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槐幄如云,榴花半吐,又是一年端午将至。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端午节期间有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草菖蒲的习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包粽子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之际,启元学校延续传统,特邀学子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共度端午,体验包粽子,来纪念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启迪二年级的孩子们带来自己喜爱的粽子馅;餐桌上摆放着食堂为孩子们准备好的食材。祖孙欢聚一堂,迫不及待地包起粽子来,共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乐趣。孩子们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包制出了心爱的粽子。虽然粽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是饱含着祖孙浓浓亲情。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是情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孩子们包得多认真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这是我们的成果!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制龙舟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端午龙舟竞渡是因为人们舍不得屈原投江而逝,争先恐后划船拯救,表达抢救屈原的愿望。如今赛龙舟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龙舟比赛从纪念屈原的活动发展成竞技体育。它所传递的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让这项运动拥有了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在美术课上,孩子们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气势非凡的龙头,制作出一艘艘各具特点的龙舟。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做标本

端午节的粽子飘香,气味芬芳清新的粽叶包裹着甜润的糯米,令人垂涎欲滴。粽叶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粽叶特殊的防腐作用使得粽子易于保存。

科学课上,孩子们将粽叶裁剪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在粽叶上描绘美丽的图案,将粽叶的青绿色定格成永久。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品诗歌

五月五,是端午

掬一捧清流

煮一壶清酒词话

寻着缓缓归去的千年光阴

追溯一缕悠悠粽香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国学课上,孩子们诵读着一首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与古人们一同度过端午节。

孩子们在平仄之间,感受到屈原赋予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以卓绝的治国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倚重,因遭贵族排挤毁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后来楚国都被秦攻破,屈原悲愤交加,自沉于汨罗江。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令整个民族所铭记。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孩子们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民间儿歌,绘制画报。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端午安康

一年一度的启元庆端午活动让孩子们品尝到亲自包制的粽子,甜在口里,美在心田。祖孙同堂,家校合作,将端午传统节日融合进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华之魂印刻在每一个的孩子们的心中。

端午佳节,

粽叶飘香。

启元敬祝,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特别鸣谢:启迪年级的爷爷奶奶

粽情有约,香飘启元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

汇聚海淀名师

构建特色课程

助力学子成长

微信号ID:zhongkeqiy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