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我的妈妈是上海人,我的爸爸是

山东人,我又在武汉上学。那可想而知,我这南来的,北往的美食就要吃的比较多啦~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我妈妈比较拿手的就是面食啦~什么烧卖,饺子,包子,混沌,手到擒来!我妈妈和我说这些东西的精髓就在于——“馅”

那就先来说说烧卖吧(毕竟是我的最爱)烧卖,又称烧麦,是一种以小麦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面皮,包裹肉馅上笼蒸熟的中国北方传统面食,元代已有记载。

烧卖用烫面,即用开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种中间粗,两头有把的类似棒槌的特殊擀面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边如同花边,中间放馅,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屉蒸熟。皮薄馅大,形若杯,底为圆,腰收细,上面如同花边,美观好吃。烧卖馅料多为糯米、香菇、萝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调味的酱油、 盐、香油 、食用油、白糖。吃时配以醋、蒜丝,味道可口、鲜美。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而混沌在我家有两种吃法哈哈。一种是南方的方法,混沌下好之后,汤底用酱油,葱,糖等调剂,然后再将混沌放入。还有一种是北方的吃法,就是直接在煮混沌时放入紫菜和虾皮。不知道你们比较pick那种方式呢?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我爸爸做的自然是面条“硬菜”。“硬菜”也就是大鱼大肉啦。

首先是面条,炝锅面,打卤面,炸酱面……

炝锅面的做法应该是最简单的了吧:

主料:

面条(标准粉)(500克)

辅料:

猪肉(瘦)(250克) 黄豆芽(200克) 小白菜(30克) 虾米(15克)

调料:植物油(20克) 大葱(10克) 盐(3克) 酱油(10克)

1.虾米放入温水中泡软;

2.黄豆芽洗净沥干;

3.小白菜洗净切段备用;

4.瘦猪肉洗净切丝放入淡色酱油、淀粉、水腌15分钟;

5.锅烧热放入油,加肉丝快炒,至肉色盛出;

6.锅内倒油烧热,爆香葱段、虾米,将淡色酱油淋下;

7.倒入鲜汤及黄豆芽、小白菜,煮沸加盐调味;

8.再放入瘦猪肉拌炒均匀即可熄火;

9.把面条煮熟后盛入碗内,淋入汤汁即可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我爸爸还有一个拿手好菜!酱烧大腿骨!

材料:骨头,葱,姜,蒜,花椒,大料,香叶,桂皮,山楂,草果,小辣椒2个,生抽,老抽,大酱,冰糖

酱大骨的做法可不止一种哟~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做法一

1.把骨头切成小块泡进清水里,中间多换几次水,这样做的时候就不用焯了。

2.准备调料:葱姜蒜,花椒大料,香叶桂皮,山楂草果,还有两个小辣椒。不是我家调料多,您买一袋炖肉料就成。把调料用纱布包上,煮出来的汤干净。还有一袋很重要的调料---大酱。

3.高压锅中加水,把所有调料扔进去,再倒点生抽老抽,大酱冰糖,大火压制40分钟,最简单的酱骨头就完成了。

做法二

1、猪腿骨洗净,用刀在中间用力斩一下,留下一道深印最理想。

2、用左手把菜刀立住并稳住菜刀,右手握住斩有印记的大骨。

3、把猪大骨上的砍印对准刀背,用力砸下去,猪骨就会应声而断。这样处理的猪骨,骨茬整齐没有碎骨,还能较好保留骨髓的完整。

4、将斩好的猪腿骨置大盆中加满清水浸泡约4小时,中间需要换水数次。

5、酱大骨所用的香料:桂皮、香叶、八角、草果、莨姜、生姜等,喜欢浓香的可放一粒丁香。

6、锅里添足水,倒入两勺酱油、放入香料。

7、把浸泡好的猪大骨码入锅里,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慢炖1小时。

8、为了增加猪骨的酱香可放入两勺面酱(东北大酱最佳)、适量精盐。再小火炖制20分钟即可。

做法三

材料:猪棒骨、炖肉的各种调料(大料、桂皮等)、葱姜蒜、盐、酱油、料酒、豆瓣酱

步骤

1、先将骨头洗净,

2、把骨头入开水焯

3、高压锅中放适量水烧开,放入各种调料(葱姜、料酒、酱油、大料等)

4、把焯好的骨头放入高压锅中压20分钟,关火。待放完汽后将骨头捞出。

5、炒锅内放一点点油,加入适量豆瓣酱炒香,适当放点儿水,然后把骨头放锅内翻炒,使骨头均匀地粘上酱汁,即可出锅。

食评:“南来的,北往的”

好啦~告诉了你们这么多秘诀,快去试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