初心,把自己读书的喜悦,书中最精华的内容,尽最大努力传递给读者,多读书,多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