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山城的变迁

虽过立冬,接近小雪季节,11月20日上午9点,当我离开重庆时,山城依然是雾气重重,这就是重庆的天气。

感受山城的变迁

三十一年前,1988年的7月,第一次来重庆,在那青春年华,迈着青春的步伐,深受小说《红岩》的影响。

感受山城的变迁

先到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一带,现场追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感受山城的变迁

确实在那段刚开放的日子,山城还是山城,没有过多的城市亮点,现在人们反倒时怀念那些旧印记。

感受山城的变迁

当时短短的三天,重庆的火锅,重庆人的热辣,山城的石级。在长江索道上,我清晰地扫描长江的逐流,朝天门的气势。解放纪念碑的肃立,嘉陵江的清静,都铭刻脑海。

感受山城的变迁

三十年间也数次来重庆,曾家岩、大礼堂、博物馆、南北温泉,值得一去的地方逐一补上。

感受山城的变迁

后来洪崖洞,李子坝轨道站,两江四岸的桥梁、黄桷湾立交桥、皇冠大扶梯被网上纷纷捧红。

感受山城的变迁

匆匆的这躺两天,我还是念旧地重游了朝天门,纪念碑,长江索道。

感受山城的变迁

从洪崖洞漫步到朝天门码头,摩天大厦盖不住我对朝天门的前身印象。长江水位掩不过我对两岸的印记,尝尽美食换不来我对重庆火锅的垂涎,岁月徒增弃不了我对山城石级的重拾,阅人无数闪不开我对重庆人的热情。一句话:我对重庆的好感由来已久,并持续延伸。

感受山城的变迁

所以我又来了。18日到埠的下午,我乘坐轨道2号线两站,到李子坝看看这个网红"蚯蚓钻石宇"的特有线路,反向轨道到解放纪念碑广场。

感受山城的变迁

这里已经成为中央商务区,节次鳞比的高楼垂衬曾是伟岸的纪念碑,大厦衬起纪念的基石,玻璃幕墙反射人影,人流更多在纪念碑前留影,少有在现代屏幕前流连。

感受山城的变迁

沿嘉陵江边慢行绕到朝天门,在朝天门7号码头踏上夜游船,逆流上长江,仰过东水门长江大桥转回,掠过索道钢缆,摇过索道缆车,顺流横向嘉陵江,过千厮门嘉陵江大桥。

感受山城的变迁

眺望洪崖洞浓烈的灯火后返回朝天门。五十分钟的夜游,饱受寒风也饱览了两江四岸的璀璨夜色,山城的迷人夜景,堆叠的层层灯色。

感受山城的变迁

从朝天门抬级而上登到索道站,从渝中区吊过长江到南岸区, 跨江俯瞰两岸,拉聚了两岸的灯罩。再返回,钻入轨道1号线转2号线回到曾家岩附近的酒店好好歇息。

感受山城的变迁

19日上午9点再到白公馆 、渣滓洞,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景区扩大了,步数增加了,车流缓行了。短暂的回顾,被路段,被停车,被排队,被人流截去了过半,我原想一小时的回首,变成三小时的度步。

感受山城的变迁

歌乐山19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杀,时光已经过了70年,白公馆摩肩接踵的人流,再次印证了历史不能忘记。水泄不通的人群只有老少,老的是50岁以上,忘不了那段岁月,那《红岩》小说、电影的影响,少的是小学生,值着每年纪念日的前后两周,来熏陶先烈信仰的情感,我正好遇上了小学生的现场参观教育高峰时段。

感受山城的变迁

密挤的老少参观者,让我无法细心回顾那些悲怆的遗物,遗痕。我只能从外观,从文字,从复制品,去追寻那段段细节,那真实情怀。离开时我心情凝重,步伐放慢,没有来时的轻盈。

感受山城的变迁

下午去龙兴镇,步履缓慢地从山城的外围探探她的原始,探探仅存的古韵,感受山城的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