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战争—(连载)“人头炮”之前的方案,却是未实施的纵火案

父亲的战争—(连载)“人头炮”之前的方案,却是未实施的纵火案

这个小时候的记忆,在这个时候被封存了十多年。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个两个站岗的战士应该清楚。

如果这两个战士现在还在的话,应该是六十岁左右。他们如能够记起当年,面对一个倔强的孩子报告的那个瞬间,也是对这一事件的一个证明。

因为这天以后我生病了,似乎这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直到十多年后,我陪伴父亲聊天的当下(当时我23岁),才神奇地激活起来。

而父亲参加过台儿庄外围战斗、特战营在大汶口机场炸掉日军飞机、人头炮的发明(解放后称为:没良心炮)、父亲参加解放军后的大比武,因为成绩卓著而改名、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时期整个团部,高级干部的全体牺牲,等等父亲亲身经历的故事,都是这一次谈话后,大脑神奇地激活起一句话引出的。

这句话就是:你在国军的时候,有没有杀过共产党的战士。

父亲的战争—(连载)“人头炮”之前的方案,却是未实施的纵火案

解放海南岛战役实图

父亲当时只是简单地和我聊着海南岛战役时的情况,因为父亲描述国军战舰炮轰父亲所在的渡海部队,打得太过惨烈,国军炮舰的轰炸,等同于海面上的大屠杀。而我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父亲就是在这个晚上,透露出父亲曾经参加过国军的信息。因此有了这个突兀的问题。

父亲在这一问之下,吃惊地看着我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参加过国军?

我把当年父亲给我的这个特殊的任务一说,父亲才释然了,开始透露出他在国军时的战斗经历,并且这一说就停不下来。

我想,这也是他老人家对于这些曾经的战友最后的缅怀吧!

父亲在我解释以后,他笑道:好险你小子没有到处乱说,不然......(后面的就不说了,能明白的自然会明白,不明白的就去补补解放后的历史课吧!)。

在父亲说完这段话后,我还是不知趣地重复了上面的那个问题。

父亲沉默了,好一会才长叹一声说道:在战场上,不同的阵营里,你不杀他,他就会杀你。

我这时候还有好奇,于是再次问道:电影上曾经有看过国军和共军对战时,国军向天开枪的桥段,是不是真的,你们会那样做吗?

父亲不屑地笑道:那是不可能的,电影都是骗人的!《上甘岭》虽然好看,但是那也是骗人的,真实的战场比电影残酷百倍,电影里在战场还有女兵,还有苹果吃,那简直就是扯淡。我们在坚守坑道的时候,为了喝一口水,牺牲了将近一个连的战士。有苹果送来吃?估计得牺牲一个团才有一个苹果吃!

父亲的战争—(连载)“人头炮”之前的方案,却是未实施的纵火案

电影上甘岭坑道内片段

我被父亲突然地跳到朝鲜战场感到好笑,父亲的记忆力很好,可是有一个小问题,就是爱跳线。

这时候我想把父亲引回到国军的经历上,这才有了之前这么多篇幅的国军经历的故事。

下面我们来继续这段从来未有报道过的,父亲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是头条号:葱一棵,首次在公众平台解密父亲的这段经历,这也是后来“人头炮”的由来,而这个“人头炮”出现之前的一个方案,却是预谋的纵火案,但是这纵火案最终并没有实施,因为这方案被“人头炮”给炸没了。

回到抗战时期,特战营的最后十六个幸存兄弟的这个打尖的场景。

当时父亲正在给会日语的长官包扎伤口,父亲很好奇营长在炮楼里是怎么跟日军的长官开始火拼的,于是就有了提问。

营长被这一问有点茫然,他看向会日语的长官。

这时,这个会日语的长官才说道:那个日军长官,认识我们这位会日语的长官。当时炮楼里灯光太暗,日军长官站在灯光的暗处,我们并没能够看清楚日军长官的模样,但是他能够看清楚我们的模样。而我们报告的身份却是证件上的身份,巧的是这个证件上的人也是这日军长官认识的人。因此才会被他识破,并当场叫出了...的名字。

这个会日语的长官,在说给我听的时候,其实是在给营长解释原因,因为营长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下就暴露了。营长靠着树根点点头,算是回答了这位会日语的长官。

他突然看着我的脸说道:你满头的灰去洗洗吧!

我一抹脸,拍拍头,立刻灰粉扑满下来。

看着落下的灰粉,我随手捏了一下,愣住了。

营长看我在那里发呆,问道:你怎么了?

我缓缓地说道:这是面粉。

营长脸色变了一下,几乎和我同时有一种感伤袭来。

因为这时候我们才知道,那几个舍身炸掉日军炮楼的兄弟,是炊事班的兄弟,只有他们的车上才有面粉。

营长叹了一声道:你去洗洗吧!

正在我去清洗的时候,营长和会日语的长官,做出了一个结束他们人生的选择,我们撤退的方向改变了。

预知下回,请关注葱一棵。葱一棵在头条原创《父亲的战争》连载故事。如转发外网,请经过本人同意,并署名葱一棵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