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春節過後迎來了清明小長假,也是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相關報告顯示,2020年清明節國內旅遊接待人數達到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假期旅遊收入達到82.6億元,同比減少80.7%。國內遊客滿意度指數為88.8,達到歷史高位水平。遊客人數與旅遊收入雖然同比降低了不少,但是這是建立在很多景區都還沒有開門營業的基礎上。從遊客滿意度上,我們不難看出,這次小長假的出遊,是很多人期待已久的。在營業景區中,很多景區都面臨著比原來更多的客流量、更大的承載壓力。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在長時間居家後,終於能夠外出放鬆一番,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難得的。再加上現在高速免費,很多景區為了激活旅遊業的發展,實施了免門票的政策,多種便利條件都吸引著我們走出家門,出去旅遊。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營業景區在清明節這兩天幾乎都是人滿為患。東太行景區本來是個新景區,名氣也不太大,但在清明節這兩天也是人多的誇張。景區外排著長長的車隊,有等著進景區的,有游完準備離開的,堵車堵得一塌糊塗。好不容易進了景區,找不到停車位,偌大的停車場竟然"座無虛席",看來大家真的是在家憋壞了。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進入景區之後,本來上山的路就臺階多並且陡峭,在本來就不好走的上山路上竟然會"堵車",走走停停,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人們的積極性,大家還都是有說有笑的繼續走,好像不是在爬山,更像是聚會。在方特這樣的遊樂場,想入園都需要排半小時隊,可見清明節這幾天的人流量有多大。像129師紀念館等這樣的紅色愛國教育基地,還有許多大巴車,一車接一車的遊客絡繹不絕。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但在遊玩過程中,有些現象不容忽視,很多遊客在遊玩時一直都不戴口罩,而且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可能大家心裡都覺得沒事了,想盡情的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但是現在國內疫情雖然已經大有好轉,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該有的保護措施不能忽略。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不難發現,不光是小長假,就連平時的週六日,各個公園、景區遊客都很多。好像大家都是在"報復性"出行,因為居家太久,所以在可以外出之後,都爭先恐後的出門。旅遊雖好,但在特殊時期還是要注意,合理安排出行,儘量避免人多聚集,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

疫情好轉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難道迎來了旅遊業的報復性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