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就在今年3月的最後一天,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對備受社會關注的東莞塘廈鎮某小區高空掉蘋果砸傷三個月女嬰一案進行在線宣判,一審判決肇事女孩監護人賠償185萬餘元。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事情要回到2018年3月9日下午,塘廈鎮平山某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1名3個月大的女嬰凡凡被墜落的蘋果砸中頭部導致重傷。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後經警方調取事發前後小區內監控視頻,經過生物樣本對比及住戶當日活動排查,最終確定肇事者為家住該棟某單元24樓一名11歲女孩陳某,事發時其獨自在家。

當時女孩看到一個蘋果被家裡的寵物狗咬過,遂將其投入陽臺上餵食寵物狗的盤中,不料蘋果落到陽臺臺階上,並經過陽臺臺階與護欄間空隙墜落樓下,砸中正好經過此處的董某懷中的女嬰頭部。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近年來,高空墜物砸傷行人的事件頻頻發生,2016年6月17晚上,四川綿陽一對父子在小區散步,其父被高空墜落的玻璃擊中頭部,導致顱骨骨折,經搶救無效最終不治身亡。

而就在第二天廣東珠海也發生了類似的慘劇,一名年僅11歲的小學女生在一個路口突然被高空墜落的玻璃擊中頭部,經搶救無效身亡。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高空墜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從評論區網友留言就能窺見一斑,有網友說在小區走著走著突然一個蘋果核從樓上扔下來,還好沒有被砸到;還有網友說推著嬰兒車正在樓下散步,一個西瓜皮就掉在自己身後一步之遙。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還有從樓上扔菸頭的、扔垃圾的、扔礦泉水瓶的、甚至於扔石頭、更有甚者還有菜刀、菜板掉下來。總之,各種奇葩的高空墜物讓你防不勝防。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01

每一個“熊孩子”的行為

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們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成年人隨意亂丟垃圾的現象。

或者是在人行道上,或者是在行駛機動車的公路上,出其不意的會從前面行駛的機動車窗裡飛出一個礦泉水瓶或是香蕉皮。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小區裡住在樓上的居民,隨手把手裡的菸頭、吃剩下的水果核、瓜子皮扔到樓下,有的人甚至於將一整袋垃圾直接從樓上往樓下扔。

隨意亂丟垃圾一直是這個社會的一個行為頑疾,它反應了成年人社會規則意識的缺失,而在一個家庭,如果缺失了對孩子的社會規則和公共安全意識教育,那孩子扔下去的就可能是一顆“炸彈”。

2019年7月2號,在貴陽某小區發生了一幕慘劇,一箇中年女子和他的小兒子在小區內行走,誰知飛來橫禍,突然從高空掉落下來一個滅火器砸中女子頭部,女子隨後被送往醫院搶救,但不幸的是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經過警方介入調查,滅火器是住在高層的一名10歲男孩從樓上拋下的,聽周圍居民反映在砸中女子前還有一個滅火器掉下來,只是沒有砸到人。

聽死者的丈夫反應,這個小區裡的居民經常往樓下扔東西,已經跟物業反應多次也沒有得到改善。

一個是10歲的男孩膽大妄為的惡作劇,一個是11歲的女孩一個無意行為,卻釀成了兩個家庭的悲劇,使一個家庭家破人亡,另一個家庭要揹負鉅額賠償,還要揹負一生的愧疚和煎熬。

悲劇的發生,決不是偶然,從成人隨意扔垃圾,到孩子從樓上往下砸滅火器,其行為性質都是一樣的惡劣,所反映出來的都是對社會規則意識的漠視和認識上的無知。

所以,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應該補上社會規則和公共安全意識這堂課!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02

高空墜物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一個事件的危害程度取決於人們對它的認知深度。認知深度越深,人們對其的防範意識就越強,認知程度越低,對其的防範意識就越淡漠。

人們都知道從高處往下扔一塊5斤重的大石頭會把人砸死,所以通常一個正常人不會從高處往下扔石頭。

但是如果從高處往下扔一個雞蛋砸到人,人們的認知就是雞蛋會碎,人不會有事。

到底有沒有事,知道真相可能會讓你驚出一身冷汗!

一顆30克重的雞蛋從25樓拋下,衝擊力足以致人死亡;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從4樓拋下,會把人頭頂砸出個腫包。

一個空易拉罐從25樓拋下可致人死亡;從15樓拋下可砸破頭骨。

一塊巴掌大的西瓜皮從25樓拋下如擊中頭部可致人死亡。

一枚4釐米長的鐵釘從18樓拋下,能插入顱骨。

一個20克重的麻將牌從20樓拋下,可致人手指骨折。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句話說:無知者無畏,一個危險行為往往是因為對行為結果的認知不足或根本就沒有認知所導致的。

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將“高空拋物”定性為被禁止的違法行為,不論高空拋物是否傷人,拋物者都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在高空墜物案件中,只要找不到肇事者,不能自證清白的住戶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2014年9月16日,重慶一小區一名兩歲的幼童被樓上扔下的酸奶瓶砸中,當場昏倒,醫療費花費8萬餘元。

經過歷時兩年多的取證審理,該案宣判448戶居民都不能排除實施加害行為的可能性,每戶向原告補償360元。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03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現在的孩子不缺少知識和才藝方面的教育和培養,但是每一位家長更應該關注孩子的社會規則意識和公共安全教育。

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還小,對孩子日常某些不當行為不及時加以制止和施教,家長的態度進一步縱容了孩子,使孩子有恃無恐,任意忘為。

再有就是有些成年人的行為陋習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有句話說的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每一個偶然的惡性事件背後都有它必然的原因。

比如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4、5歲的孩子在餐廳大喊大叫,已經影響到其它客人用餐,引起眾人側目,孩子家長卻並不制止孩子的胡鬧,有些客人好意提醒,反而被家長責怪多管閒事;

在公交車上3、4歲的孩子直接穿著鞋子站在座位上,家長卻視而不見……

就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日常小事”,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施以教育和引導,使孩子沒有社會規則意識,沒有公共道德概念。

規則意識的建立和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潤物細無聲的影響。

就如尤嶺嶺在他的《教養的教養》裡說的:金錢可以轉賬,但教養卻不能過戶;不要讓孩子受過教育卻沒有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必是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社會規則,懂得做事分寸的人。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04

儘快告訴你的孩子那些不能做的危險事

對孩子社會規則及公共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從小事抓起。

3歲大的孩子,已經可以理解成年人大部分的指令,這個時候也是施教的最佳時機。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告訴孩子一些做事的規則,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讓孩子養成不隨意亂丟垃圾的習慣,如果孩子亂丟垃圾,要及時告訴孩子垃圾要丟到垃圾箱內。

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外出的時候可以帶一個塑料袋,將垃圾放入袋內,然後和孩子一起扔到垃圾箱裡,培養孩子一種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

在家裡要告訴孩子絕對不可以將垃圾或其它物品往樓下扔,這樣做非常危險,也很不道德。

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找一些關於公共安全的視頻或漫畫書與孩子一起觀看,指導孩子哪些事做了會對自己造成危險,哪些事做了會給別人造成傷害。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有不當行為要及時制止,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姑息縱容。

我們不可能把生活中的全部危險因素都給孩子說的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引導孩子遵守規則,教育孩子安全意識。

簡·卡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有一段關於大人與孩子互動方式的對比:

被嬌縱的孩子:有自由但沒規矩;無限制的選擇;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正面管教的孩子:有規矩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杜絕高空拋物是城市文明的底線。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希望每個家庭在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能重視孩子的社會規則培養和公共安全教育,讓孩子享受有規矩的自由,讓孩子在不危害別人的前提下享受選擇的權力,守住城市文明的底線!

高空墜蘋果砸癱女嬰:孩子的“熊”行為都影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