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千鏡屋,我是鏡子,一個有趣的歷史評說家。

近幾年來,各種各樣的清宮劇層出不窮,被奉為經典的也不在少數,像《甄嬛傳》和《如懿傳》,就都是被公認的經典之作。可是,大家知道為什麼這些清宮劇裡宮裡的嬪妃們脖子上都要繫著一條白色的領巾嗎?如果說是為了美觀,那為什麼其他朝代就沒有系白色領巾這樣的規矩呢?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在清宮劇中出現頻率極高的白色領巾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叫做“龍華”,雖然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就被叫成了龍華,但龍華可確確實實是滿清特有的習俗。滿族在入關之前原是女真一族,長期住在關外,和關內的漢族習俗始終差別甚遠。和留長辮剃光頭一樣,回看以前的朝代,哪裡有這樣清新脫俗的新做派。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龍華同樣作為滿清的傳統習俗,成為了滿族人的經典服飾。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能佩戴龍華這種飾物,它除了有美觀的作用,同時也彰顯著當事人的身份地位。清朝的衣裳一般都是衣服和領子分開的設計,一般來說,除了需要減少衣物的大夏天,其他季節裡,宮中的各個妃嬪們都會佩戴上龍華。龍華上面花紋不一,同時也代表著身份地位的高低。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就後宮的最高掌權者皇太后而言,她的龍華花紋是可以自己隨意挑選的,皇太后鍾愛的花紋設計裡,也只有福祿壽最為中意,不僅寓意美好,同時也代表著皇太后心底對福祿壽的無比憧憬。而東宮皇后作為後宮的二把手,同時也是一國之母,同樣可以隨心所欲選擇龍華的款式。但清朝的皇后大多都很年輕,所以在選擇龍華式樣的時候也不會像皇太后一樣追求福祿壽,更多的是對鳳位的喜愛。所以一般來講,皇后更鐘情於明黃色的鳳凰圖紋,不僅美觀經典,同時還代表了皇室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皇后之下就是貴妃,從貴妃層層往下,也代表著地位級級降低,她們龍華上的花紋也越來越單調,選擇的權力也慢慢的消失。到了最底層的宮女,她們脖子上的龍華只能是純白的一條,代表她們的地位在宮裡是最低等的。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可隨著滿族入關後和漢族文化的充分融合,滿族文化早已不是最純淨的滿族文化了,連滿族的格格稱呼都被公主這個漢族稱呼給替代,衣裳上的文化融合就更加變化得快了。滿族的衣服本來是衣身和領子分開的設計,隨著滿漢文化的融合,也隨著漢族人的穿衣習慣,慢慢演變成了雲領。像《延禧攻略》中的衣服,衣服上就不用佩戴龍華,純粹是雲領的衣物。可滿族人的旗裝設計卻一直被漢族人欣賞,到了民國時期,有人把旗裝改良成旗袍,優雅的旗袍剛剛現世,一時間被搶購一空,旗袍也成了所有人心裡的性感服裝。

清朝的妃子為什麼脖子上經常戴著一條白領帶

如果你喜歡鏡子的天馬行空,關注鏡子,鏡子每天都會更新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