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因為全球的疫情,歸國留學生18萬天價機票秒售罄,1.5萬小留學生家長要求包機回國,外國人隔離雙標準疑似"享有特權"......等等新聞層出不窮,一時間網上各種聲音層起彼伏。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截圖節選人網上部分言論,從這些發言我們可以感覺到溢出屏幕的酸味。在國外感染人數攀升且政府無作為的情況下,家長們擔心是人之常情。那些說話陰陽怪氣的網友是針對這些人嗎?恐怕不盡然,他們是針對一部分群體,留學生及其背後的家庭或者說財富。


01


父輩有條件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將其送出國,這和我們在農村長大一個勁想留在大城市有什麼區別呢?疫情下國外都說疫情是場照妖鏡,這些仇富的人是真的仇恨財富嗎?並不是,他們只是仇恨"自己不是富人,自己沒有特權。"


人類的公平世界心理說:為了構建自己心理的公平世界,人類會給自己很多心理暗示,"得不到的,就說服自己其實沒那麼想要。""破壞了規則的,就是壞的。"


比如一個玩世不恭隱居世外的人很可能是個無法在社會中滿足自己的慾望,於是把自己暗示成一個什麼都不在乎不追求的人。既然他不需要追求,也就不會有追求不到而產生的慾求不滿的痛苦了。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舉個淺顯的例子:一個女孩覺得一個男孩很有魅力,可後來得知他已經結婚了,這個女孩就開始覺得他也不過如此,他也沒那麼好或者是緣分未到等自我安慰的理由,這其實就是寬慰自己的自我暗示。


自古以來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是一種對底層人民的"公平世界原則"的一種維護說詞,但你我心知肚明,法律其根本上維護的是秩序而不是公平。


所以對於仇富的人來說,"富"和"特權"破壞了他心中的公平世界,於是他會認為富人打破了規則。


這是一種嫉妒心理,他羨慕這種特權,他沒有,於是嫉妒、詆譭、妖魔化它。


02


當社會階層越來越穩定,階級之間的轉換通道會越來越小。很多人意識自己永遠無法享受到這種不公平帶來的快感的時候,會由絕望中衍生出來犬儒主義和悲觀主義。


於是要麼變成脫離世俗的閒雲野鶴(有個詞在此處更為貼合"被動佛系")要麼變成憤世嫉俗的仇富者。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可是有一天當仇富的人獲得了財富和特權的時候,他們會變本加厲的炫耀財富和凌弱那些低階級的人。仇富心理越是嚴重的人,其表現越是明顯,反而是那些本身認為財富與特權存在即合理,不悲觀也不憤怒的人在獲得財富之後心態會更加平和。


03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喪,其實世界宛如一張棋盤,我們在這棋盤上永遠進行著不公平的鬥爭。


有時候我們沒有資本,但這並不是我們不去競爭的理由。在盛世和平的年代,優秀是一種傳承,是幾代人的努力,而不是意外和運氣造就的。

我們只是寒窗苦讀了20年怎能妄想抵過幾代人的努力。但這就是我們不努力的藉口嗎?不是的!

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地步,等級都是不可能取消的,仇富或憤世嫉俗都改變不了既有的事實。而階級固化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任何朝代、任何地區都有固化的階級,如果階級真的消失,還會有誰願意奮鬥?最打擊生產積極性的,恐怕就是平均主義的大鍋飯了。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階級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有各個階層,而各個階層可以流動,但不會隨便流動,尤其是向上的流動更是需要足夠的努力。

04

你覺得“一日之計在於晨",起了個大早,醞釀好情緒,調整好燈光和坐姿。最後,舒服地背了五分鐘的單詞然後在朋友圈裡臭顯擺了兩個小時。

你相信“腹有詩書氣自華”,然後準備了文藝的大書架,勞心費力地挑選了精美的擺件和大批的好書,只可惜讀書的進度遠遠趕不上買書的速度。

你惜時惜命,經常唸的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現實中你卻是癱在沙發上喊:“躺著真舒服,不想寫作業。”

留學生們18萬高價機票回國,暴露了那些“仇富”的國人

一邊焦慮不安地擔心未來,一邊大方地浪費生命。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及自律,且擁有你難以企及的資源,但自己都知難而退,不肯向上攀爬,結果是很難改變的。

有些事實我們得承認,承認後盡我們所能,與昨天比高低,和自己論長短,去開啟更多的可能。


END


喜歡的話記得關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