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为什么是极简生活?

先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只又饿又渴的驴,突然看到一堆草料和一桶水,它很开心。但是它在先吃草料还是先喝水这件事上开始纠结,不停的在两者中间徘徊,最后活活被饿死了......

寓言故事里的主人公总是蠢的令我们捧腹大笑,但寓言的深刻就在于,它讲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有些时候我们也会成为故事里的驴。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纠结的时候,同时面对两个选择,都想要,放弃哪一个都感觉很痛苦。

这时我们常常会拖延做选择。而且因为每次想起来这个事情就很痛苦,后面干脆逃避两个都不选,结果不小心两个机会都错失了。

事实上,选择A或者B并不难,困难的是面对选择之后你需要承担的结果。


Less is More 为什么是极简生活?


01 Do Ringht Things

做正确的事,好事自然来。人生的终局不在于你多忙,而在于你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张辉

生活中会面临非常多的选择,但绝大多数选择困难并不是问题本身有多难,只是我们没有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在我们混沌的大脑中,”感觉"都很重要的,才会无法做出选择。

就像原先我既想要房租便宜,又希望离公司近,不知道怎么选。但当我认识到通勤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还有那种愉悦感,其价值远超过住得偏省下的几百元钱,选择一下变简单了。

还有个问题是这信息超级发达和机会横飞的时代,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太多了,看起来都很好,每一个选择背后好像都有一个美好的结果,选错就意味着失去很多,选择的成本变得极高。

就好像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2000年的时候,两个同样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毕业在北京工作。一个买了房子,一个没买,十年后他们之间的财富差距可能就差了几百万。

因为选择太多,选择背后的结果太过不可预估,所以在城市中努力的人特别纠结,选择的认知成本很高,生活的特别累和没有安全感。

对此,我想到的最好解决方案是: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年轻的时候选错了不可怕,但是每次选择都非常认真的对待,这样每次选择都会让我们拥有一个更清醒的头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更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样运行的,从而在下次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当然,在人生选择的过程中,书籍、长辈、导师、牛人都是非常好的学习对象,找到其中优秀的,适合自己的多找他们交流,他们更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Less is More 为什么是极简生活?


02 专注的人生更有优势

在选择过程中,有个最可怕的敌人:内耗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脑子里有超多的想法,这些想法都很好,我很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很聪明,居然能想到这些。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花费了太多时间在想这些事情,却没有开始去做,因为太多了,每个都想做,最后真正做的很少。

内耗就是脑子里充满了想要,行动上却一直拖延,在自责内疚和自我辩解中不停的消耗自己,活的很累,生活却一点起色都没有。

我发现这点之后,开始认真的思考,对我而言最重要最不能放下的事情是什么?写下来,然后只做好这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关于这点有个巴菲特的例子非常能说明:

巴菲特曾给他的私人飞机师 Mike 做过职业建议,他让 Mike 写下对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件事,然后他又让 Mike 从中圈出最最重要的 5 件事。

巴菲特说,这左边的 5 件最最重要的事情不用我说什么了,但我想问你,现在你会如何处理右边的那 20 个目标?Mike 说,我当然会把最重要的那 5 件事作为优先项目,然后再用更少的时间做后面的 20 件事情。

巴菲特说,你错了!这 20 件事,应该是你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永远不能占用你的时间精力,直到你先完成那 5 件事为止。

2/8法则告诉我们,20%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带来我们人生80%的价值。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所有的注意力用在这20%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那80%不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我们极力避免的,这才是 Less is More 的真正内涵。

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能做到像巴菲特说的那样极致专注,但是这种发现自己最最重要事情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Less is More 为什么是极简生活?

03 尾巴

慢慢的发现,当我看的越多,想的越多,追寻的越多,拥有的越多,迷茫的就越多,距离初心就越远,也会越来越不开心。

回到最开始和最本质的状态,看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专注做好这件事情就够了。这样的生活很简单,也会很快乐,虽然没那么容易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