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欄目介紹

散落在基層的每個樓盤小區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許多小區各顯神通,使出“硬核”防疫招式。小區物業與居民等齊心抗疫,捐款捐物,鄰里互助,這期間也上演著一個個感人的溫情故事。為見證和記錄這些小區的抗疫行動和故事,即日起,廣州市文明辦聯合信息時報社、微社區e家通、新花城推出“廣州戰疫小區群英榜”,與廣大市民一起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番禺區大石街敏捷錦繡銀灣小區物管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專項領導小組,防控期間協助大石街道、銀灣社區開展防控宣傳、人員摸排、卡口人員及車輛管控、公共區域消毒、垃圾處理、健康出行服務卡辦理等疫情防控工作,主動築牢小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她隔離結束後成為物管好幫手

從1月24日除夕開始,錦繡銀灣物管對整個小區的業主進行摸排,逐戶打電話核實,瞭解業主動態及返回小區的時間,併為湖北籍以及入境返穗居家隔離人員提供24小時服務。錦繡銀灣約有2230多戶6500人,其中湖北籍業主有160多戶400多人,再加上外國籍有50多戶,包括韓國、意大利、英國、泰國等,防控壓力非常大,而且加上語言不通,有時和外國籍隔離人員難免產生一些誤解。


錦繡銀灣有一戶韓國籍人員在2月25日從韓國回到廣州,當時還是非強制隔離,要求其儘量不要出門,每天報體溫。但後來隨著韓國疫情加重,要求強制隔離,工作人員上門做工作,得到她的諒解。隔離期最後一個星期,物管特意加強對這名韓籍人士的關注,通過微信跟她對話,瞭解她的需求,幫忙買菜、送外賣、送快遞、收垃圾等。解除隔離後,這名韓籍人士給居委、物管送了一箱飲料。


“她來中國多年,會講中文,而且還是某個韓國商會會長,後來還幫我們做其他韓國人的工作,有些韓國人不會中文,通過翻譯軟件翻譯又不太準確,她就幫我們翻譯居家隔離政策,還將對方居家隔離期需購買的菜翻譯成中文發給我們。”錦繡銀灣小區物業中心經理林堯欣介紹。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給業主送餐、搬運大件家居


除此之外,在防疫期間,物管考慮到隔離人員24小時無法出門,還根據節日舉行一些活動,例如元宵節逐戶送湯圓;三八婦女節給所有隔離女性送上鮮花;2月29日下午,工作人員還在小區門口現煮現送,將一杯杯熱乎乎的涼茶送到來往的業主手裡。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將現煮的熱乎乎的涼茶送到業主手上


工作人員身賺數職一個多月沒休假

據介紹,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大多非廣州本地人,因為防疫工作需要大量人手,不少工作人員留在廣州過年。林堯欣介紹,有些工作人員從1月20日一直工作到3月10日,一兩個月沒申請休假。雖然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小區工作人員也是衝鋒在第一線,甚至還要“身兼數職”。


錦繡銀灣物業中心環境主管李六雲,是湖南人,這個春節也沒回老家。疫情防控,公共區域消毒是重中之重,面對嚴峻的形勢,李六雲發動全體留守員工按防疫工作標準做好消殺工作,同時,她還隨身攜帶消毒工具,走到哪裡,消毒到哪裡。晚上電工值班,他們還接替下班清潔工的工作,在晚上6點、9點、12點對電梯進行三次消毒……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錦繡銀灣物管的防疫措施和努力也得到業主的肯定,甚至主動幫忙防疫。小區入口需播放抗疫宣傳口播,但缺少音響設備,錦繡銀灣舞蹈隊的阿姨們得知後,主動將平時跳廣場舞用的音箱無償提供;2月上旬在口罩最緊缺的時候,業主給物業中心捐贈了300多個口罩;在應急物資缺貨的情況下,一名業主捐贈了兩支新的體溫計,而且沒有留下姓名;有的業主祖孫三代積極加入小區防疫隊伍……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舞蹈隊阿姨送來音響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業主捐贈兩支新的體溫計


“我們跟業主的關係不錯,他們也提醒我們要注意防護,平時工作中我們也以業主為核心,業主家裡有什麼需要修修補補、鄰里有什麼不愉快,我們會積極出面解決。”林堯欣說。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番禺丨錦繡銀灣小區:物管貼心服務,外籍住戶成“幫手”


【記者 小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