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這是送給你們的小禮物,打開看看!”

4月5日,是永定路街道接轉離鄂返京人員工作的第十二天,對於杜振華和林雪來說,這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

當天下午15點,杜振華、林雪和街道接返第二工作組其他3名成員準時到達海淀區級集中分流點,像往常一樣開始打掃衛生、消毒、核對當日返京人員基本信息、具體行程和到達時間,並與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對接,提前設計規劃交通路線。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右1:工作中的林雪

共同許個願,“希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

下午17點半,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綜治)負責人陳志國來到集中分流點臨時搭建的帳篷中對大家說:“大家都過來一下,我說件事!”杜振華以為當天返京人員行程有變化,正在他猜測時,陳志國接著說:“聽說今天是杜振華36歲生日,過幾天是林雪24歲生日,向兩位同志送上生日祝福!祝你們生日快樂、一切安好!另外,咱們同事還為你倆準備了禮物!”

話音剛落,第二工作組組長徐林捧來一個蛋糕放到了桌子上說“我提前定了個蛋糕,咱們一起為小杜和小林慶祝一下吧!”打開蛋糕、插上蠟燭後,杜振華和林雪閉上眼睛,共同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左:林雪 右:杜振華

珍藏回憶的禮物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街道綜治辦邱濟手裡拿著兩個微型膠捲,遞給杜振華和林雪,“這是送給你們的小禮物,打開看看,裡面有你們美好的回憶!”他倆分別接過禮物,迫不及待打開了微型膠捲,緩緩向外展開,只見一張張接返工作照片呈現在眼前。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當我看到這些照片時,瞬間淚目,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領導和同事們對我們這麼關心,還記得我們的生日,並且送上這麼貼心的禮物,我感到很溫暖!雖然今天沒有親朋好友在身邊為我慶祝,但這卻是我這輩子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場生日,終生難忘!” 林雪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太意外了,太感謝了,謝謝大家對我們的祝福和關心!”

杜振華連聲說。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安排這次生日祝福,既為了緩解大家忙碌而緊張的工作壓力,讓大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也是為了給大家鼓勁,激勵大家不負使命,完成接轉工作!”策劃這次生日祝福的組長徐林表示。

“4月5日是我街道接轉工作的第十二天,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這10位同志無私忘我、奔赴一線,用勇敢、擔當與責任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圓滿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接轉任務!”陳志國表示。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接轉小組第一工作組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接轉第二工作組

短暫慶祝之後,大家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杜振華、林雪兩位同志表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大家還惦記著自己的生日,倍感溫暖;同時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能夠與大家並肩工作,既是一份光榮責任,也是一段難忘經歷,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堅守崗位、勇往直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杜振華是街道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在組裡主要負責跟車護送,將返京人員從海淀區級集中分流點安全送到所在社區或者集中觀察點,目前已經安全護送離鄂返京人員50餘人。平均每天大約出車3-4趟,次數多的時候大概需要5-6趟。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左2:杜振華

讓杜振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3月31日凌晨,需要護送一對年近七旬的老兩口,由於老兩口觀察點需要重新變更,工作人員與老兩口多次溝通協商,最終確定地點,當到達賓館時已經是凌晨1點。

杜振華的孩子才9個月,從1月28日到現在一直沒有休息,孩子只能交給家人照顧,為了安全起見,也一直未去看望。他深知,疫情當前,必須要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才能攻克難關。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右1:杜振華護送居民返回社區

林雪是街道統計所工作人員,這次被抽調到接轉工作組,主要負責返京人員身份證件、健康碼等信息比對、核驗和彙總,並在完成當日最後一批人員接送工作後向指揮部報送接返數據。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林雪為返京人員測量體溫

為了及時上報相關數據,林雪每天上午都會提前梳理返京人員信息,對於返京人員的到達時間、觀察方式(居家或集中)和送達地點進行標註,做到心中有數。偶爾會出現返京人員送達地點或者觀察方式臨時有變的情況,林雪會第一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對錶裡的信息進行更新,確保準確無誤。當返京人員到達服務點時,林雪會提示大家保持1米以上距離,提前準備好身份證件、手機等物品,節省排隊時間;同時對身份信息和健康碼狀態進行核驗。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街道黨工委書記杜宇指導並參與接轉工作

為了做好離鄂返京人員接轉工作,永定路街道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平安建設辦公室(綜治)具體牽頭,分成兩個工作小組,每組5人,輪流開展接轉工作。安排4輛應急車輛(兩大兩小),專門用於返京人員的接送,有組織、點對點,實現全程閉環管理,無縫對接。為了讓返京人員感受家的溫暖,工作人員貼心地在礦泉水瓶上貼上了“家”字。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返京人員到社區後,每個社區都做好居家觀察人員的健康管理,並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切實周到地為居家觀察人員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帳篷裡的生日!一件意外禮物,淚目!

社區工作者為居家觀察居民提供幫助

文製作|張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