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伊朗“人為錯誤”的背後,藏著這三個致命弱點

1月11日,伊朗官方媒體伊通社消息稱,伊朗軍方發表聲明,8日在伊朗境內墜毀的烏克蘭客機是被“非故意”擊落的。報道援引這份聲明說,這一事故是因“人為錯誤”導致。



原創丨伊朗“人為錯誤”的背後,藏著這三個致命弱點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伊朗總檢察長已經立刻命令德黑蘭軍事檢查官員查明飛機失事的肇事者。同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表示:"我們對於這件事負全部責任,我已準備好接受司法機構調查。”


伊朗的官方聲明,讓前幾天一直困擾大眾的烏克蘭客機伊朗墜機事件真相終於大白,但同時也讓最近在美伊爭鬥中佔據著主動方的伊朗瞬間被動了,同時也暴露了伊朗在這場爭鬥中的一些致命弱點:


一 . 斬首行動後,內部指揮流程被破壞


蘇萊曼尼被美方定點清除後,伊朗第一時間任命了伊斯梅爾·卡尼將軍擔任“聖城旅”指揮官,接替了蘇萊曼尼的職位。卡尼作為“聖城旅”副指揮官,同蘇萊曼尼一起並肩作戰多年,對於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瞭解並不比蘇萊曼尼少。


原創丨伊朗“人為錯誤”的背後,藏著這三個致命弱點

伊斯梅爾·卡尼


這樣的安排,在外界看起來可以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但即便如此,蘇萊曼尼的突然死亡,對於伊朗內部的指揮流程必然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這種流程上的破壞,加上伊朗軍方的強烈復仇慾望,導致指令的上傳下達出現誤差,意外把客機當做有攻擊的美方戰機擊落,也並非沒有可能。


二. 美長期制裁,武器裝備落後


自2003年伊朗核問題成為國際焦點以來,美國持續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而隨著特朗普上任,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又變本加厲地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在美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已經通過了四個制裁伊朗的決議。除了制裁外,美國還聯合歐洲出臺了單邊制裁法案,不斷敦促日、韓、印度等國對伊朗的制裁。


一直以來,美國的制裁雖然集中在能源、金融、貿易、人員等方面,軍事、武器方面涉及不多。但制裁帶來的經濟困境,必然會影響伊朗在國防方面的投入,而受到影響最大的肯定是就先進軍事武器的研發。


早前,美國《新聞週刊》報道稱,2019年全球軍力指數年度排行榜將伊朗排在第14位,高於對手以色列(第17位)和沙特阿拉伯(第25位)。但現在的伊朗,主要依靠的是國產裝備,因為自2010年以來,伊朗一直受到限制其從國外購買武器的國際制裁約束。


原創丨伊朗“人為錯誤”的背後,藏著這三個致命弱點


而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伊朗多數進口武器已經過時,其中包括在1979年推翻美國中情局支持的君主政體的革命之前生產的西方裝備,以及一些蘇制武器系統,但伊朗一直試圖變劣勢為優勢。例如,伊朗海軍主要由小型快速攻擊艇組成,訓練目標是集結並壓制大型艦艇。


很明顯,此次伊朗軍方的敵我識別設備的失誤,加上對民航客機的甄別錯誤,才會誤將客機將敵機擊落。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離不開經濟的困境與軍事武器設備的落後。


三. 美伊爭鬥,伊方草木皆兵

美伊的鬥爭,在美國的斬首行動後達到白熱化。美方的斬首行動,除了讓伊朗和國際社會見識到了其無恥的一面,更讓伊朗等美國的對抗者領會到了其情報能力以及軍事行動方面的強大與迅速。


這一切,也讓一直與美國誓死對抗的伊朗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了害怕。這種情況下,誓言要復仇的伊朗,陷入高度緊張、草木皆兵的狀態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魯哈尼的聲明也提到了這一點:在蘇萊曼尼將軍殉難後,伊朗一直處於美國政權咄咄逼人的威脅和恐嚇中。為了防禦美軍可能發起的襲擊,伊朗武裝部隊處於全面戒備狀態。


在美伊對峙的高度緊張時刻,烏克蘭客機從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在飛行的過程中,逐漸接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軍事中心,且飛行的高度和形式十分接近“敵方目標”。


而此時草木皆兵的伊朗軍方,在未偵查清楚的情況下,將客機當做敵機擊落,造成了機上176名人員全部遇難。


當然,不管何種原因,這起事故伊朗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為了一己私利,讓中東陷入高度緊張的美國也應該負連帶責任。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也好,爭鬥也罷,受牽連的永遠是平民。不管這傷害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