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1909年1月,攝政王載灃將袁世凱削職回籍。

載灃監國攝政後,為什麼仍然不能容忍袁世凱而將其立即罷黜呢?

對於這一點,對載灃的秉性為人比較清楚的載灃胞弟載濤的分析很能說明問題。

載濤說:“載灃雖無統馭辦事之才,然並不能說他糊塗。他攝政以後,眼前擺著一個袁世凱,在軍機大臣的要地,而奕劻又是叫袁拿金錢餵飽的人,完全聽袁支配。近畿陸軍將領以及幾省的督撫,都是袁所提拔,或與袁有秘密勾結。他感到,即使沒有光緒帝的往日仇恨,自己這個監國攝政亦必致大權旁落,徒擁虛名。”

由此可見,載灃罷黜袁世凱的主要動機在於維護自己監國攝政的權力。

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載灃影視劇照

據載濤記載,促成載灃下決心解決袁世凱問題的是肅親王善耆和鎮國公載澤。他們曾向載灃秘密進言,認為此時若不速作處理,則內外軍政方面,皆是袁的黨羽。從前袁所畏懼的是慈禧太后,太后一死,在袁心目中,已無人可以鉗制他了。

異日勢力養成,消除更為不易,且恐禍在不測。按善耆的主張是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乘袁世凱單身一人進乾清門辦公時,把他抓起來殺了再說。載灃當時雖然贊成嚴辦,但他是個怕事的人,顯然缺乏其祖先康熙皇帝擒鰲拜的膽量和氣魄。

他只是擬了一個將袁革職使交法部治罪的諭旨,甚至還把這個諭旨拿出來和奕劻、張之洞及北洋某些統制等人商量。盡人皆知,奕劻是和袁世凱關係最密切的人,張之洞則是一個圓滑世故的官僚,他們的態度不問可知。

奕劻因與袁世凱的關係而不便公開反對,只是閃爍其詞,軟中帶硬地說:殺袁世凱不難,不過北洋軍如果造起反來怎麼辦?張之洞則公開持反對態度:主少國疑,不可輕戮大臣。第四鎮統制吳鳳嶺、第六鎮統制趙國賢乾脆回答,請先解除他們的職務,以免士兵有變,致辜天恩。重臣那桐、世續也不同意載灃殺掉袁世凱。

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袁世凱影視劇照

眾人的反對,使這位年輕的攝政王更加猶豫不決,只得將諭旨的措辭一改再改,等到公佈出來,就成為令袁世凱開缺回籍養痾。

在清末時局日益敗壞、人心日躁的情況下,1911年,盛宣懷提出的“鐵路國有”的口號,敲響了大清王朝的喪鐘,成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索。

所謂鐵路國有,便是由清政府向外國借洋債,來強迫收買老百姓的粵漢與川漢鐵路的股份。粵漢鐵路與川漢鐵路的築路權,原已由清政府出賣給外國人,是老百姓用自己的錢贖回來的。1911年,攝政王載灃聽了盛宣懷的話,要用“國有”的美名,從老百姓手中重新奪去,“押”給外國人,讓外國人又以“債主”的資格加以控制。這怎能讓老百姓甘心?

於是,在湘、鄂、川、粵四省掀起了“保路風潮”。股東、議員、學生以及一般人士,紛紛請願、開會、組織團體、罷課、罷市……各地的“保路同志會”風起雲湧。有人說“辛亥四川保路之爭,為遜清政變淵源”是不無道理的。

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武昌起義影視劇照

在四川保路同志會起義的高潮中,武昌革命黨人起來響應,並引起全國反響,從而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因此武昌起義被稱為辛亥革命之首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起義發生。他們舉起了革命的義旗,攻進總督衙門光復武漢三鎮,成立了湖北軍政府。其後,湖南、陝西、江西、雲南、上海、浙江、江蘇、貴州、廣西、安徽、福建、廣東、山東、四川等各省相繼響應,清王朝的統治處於土崩瓦解的狀態。

為了鎮壓起義,清政府“以驚人的速度作了一次徒然的努力”。由陸軍大臣蔭昌親自率領的第一軍迅速南下,軍諮使馮國璋率第二軍為策應,海軍統制薩鎮冰督率巡洋、長江兩艦隊急調武漢,企圖“定亂”於俄頃之際。但是,革命如燎原之勢迅速蔓延到其他省份,清軍大有顧此失彼、力不從心之感;尤為嚴峻的是,清廷苦心孤詣編練的新軍一鎮接著一鎮地倒向革命。

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袁世凱影視劇照

在已編練成軍的14個鎮、18個混成協和另有未成協的4個標中,竟有7個鎮、10個混成協和3個標相繼反正和解散、敗散。而清政府手中僅存的北洋六鎮又不能真正控制住局勢。正如蔭昌所說:“我一個人馬也沒有,讓我到湖北去督師,我倒是用拳去打呀,還是用腳踢呀?”堂堂的陸軍大臣竟然抱怨一個人馬也沒有,豈非咄咄怪事哉?

原來,北洋六鎮的將領們多是袁的心腹,袁世凱雖然去職,但其影響仍在,別人指揮不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載灃被迫重新起用軍界鐵腕袁世凱。各省光復後,當時社會的混亂是有目共睹的,帝國主義列強也更加虎視眈眈,政治形勢的發展方向仍然很難預料。

面對南北對峙局面,由誰來出頭收拾呢?是革命將向前推進,迅速結束清朝的反動統治;還是清政府儘快地將南方的革命烈火撲滅,恢復原來的專制統治呢?清政府、南方革命政權中的重要人物都多少做了一點嘗試,但都很難成功。環顧海內,此時似乎只有袁世凱才是收拾時局最佳人選。

若沒有武昌起義的槍聲,一代梟雄袁世凱,極有可能終老於林泉

孫中山影視劇照

此時的袁世凱重兵在握,他所一手培植和始終暗中控制的北洋軍隊是無人可以匹敵的,因為它本身就是清政府的依靠力量,而南方政權軍隊又大多是未經訓練的新兵,戰鬥力相對不強。可以這樣說,當時只有袁世凱具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力量。

他也因此成為南北雙方爭相拉攏的搶手貨。南方許其以臨時大總統職位促其早日“反正”,結束清王朝的專制統治;清廷則不得不屢次為其加官晉爵,以致使自己的命運完全捏在袁的手中,為其徹底出賣清廷創造了最為充分的條件。這個千載難逢,或者說是古今中外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機遇”出現在袁世凱的面前,何去何從任由自便。

辛亥革命為袁世凱重新翻盤提供了機會。沒有辛亥革命,在皇權體制下,袁世凱很可能會終老於林泉。但沒有袁世凱對清政府的背叛與想奪取政權的野心,辛亥革命的前途似乎也很難料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