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金庸小说

我读过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天龙八部》。

初中一次下课时,偶然间看到同学在翻阅一本装帧古朴、厚度堪比辞典的书,一看书名赫然是《天龙八部》。我那时很喜欢看课外书,就借了过来。

虽然很早就看过TVB电视剧《天龙八部》,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大都熟稔。本以为随便翻翻就过去了,却没想到一下子被书中的文字吸引进去,目光几乎黏在书上,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

我看金庸小说

当时流行写同学录,上面有一些五花八门的个人“最喜欢系列”。之前每次填到最喜欢看的书这一栏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写上《三国演义》。自那以后,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只不过写上的却是《天龙八部》了。

喜欢一本书,就没法不喜欢它的作者。我开始了解这本书的作者金庸以及他的生平,了解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然后一本不落地读了一遍。

我看金庸小说

大概是之前做过编剧的原因,金庸小说中状物叙事都极为立体,那纸上的文字,好像有某种魔力一般,渐次化作一段段影像在脑海中浮现开来,让读者进入了一个与电视剧全然不同却更为精彩的武侠世界。

后来又看了几遍,每次看时,总是不免被书中的描写打动。

当看到程灵素舍命为胡斐解毒时说的一句“我师傅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看到杨过苦苦寻小龙女而不得,万念俱灰纵身跃入万丈悬崖。看到雁门关外萧峰伸手摩挲树干,想起死去的阿朱,一时间伤心欲绝... 看到这些情节,甚至忍不住潸然落泪。

我看金庸小说

那时,总有人把金庸和古龙梁羽生相比。论及三人的区别,认为不分轩轾、各有千秋的观点颇有市场,理由是古梁小说在意境和文采上更胜金庸一筹。

我对此不屑一顾,古龙梁羽生的小说我也看过一些,他们的作品又哪里能和金庸相比?

古梁的文笔虽然华丽,意境虽然优美,但写小说主要是构筑世界和塑造人物,绝不是卖弄名言警句的。字句和意境再好,都要服务于全篇。只有最贴合故事情境、人物性格、客观对象形态的文字才是小说最好的文字。而金庸的文字即是如此,看似平平常常,却力透纸背,恰到好处,在长篇小说这样的鸿篇巨制中浑然不可分割。

在文学界以往的看法中,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即使写得再出色,似乎天生就与严肃小说有云泥之别,唯一的作用就是供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

我对此忿忿不平,这一定是没读过金庸小说或没审美能力,只依据对武侠小说存在的刻板印象和迂腐陈旧的偏见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这样宏大的世界观,这样深入精微的描写,这样活灵活现的人物以及打通儒释道的思想境界,构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严肃小说又有几部可以做到?不能因为是武侠小说的“出身”就“低人一等”。

《天龙八部》中枯荣和本因的对话中有一句:“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就像不同的指法,不应该有优劣之分,金庸小说虽采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却达到了一般严肃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

昨天是金庸逝世一周年,发此文以作纪念。“终于海上一片漆黑,长风掠帆,犹带呜咽之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