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石门栈道风景区内有一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山河堰,它是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山河堰由萧何,曹参主持修建,改变了当时汉中及其落后的生产条件,灌溉了汉中盆地万亩良田。为感念先贤,当地群众于宋庆历年,在河东店街后山河堰二堰建庙祭祀,自此香火不断,是汉中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名胜古迹。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遗憾的是1981年汉中发生特大洪水,古迹被毁,群众扼腕叹息,于是石门水库管理局斥资千万,决心恢复修建山河观,于2009年落成,隆重举行山河观落成暨开光典礼仪式,由汉中市道教协会会长刘至堃道长担任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曾两次亲临山河观并题写观名。山河观是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的正规宗教活动场,合法开展各项教务事业,倡导信众爱国爱教。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山河观占地约四亩,四院九殿,有大小建筑物15座,布局紧凑,规模宏阔,气势轩昂。道观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依山势修建了灵官殿、斗姆殿、三清殿等三重大殿,一院院落北侧偏殿为“萧何祠”,辟为水利专祠,供奉着水利先贤萧何、曹参、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集明清、汉唐风格于一体。2018年增建“慈航殿”供奉道教—普渡慈航圆通自在天尊。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石门栈道风景区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尊重水利先贤,是我们一贯的态度。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宗教信仰,是群众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石门栈道山河观举办的“爱国爱教升国旗祝国富强”的重阳节祈福法会,“庆祝祖国70华诞,祝福国家繁荣昌盛”重阳节法会,吸引了各地教众参加,为祖国祈福。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石门栈道与道教文化的不解之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