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爱并不是两个自恋者的合并。爱是一种迫使参与者超越自恋的结构。——阿兰·巴迪欧

1.

“西门君,我该不该分手?我和他的三观差的太大了!”

每次听到这种情感问题,我都会菊花一紧——因为我实在是太太太讨厌“三观不合”这种闹分手的原因了。

“我喜欢旅游,他喜欢宅,我们三观不合!”

“我喜欢工作,他不上进,我们三观不合!”

“他居然吃北京火锅不蘸芝麻酱,天呐。我们三观不合!”

......

这些论调,有些确实涉及到“三观”的层次,但有些根本只是“兴趣爱好”而已。那些动不动就把“兴趣爱好不同”上升到“三观不合”的人,骨子里极为“自恋”。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这里的“自恋”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意思,更有一种“傲慢”的意味。

他们傲慢地认为,伴侣不懂我,是ta的三观太low了,所以才无法企及我的灵魂深处。

呵呵,拜托要点B脸。

人的追求本来就是参差多态的,不同人的三观并无高下之分。我喜欢大海,你爱过森林,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么?无非是渣的坐标轴改变了而已。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90%情侣分手的场景,“三观不合”都是借口。背后的真相更可能是,“我不爱你了,但我不能这么说,那会显的我很渣。不如我俩把锅甩给三观不合,你我都有台阶下。如何?”

2.

如果你有心在网上搜索,就会发现诸如“三观不合有多可怕?”“三观不合的情侣可以不幸福成什么样?”的文章不胜枚举。似乎所有人的自媒体都在给人们洗脑一件事——不要找三观不合的伴侣,那是不幸的开始。

有道理吗?大概吧。

在一部我很喜欢的爱情电影《和莎莫的500天》里,男主汤姆和女主莎莫对爱情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汤姆奉行“爱情至上”的原则,认为两个人关系的亲密需要名分上的确立。

而莎莫对爱情的态度则显得比较不以为意。她觉得只要两个人相处开心,彼此是什么身份真的不重要。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两个人的爱情火种刚开始点燃的时候,要多甜蜜有多甜蜜。可后来,汤姆对一个试图搭讪莎莫的男子大打出手。莎莫觉得他的反应过激了,这并不是一个朋友身份应该做出的事情。

重情的汤姆当然忍受不了这种观念。他咆哮地质问莎莫:“你会和朋友洗鸳鸯浴吗?那些情侣会做的事,我们明明都已经做过了啊!为什么你就是不愿承认咱俩的关系呢?”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听到这番话后,莎莫更加坚定了离开的决心。

她虽然喜欢汤姆,但打从心底不想确立一段感情关系。至少在她看来,两者并不冲突。

在豆瓣上,许多观众认为莎莫是个典型的“绿茶婊”,将汤姆的感情玩弄一番后拂尘而去。

但别忘了,她在这段感情里反复声明过自己的爱情观,也曾赤诚的付出过真心。单凭这两点来看,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她是“渣女”。

归根结底,两个人分道扬镳是因为三观不合。

看到这,可能你以为西门君是个自我矛盾的“阴阳人”——还真的不是。

在电影的片尾,号称“从不相信的爱情”的莎莫嫁人了,理由仅仅是因为“他在午后找我借了一本书,我觉得这一切是命中注定。”

一直不理解汤姆对爱情执拗的莎莫,终于在另一个男人的身上找到了领悟。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故事的结局也许算不上特别美好。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三观,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

诚如拳王阿里所言:“如果你50岁的想法和20岁时候一样,那你就浪费了30年的生命。”

换言之,你用当下的三观去要求伴侣和你亦步亦趋,这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

很可能你现在对女朋友拜金的态度不屑一顾,五年后你比她还要物质的多。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3.

就像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世上也没有三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用“三观一致”为条件择偶的人,多半会失望而归。

我曾经和一个做情感咨询的朋友探讨过“恋爱应该找相似还是不同”的问题,他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想要享受短期的快感,那你就去找相似的,因为你们会有聊不完的话题。可如果你希望探索更多元的人生,那你应该去找不同的。因为对方会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一言以蔽之,三观相似也好,不合也罢,终归只是两个人能否相濡以沫的条件之一,而非唯一条件。

当你发自内心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甭说三观了,五官丑成啥样你都能接受。

储殷是《奇葩说》里颇有争议的一位选手。但有一说一,他在《伴侣有soulmate,我该介意吗?》那期的观点,确实戳中了我的内心:

“我和我老婆的共同语言并不多,说真心话。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懂你,但丝毫不影响我爱你。”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然而,储殷的这番话却引起了诸多网友的抵触。他们厌恶这样的爱情观,坚信爱情这件事是建立在灵魂共振之上的。

“我走过你做过的路,你读过我读过的书。我一个眼神,你就应该明白我在想些什么......”

可恕我直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到底爱的是对方,还是另一种形态的自己呢?

在我看来,储殷教室恰恰揭示了爱情最本源的样子——

爱不是把两个人捏成同模同样的一个人。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在磕磕绊绊中终得厮守。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4.

有个关于齿轮的爱情童话你可能听过:A齿轮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另一半合适的齿轮,可它怎么找啊找,都无法觅得完美的齿轮。

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伴侣。可令它难过的是,那个齿轮并不完美,两个匹配后依然略有空隙。

但它没有放弃,而是痴情地抱着那个齿轮滚啊滚。在故事的最后,它俩的空隙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所谓“适合”,是两个人不断磨合的结果。不同的三观对撞,结果不一定是针尖对麦芒,也可能是一场美妙的化学反应。

或许,我不懂你为什么因为一首歌的响起而开心雀跃,你不懂我为什么会因为一只仓鼠的离去而悲伤不已......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会因你的幸福而幸福,为你的悲伤而悲伤,这就够了。

伴侣的至高境界,莫过于此。

“对象和我三观不合,太开心了!”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我的才华不是拿来取悦你》作者。关注我,毒鸡汤管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