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千鏡屋,我是鏡子,一個有趣的歷史評說家。

說到乾隆皇帝,對於他的標籤我們大概會馬上想到風流才子四個字。作為一個皇帝,有著吟詩作對的藝術天分,兼具一代帝王的大統之才。但他這種才華與天分又不同於南唐後主的悽美絕唱,更多的是對於大同世界的和平展望。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在康乾盛世中,乾隆皇帝無疑是決定性最大的一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康熙時平定邊藩多股勢力,將皇權牢牢掌握在愛新覺羅家族的手中。雍正時大力肅清朝堂上的貪官汙吏現象,在他的整治下,使大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產生任何貪官。而乾隆和他們相比,顯然起點高了很多。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所以,乾隆最愛的事情就是微服私訪下江南。一來可以放鬆放鬆緊繃的心情,二來也能更貼切的知道所有民間疾苦,讓乾隆皇帝樂在其中。在江南,他遇見了令他一見傾心的人,這個人就是後來的純惠皇貴妃。說起來,純惠皇貴妃就是風靡一時的《還珠格格》中夏雨荷的原型,只不過命運卻如同雲泥之別。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純惠皇貴妃本是蘇姓漢人,性格溫淑,和乾隆一見如故,兩情相悅,遂私定終身。純惠皇貴妃進宮以後,不管是來自皇帝的寵愛,還是來自六宮的羨慕,一樣都沒有落下。生在毫無半點政治作用的漢人家庭,卻能得到帝王如此偏愛,不得不說純惠皇貴妃運氣非同一般。皇室注重子嗣,純惠皇貴妃用盡畢生心力努力為皇室開枝散葉,窮極一生一共為乾隆添了四個孩子,同時也從妃位被擢升到貴妃位,再到最後的皇貴妃。純惠皇貴妃在宮裡的口碑一直很好,她的一步步晉封,完全是依靠自己為皇室做出的貢獻得來的。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也許正是因為純惠皇貴妃在宮裡口碑太好的緣故,每個人都覺得純惠皇貴妃是個十分懂道理、明事理的人,就算是去世後安葬的地點,也須得皇帝和大臣之間反反覆覆商量好長時間以後才勉強確定。乾隆帝和毫無背景可言的純惠皇貴妃無疑是有幾分情意的,所以才會在她身子不爽利的時候親自探望,這份殊榮除了她之外,也只有富察皇后享受過了。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純惠皇貴妃去世後完全有資格葬入皇帝所在的裕陵,但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當初建造裕陵時除皇帝外,只設了六個主位,但其中已經葬了四個皇后及皇貴妃進去。剩下的兩個位置,其中一個肯定是需要留給乾隆日後的繼後,而另一個則需要留給新帝的生母。經過皇帝及大臣的多番計劃,最終決定將純惠皇貴妃葬入妃園陵。但乾隆為了給足純惠皇貴妃足夠的寵愛,特意將妃園陵進行大規模的擴建,以增加妃園陵的規格。

清史上的純惠皇貴妃極盡寵愛,為什麼沒能葬入裕陵呢?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早已經對純惠皇貴妃葬入妃園陵的原因一清二楚了。但世事難料,乾隆帝的繼後烏拉那拉氏最後卻被發現安置在妃園陵的惻室,想想實在可憐,本是大清的一介皇后,去世後卻連一宮主位都沒能掙得,可以說是十分尷尬的處境。

如果你喜歡鏡子的天馬行空,關注鏡子,鏡子每天都會更新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