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近日,网友爆料山东一名大四学生虐待流浪猫,用剥皮、掏肠、火烧、电击等残忍的方式虐待,并拍摄视频贩卖。这条新闻自然又引起了极大的争论,爱猫人士对此深恶痛绝,虐猫人却在匿名平台大秀其行为且认为其无错。

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与此同时,知乎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讨论:我有虐猫的冲动怎么办/我支持虐猫无罪是什么心理/爱猫人士比虐猫人士更讨厌,不乏有许多持相同观点的人在评论中支持其行为。我们先撇开虐待动物是非究竟如何,先来看看在虐待动物的人眼里,这些动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是动物还是“工具”

我们先厘清什么是虐待,很显然的一点是,虐待必然给受虐一方造成了身体或心理上的创伤,且这种伤害是可视的。通常来说,施虐一方在体能、社会地位等方面要比受虐一方更高更强,也即“恃强凌弱”。

但所谓恃强凌弱也只是与受虐方对比产生的,在和他者对比的情况下,未必就是真正的“强者”。这很好理解,可以理解为虐待动物的人,在某方面是失败者,这个失败者并不仅限于学业事业,还有比如人际关系、兴趣领域、或者其他事情上有过失败的经历。

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失败者非常多,哪怕不是虐猫人士,也会有过失败的经历。那么虐待动物和不虐待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

虐待动物的人选择用这种堪称残忍的方式发泄。在他们眼中,猫猫狗狗不是“动物”,而是“畜生”、“东西”、“发泄工具”。

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很多人是有理由的:我的狗总是不听话、捣乱;我的猫总是抓伤我;我就是有这种冲动……但如果我们把这个情况替换到人类社会中,就是:我孩子总是不听话、我老婆和我吵架划伤了我、我就是想杀那个人……可不可怕?

然而他们就以此为理由,享受着虐猫带来的快感,一点点地折磨它、看它挣扎并发自内心感到愉悦。这就是虐待者通过对无法保护自己的弱者,即被虐待的动物,进行施虐而获得控制欲的满足

余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回答:

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先忽略这位答主的态度,我们来看他的观点问题在哪里。猫、狗等动物和蚊子、蟑螂有可比性吗?一巴掌拍死蚊子,和一棍子一棍子打死猫狗,这两种行为最大的差别就是:虐待动物的人在乎的事虐待的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快感,而不在乎这只动物最后是死是活,更甚至有人远远看到一只狗都要追上它硬生生将他虐杀。这才是真正令人发指的地方。

反对虐待动物,是对这种扭曲控制欲和暴力行为的排斥

我们知道,任何暴力犯罪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养成的。而虐待动物和暴力犯罪具有惊人的一致性:2015年纽约人道协会的一篇论文显示,90%的连环杀手、52%的重型犯罪者曾有虐待动物行为。

国外更是有数篇论文证明,动物虐待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关系十分密切。我并不是说,所有虐待动物的人都是未来的罪犯;但必须承认,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之高,的确给人以强烈的不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虐猫虐狗等行为:因为感觉转移。

我们看到动物被虐待至死的图片视频,大脑会立刻进行本能的共情反应,被虐待的动物身上的痛苦就被转移到了我们身上。

当然,施虐者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他们没有这样的同理心,即便有,也十分微薄,甚至成为他们虐待行为的兴奋剂。

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我们恐惧的,是这样的动物虐待会成为一种“犯罪演练”。

“儿童虐待和动物虐待的关联度为70-80%”,我们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将快感寄托在动物的痛苦之上的人,将来不会不满足于此、进而将快感建立在其他人类的痛苦之上。

远离暴力行为第一步:远离虐待动物的人

前面说过,虐待动物的人是缺乏同理心和共情反应的,动物保护人士会质问“你没有心吗”,事实上,他们可能真的没有这种良心。弱者的痛苦和示弱——比如猫狗的挣扎和试图逃离,都只会激发他们更进一步的施虐欲望。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很可能就隐藏在我们中间。

2011年9月,河南洛阳发生一起离奇大案,一男子在地下室挖地窖先后囚禁6名女子当性奴,而这名男子在他的邻居看来,“待人温和”“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而已。所以,你永远也想象不到,有些人的伪善面孔之下,藏着一颗怎样的心。

虐待动物同理。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如果某一天他昏了头,在这种施虐欲望的驱使之下对你、或者你的家人、小孩举起了他的拳头——

那么,这就是犯罪的开端。

如果不清楚身边的人是否有这种行为或倾向,可以观察他们的处事态度。如果身边的人对矛盾和争吵的态度是极度固执、不依不饶,甚至会让别人为ta的坏心情买单,那么最好与其保持距离。

还有一点同样重要:不要试图感同身受,为了延续亲情、爱情、友情或其他,而忽略对方虐待动物的行为。小心与恶魔“共沉沦”。

虐猫形成产业链:你身边,或许就藏着一位参与者

美国联邦调查局特殊事务监督部Allen Brantle曾指出:“虐待动物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发泄情绪的手段;它是一个警告……”因此,假如你身边有这样虐待动物的人,请尽快以平和、不激怒对方的方式远离。毕竟,厄运的降临是不会和你打招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