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學3:迴歸簡樸的人生觀

上文談到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在某種文化傳統中對世界的認識和看法。如中國傳統文化對天、地、人的看法,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看法等。世界觀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起著總體作用。

在疫情環境下,中國人現代或後現代的生活方式向傳統的自然生活方式轉變。這是總體而言。如果說世界觀是宏觀層面,那麼,人生觀是微觀層面。

(一)什麼是人生觀?

人生觀是在某種世界觀的統領下對生命和人生的看法。

1.對生命的看法:中國文化中,對生命的現世性比較重視,這是核心部分,對前生和後世也作了相應的安排。如人死後會變成鬼,鬼的世界叫陰曹地府,也是象人間一樣的有等級差的世界,最高統治者叫閻王,其下有各類判官、小鬼,閻王掌握著生死薄,硃筆一勾某人的名字,“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陰間有閻王殿,也有十八層地獄。新死的人如何處置,死後如何託生,要根據你在人間(陽間)的善惡業報。如果你在陽間作惡多端,那死後就送你去地獄,然後託生為牲畜。作牛作馬,下輩子操勞。

鬼文化在夏商周是最濃厚的。所以有“國之大事,在戎與祀。”“視死如視生”的經典表述。

天帝觀念的產生。古人認為天是有人格的神,太陽、月亮、星星、雷電、雲霧、雨雪構成了天帝的上層世界。沒有天,就沒有地。這很好理解,沒有天的運行,哪有一年四季;沒有太陽,萬物都會死絕;沒有雨雪,大地會乾涸,害蟲不能凍死,莊稼就不能生長。

有了天帝的觀念,就有天庭的觀念,天庭裡住著神仙。他們是高尚、神明、法力、偉大的象徵。人家都是居高臨下,有大胸懷、大格局的。萬物蒼生合乎規律運行,管得是大事。

那麼,人世間的人,經過修煉,或者因緣際會得到神仙的指點、提攜,就有可能由人昇天,變成神仙了。

2.人在大地上生活,所以,大地就是人間,人世間。人要在天地間生存,要操勞。正如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所說,人的本質就是操勞。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操勞,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人生的本質。小孩子要由大人照顧,長大之後,要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要養家餬口。每天都要勞動,勤勞是一個人最好的品德,與之相對,懶惰是一個人最不好的品德。

我們一說某個人“好吃懶做”,那這個人就是個不成事的人,一個廢物。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裡,最基本的人生觀就是一個字:勤

3.經過上面的推演和歸納,我們就能很快地明白,中國人的人生觀是什麼。

是什麼呢?勤勞和節儉。

勤勞致富、勤奮好學、勤奮上進。勤儉節約、儉以養德。

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大家可以想出更多的經典表述。

(二)人生觀重要嗎?

當然重要。我們常看到未成年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嚴格管教、因為要求沒有滿足而走上自殺、犯罪的道路,讓人唏噓。也有一些父母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傷害孩子。去分析會發現,導致困境的往往是不勤儉惹下的禍。

最常見的是青年朋友在戀愛過程中,會發現“三觀”不合的問題。三觀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即使有顏值,估計也讓人不信任。還有一些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讓人頭疼。

有人說,懶惰和奢侈是人的本性。“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三)疫情之下,迴歸勤儉,是大多數人們的理性選擇。

有人說,解放前和解放後,物質相對貧乏,但那時的人們也很快樂。心靈相對還更平靜。

現代的人有吃有穿,吃穿用度已經不成問題了,但是總感覺慾望得不到滿足,反而覺得快樂更少,焦慮更多。幸福感下降。

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脫離了體力勞動和自然勞作,單純為追求錢財而奮鬥。各種社會壓力也比原來更大。時代的調速發展,焦慮成為現代社會非常普遍的心理現象。

那麼,在疫情環境下,我們出於健康權、生命權的珍惜,對物質的要求相對降低了標準,更多地做好計劃,更多地和家人相處。這樣,反而達到了身心的平衡。

迴歸簡單純樸的生活,對現代人而言,也許反倒是一種奢侈。但無論現代生活節奏多麼快,我們面臨的誘惑有多少,在我們的心靈深處,仍然保持對古典的簡單純樸的生活的一種嚮往。每天勤奮工作,儘量節儉,這是生活快樂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