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文|蘭末子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不問是劫是緣。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你不要逼著我結婚了,我跟你們的想法不同,別拿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我的身上。”

小琳又在電話裡被父母逼婚逼得焦躁起來。

曾經小琳是父母的驕傲,聰明美麗,是所謂別人家的孩子。

讀書的時候和父母相處還算愉快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受眼界和知識面的影響,她的思想越來越獨立,和原生家庭的三觀差異越來越大,和父母的衝突就越來越多。

尤其是到了三十多歲還未婚,父母就覺得很不可理喻,經常打電話催婚,弄得她現在不敢打電話回家,也很抗拒回家,曾幾何時家是心靈的港灣,她現在只想逃離。

30歲在大城市單身不算什麼,可是小城市比較傳統結婚得很早,身邊的親戚朋友也總是藉著關心的名義向小琳爸媽打聽小琳的私事,這給本來就傳統要虛面子的老父老母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們現在很怕參加聚會,怕遇到熟人。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父母的愛也是一種債

父母就想小琳按照他們的安排好的路線發展,沒想到女兒現在這樣叛逆,而且道理還一套一套的,他們覺得是因為小琳上了大學,接觸到外面世界,才變成這樣。

他們有時候想要是女兒沒有上大學就好了,這樣就跟他們一樣地傳統,就不會離開他們,也不會這麼大年紀還不急著結婚。

小琳此時覺得父母的愛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債,現在要她還的時候,並不一定是物質上的,主要是給父母一個世俗的交代。

可她還對婚姻抱有幻想,有時候被父母逼著真想就隨便找一個人閉著眼睛嫁了算了。

夜深人靜,拖著滿身的疲憊回到家,小琳也想找一份幸福,一份真正的溫暖,而不是找個人搭夥過日子。

可是世俗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父母罵她現在是他們的恥辱,這些扎心的話一次又一次地讓她傷心流淚。。。。。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捨不得自己痛苦,中國父母的控制慾正逼瘋當代年輕人。

小琳的苦惱是現在很多大齡未婚女面對的苦惱。

中國很多父母就是這樣,從孩子一出生就給設定了一個圈圈,然後想著孩子在這圈圈裡完成自己的一生。

可是他們一方面希望孩子成為人上人,一方面又希望自己孩子的成為自己手中的木偶,想怎麼控制都可以,最好最後就在自己的劃定的圈圈裡。

這顯然很矛盾的,孩子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他的認知是不斷髮生變化的,小時候還能聽聽大人,那是因為那時候接觸的世界還比較簡單,認知也比較簡單,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而且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還要依賴。等他長大了,形成了自己的認知,他的三觀不可能跟原生家庭還是一樣,尤其是比較有想法的孩子,再讓他們去走父母的老路,那等於是剪掉孩子的翅膀,讓孩子成為行屍走肉,其苦不堪說。。。。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回到小琳大齡未婚讓父母覺得羞恥這個問題,很多父母怕自己孩子成為剩男剩女,又怕年紀變大錯失優質資源。大學畢業就開始安排相親了。

現在相親市場到處充斥著焦慮,時代在變化,父母的觀念並沒有跟上。

他們眼裡結婚生子是一定要在一定年齡完成的,很多人被逼著最後相親都是奔著任務去的,走馬觀花式地相親,因為失去了感情的渴望,最後就只看條件了,但是看條件這個是沒有止境的,總有讓自己不滿意的,也總會想著有更好的會出現。

韓寒說:"中國的情況是,很多家長不允許學生談戀愛,甚至在讀大學了還有很多家長反對戀愛,但等到大學一畢業,所有家長都希望馬上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兒女戀愛,而且要結婚。想的很美啊。"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一次相親不成,父母會逼著 去相親第二場,每個適婚年齡的青年整天活在焦慮的逼婚中,加上工作的壓力大,現在得抑鬱症的年輕人也是越來越多,而且抑鬱症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哎,不知道是愛,還是債。

很多年輕人被逼著相親,基本都是奔著搭夥過日子去,甚至到了三十幾歲沒有真正地談過戀愛,完全失去了愛的能力,最後因為年齡越大,父母逼著越急,就找一個湊合過日子,但是因為沒什麼感情基礎,也沒有愛的能力的培養,最後家庭的矛盾特別多,離婚率也非常高。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求父母理解,不如自己活出自我

《弟子規》教導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正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一直倡導的。從古至今,“孝”字為大,父母就是我們所尊敬的人。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之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正是因為我們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才會痛苦,父母也利用這一點,拿著孝道,逼著孩子聽從自己。

但任何優秀的文化都是有自己的尺度和底線的,孟子兩千三百年前就說了,“盡信書不如無書”,對待傳統文化也不能照搬全抄,傳統文化也應該適應時代的變化。

面對強勢的父母,年輕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過於急躁,焦慮的狀況下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的。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做好自己事,莫管他人言

分享一段來自《莊子》的小故事:

北極大海中有條名為鯤的大魚,鯤幻化成鳥名為鵬。每年大鵬鳥都要從北極大海飛往南極大海。見此情形,胡蟬跟楚鳩就譏笑大鵬說:“我能輕而易舉的飛到榆樹那麼高,一個時辰飛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罷了,為什麼要飛往九萬里的高空向南極大海飛呢”。

這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也像飛行,每個人的方向不同、目標不同、追求不同,不要讓別人的言語影響你前進的步伐。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塵世裡的幸福。

婚姻應該是幸福的殿堂,而不是父母的任務,以後的人生只有自己負責,父母是不會為你的不幸福買單的。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

只有你變好了,自強了,你才不會那麼焦慮,這一切需要你自己去戰勝。

“我真後悔讓你讀了大學!”:32歲剩女讓父母感到羞恥

作者簡介:蘭末子,愛寫作,愛讀書,愛音樂,打算和大家一起探討情感領域話題,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喲。此文章首發為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文字。喜歡就給一個讚唄。

.END.

【往期推薦】

剩女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