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最美勞動者——王府醫院傳遞愛與溫暖的“晨曦”

1月3日,由北京市總工會主辦的“最美勞動者 微笑帶回家”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和照片發放儀式暨城市副中心“兩節”送溫暖慰問活動,在北投集團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總部“職工之家”舉行。來自王府醫院急診科的最美護士長陳曦獲評“首都最美勞動者”,她用微笑詮釋了什麼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用十一年青春與無悔譜寫了一曲大愛之歌。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對於患者,她就像黎明的一縷晨曦,帶著淡淡的光輝,讓患者感到無處不在的溫暖與愛。

首都最美勞動者——王府醫院傳遞愛與溫暖的“晨曦”

北京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陳曦


首都最美勞動者——王府醫院傳遞愛與溫暖的“晨曦”

陳曦參加“首都最美勞動者”頒獎典禮


首都最美勞動者——王府醫院傳遞愛與溫暖的“晨曦”

最美勞動者 微笑帶回家”活動相關報道視頻截圖


傳遞愛與溫暖的“晨曦”

她是急診戰線的一名老兵。所謂“老”,並不是年齡老,而是在急診科的資歷。所謂“兵”,也並非實際意義的兵,而是身上具備的如士兵一樣的勇敢與堅韌。2008年,她從一名青色的學生,步入了夢昧已久的護理崗位。她懷揣夢想,心懷信念,把奉行南丁格爾誓言銘記心間。

80後的她懷揣對工作的熱愛,在護理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篇章,在彙集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診大廳裡,她輾轉11載春秋,綻放著獨特的光芒,為急救患者送去了溫暖和希望。11年間,她先後榮獲2008年度優秀員工、2011年北京法政集團年度法政之星、2015年度優秀管理者、2017年度優秀管理者、2018年度優秀護士長等榮譽稱號。

她,就是北京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陳曦。

“這一天”與“每一天”

上午7點40分,陳曦已早早來到崗位上,換好工作裝,檢測搶救室的器械。在急救室裡,這些儀器非常重要,一旦病人被送到這裡,每一部儀器都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必須品,所以儀器的檢測絕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戰前緊張的準備。這時,急診科闖入幾名家屬,懷裡抱著一個十個月大的嬰兒,大人聲嘶力竭地喊著:“救救孩子!救救孩子!”陳曦聞聲立即趕到患兒跟前。因食物嗆進孩子的氣管,已造成呼吸、心跳驟停,孩子面色青紫,搶救刻不容緩。遵醫囑建立靜脈通路,可是在無呼吸、心跳的情況下,準確找到血管扎針談何容易?她神色沉著,絲毫不受外界干擾,全神貫注地尋找著腳部血管。一針下去,針頭順利進入血管,藥物慢慢流入孩子體內,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穿刺的成功為孩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贏得了時間,成功挽救了一個弱小的生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坐下吃口午飯,急救車就送來了一位患肺水腫、呼吸困難的老太太。抬下車的時候,老太太已經被插上氧氣管。在搶救室,陳曦不停地跟老太太說話,一方面教她配合治療,一方面跟她聊家長裡短,讓她堅強、堅持。鼓勵她勇敢與病魔作鬥爭,強化她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積極地配合治療,以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剛剛處理好老人,一位過量飲酒導致酒精中毒的病人被推入急診科。陳曦見狀立即投入到患者的搶救中,她按醫囑為患者進行洗胃,不一會兒,五顏六色的已經消化得差不多的食物,就從病人的嘴巴、鼻子裡流出來,不時還噴射出來。整個搶救室瀰漫著一股餿臭味和酒精味,原本潔淨的護士服點點滴滴地掛著各種食物殘渣,連她的頭髮都一綹一綹地凝結在一起。對此,她卻絲毫沒有顧忌。患者幾乎是絡繹不絕地來到急診科,而在陳曦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的倦怠,她始終是那樣專注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急診科的“這一天”映射出的卻是“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年,這樣週而復始,雖然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劇情,但是對於身經百戰的她來說,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價值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她的認真對待,都需要她的精心呵護。

“小女子”的“大擔當”

看她的外表,只是一個80後的“小女子”,卻不知她有著“大丈夫”的勇氣與擔當。

那是2017年的寒冬,她和往常一樣忙碌著處理急診的各種病患,突然熟悉的急救車警鈴聲響起,不一會急救人員及警察推著一個衣著單薄、衣衫襤褸的中年男性患者進來了。據警察描述,患者暈倒在路邊被路人發現,目前意識不清,需要進一步檢查。得知這一情況後,她立即上報醫院啟動綠色通道,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及治療。在患者脫離危險後,才得知這位患者姓梁,孤身一人到北京打工,下班路上突然就暈倒了,唯一親人——遠在東北的老母親身體不好且行動不便,無法前來照顧,醫藥費更是承擔不起。這個時候,這個“小女子”挺身而出,將患者的情況上報院領導併為其爭取相應的優惠政策,院領導聽說後欣然同意,支持我們對患者進行免費的救治。梁先生住院期間,陳曦帶領著科室的同事為他籌集衣物、物品並輪流照顧看管,時間一長大家也都熟絡了,對他的稱呼也從“梁先生”變為了“老梁”,陳曦也會在空閒時候幫老梁捶捶背、洗洗腳。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老梁康復了,院裡聯繫了派出所,並出錢把他送回了老家,臨走之前,老梁像個孩子一樣哭了,握著陳曦的手和她說,“孩子,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從來沒有人這麼照顧我,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等我有錢了一定還給你們,你們就是我的親人吶!”

陳曦就是這樣一個大大咧咧的“大丈夫”,她會幫老年患者墊付醫藥費,會幫忘記帶錢的患者訂飯,會幫獨自出門看病的老年患者打車……她對患者細膩體貼的關愛,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她的這種“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的理念更成為一種團隊精神,使病房醫護人員與患者凝聚在積極、和諧、溫馨的氛圍之中。

“老”護士的“新”人生

32歲年華,11年護齡,3000多個與病患相伴的日夜,雖然是一名“老”護士,陳曦卻從未對自己放鬆過學習上的要求,在這個信息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她常常利用自己有限的休息或短暫休假的機會去參觀相關企業單位,學習他們的理念和所長。在2016年三級醫院巡查中,陳曦現場心肺復甦的操作得到了多個專家的好評。在她的帶領下,急診科在護理部組織的理論、操作競賽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為了給病人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急診科護理團隊不斷深化護理內容,提出了“六個一”,即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溫水、一張卡片、一腔熱情、一流服務。“四個不”,即不直呼床號、對詢問不說不知道、對難辦的事不說不行,患者主訴不說沒事。“三個規範”,即規範用語、規範儀表、規範舉止。她按照要求去做,讓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全程的優質護理。接待每一位患者,都會讓她有一段新的心路歷程。面對同事,她以誠相待、和睦相處。每逢節假日,她總是照顧同事們閤家團圓,而她卻堅守在工作崗位。

她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憑著精湛的技術,悉心的護理,認真負責的態度,贏得了病人、家屬、同事以及各級領導的讚譽。然而,在榮譽面前她沒有止步,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護理工作中,關愛健康,為民服務。她用自己的言行展示著現代護理的品質,用先進的護理技能傳播著護理文化,用周到的服務詮釋著護理的內涵,她用她的勤奮、努力、熱情與善良傳遞著她名字裡的每一分溫暖、光明——晨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大放異彩,盡情書寫著她的急診護理人生。


她是黎明的一縷“晨曦”,

她是人民群眾健康的守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