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擁有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勤奮事半功倍


人一共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為什麼說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勤奮就可以事半功倍呢?因為他們將生活中的一切機遇和挑戰都視為機會。今天,我就把卡羅爾·德雷克的《終身成長》,這本書裡的思維方法分享給大家。


《終身成長》:擁有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勤奮事半功倍


成長型思維的人是怎麼樣的?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他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都可以幫助他獲取經驗和成長;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一切的能力都可以培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努力是一切的前提,和智商沒有關係,成長型的人認為挑戰就是新的成長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訓練自己培養成長型的思維,因為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未來,甚至是人生。

你們還記得,2009年那個考上清華的寒門學子楊改慧嗎?她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們家一共3個孩子,她排行老二,父親靠蹬三輪車過活,母親給人打零工,要供三個孩上學。就是這樣艱苦的家庭環境下,她的爸媽卻格外的重視她們的教育,在楊改慧上初中的時候,她爸爸 就把她送到城裡去讀書了。對她們姐弟的學習也是非常的上心,看電視的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考差。楊改慧對自己也嚴格要求,肯吃苦善總結,也就是這樣造就了她的卓越,讓她考上了清北。


《終身成長》:擁有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勤奮事半功倍


在這個案例裡面,楊爸跟楊改慧都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在困難面前毫不畏懼,敢於迎難而上,靠努力改變了她的命運、她們家的命運。那我們該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呢?可以從接受、觀察、命名和對話四個方面訓練你的成長型思維。


01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不要把精力浪費在自己身上,證明自己有多偉大,沒有人是完美的化身,過度在乎自己的個人定位只會讓自己走向僵化,埋沒自己的潛力。


我們應當從本質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兩種思維的混合體,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其實暴

露自己的不足,正是給了自己一個成長進步的機會。


02觀察你的固定思維


觀察你自己在什麼時候被激發了固定型的思維。你在什麼時候會感覺到沮喪、懊惱、失望、對自己失去信心,在什麼時候心煩氣躁,又是在什麼時候感到難過?冷靜客觀的分析,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情緒,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以及有沒有方法解決煩惱源?準備個情緒記錄本,把情緒寫的越具體越好,應對方法也儘可能的多寫,最後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思考,選取最合適的一種方法。


《終身成長》:擁有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勤奮事半功倍


03命名你的固定思維


給你的固定思維命名。你的固定思維其實就像是你親愛的朋友,為了呼喚方便,它也應該擁有自己的名字。那麼想好給它起什麼名字了嗎?比如說我的話,我給我的固定型思維起的名字叫二源,你可以叫小A小C或者各種可愛或是霸氣的名字都行,隨你喜好。


《終身成長》:擁有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勤奮事半功倍


04和你的固定思維對話


當我們陷入消極情緒難以自拔的時候,我們應該和我們的“朋友”好好說說話了。以我自身舉例,我之前有段時間總是莫名的心情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對自己失望極了。

這個時候,我就跟我的固定型思維對話,“二源,你怎麼了?心情不好嗎?因為什麼呢?你不開心的話,你要說出來哦,憋著會憋出病的,你別怕,有我在,我會一直陪你的。”接下來我又扮演二源的角色,“嗯。我覺得別人寫的文章都寫得好好,可是自己寫一篇文章都要好久,也不知道自己該寫什麼。身邊好像也沒有可以幫助我的朋友,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好迷茫,好難過。“

你看我通過我的“朋友”對話,就搞清自己難過的原因了。有的人可能覺得這種行為很奇怪,不願意嘗試,寧願去找自己的朋友,或是憋在心裡,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但其實自我對話,是自愈的最好方式,不要什麼都去麻煩別人。只有自己搞清楚了原因,才知道從哪裡對症下藥。

然後,我就在本子上寫下了,“可以查閱互聯網,看看有沒有相同經歷的人,他們是怎麼解決自己問題的?”,“可以求助一些自媒體玩的溜的業內人士”,“可以付費諮詢寫作專家”,“可以報名寫作課程”。

後來,我報名了寫作訓練營,老師跟我們說,“寫作寫作,無非就是三個過程,選書,讀書以及創造”,“人的本質=信息+模式,輸入信息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輸出信息的質量“,所以目前階段,我的主要任務是盡多看書,並且一邊輸入,一邊輸出。

你看,是不是通過和固定思維好好相處,我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下次,你再遇到問題就可以試試我說的方法。從接受、觀察、命名和對話訓練四個方面訓練你的成長型思維。方法早用早受益哦~願你能有所收穫,也能培養起成長型思維,和你的固定型思維和解,“做朋友”。


我是 ,一個愛寫作的90後。與你品世間苦樂,傾聽你的心聲。每週分享分享好書和有用新知!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