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发展沟域经济 昔日穷山沟变成今朝“聚宝盆”

孟津县:发展沟域经济 昔日穷山沟变成今朝“聚宝盆”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通讯员 郑占波)4月12日,记者走进孟津县送庄镇图河沟域经济带核心区域的送庄社区段,成片的日光温棚内生机盎然,阳光照射在成垄的瓜秧上,一个个喜人的小西瓜吊挂在枝蔓上,不日即可成熟上市。沟域中满山遍野的泡桐树上开满了紫色的小喇叭花,满沟绿油油的麦田在成片的油菜花、果树花的点缀下,犹如一张巨大彩色地毯向远处铺开,把整个沟域装扮的分外妖娆。

送庄社区地处图河沟域的“黄金地段”,西至朱寨村、东至裴坡村,长达5公里的沟域内,分布着大中型沟岔20多条,矗立的土山嘴、土山峰不计其数,社区的13个生产组就分布在图河沟域的南北岭岔中。如何才能让劣势转化为优势?用沟域经济这把“金钥匙”,打开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农业发展的崭新天地,送庄社区二委会,近年来在沟沟坎坎中进行了大胆探索。

该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集体合作社为主体,以沟域经济发展为重点, 积极作为,主动抓住“上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这一政策重大机遇,采取以“上级财政集体经济试点专项资金”为主、“镇政府项目奖励资金”和“村级自有资金”为辅的方式,投资185万元建成高标准多功能集体经济智能温棚4座、农资服务中心1个、分拣车间1个、育苗车间3个。

孟津县:发展沟域经济 昔日穷山沟变成今朝“聚宝盆”

据介绍,该项目采取“442”收益分成模式,即务工群众得4成、村集体得4成、日常运营费用2成。村集体收益分成以“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主要用于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村级文化活动开展和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等。目前4个大棚年可产西红柿12万斤、珍珠果和水果黄瓜8万斤、羊奶西瓜5.5万斤,年产值56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12万元以上。

该项目实施以来,初步实现“五个一批”,即“学习一批先进技术、推广一批新引品种、增加一批集体经济、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带动一批群众致富”的目标,以“集体经济”撬动大棚设施的升级换代、种植技术的革新改良、新型农民的就地培训。目前,该社区已沿图河沟域发展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200多座,发展果蔬2000亩、苗木花卉350亩,果蔬产业年产值40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4000元,带动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300多户。

谈起下一步沟域经济的发展新蓝图时,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彪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图河沟域中,结合沟多岔多的自然条件,在已发展的600亩樱桃、葡萄、仙桃、苹果、柿子、核桃、车厘子等果树的基础上,再发展800亩果树,将其打造成百果沟。同时,结合沟地水资源建立景观水系工程,形成有水塘、有荷花、有稻田的江南秀丽景色,打造鸟语花香的图河沟域世外桃源”。

从该社区的重点规划中记者了解到,他们还将构建“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山顶瓜菜业”的全景化图河沟域经济带,结合沟内20多条蜿蜒沟岔和无数的险要土山峰等特点,修建一条长8公里的8字型山道,将沟域内的土山包、土山嘴、土山峰串珠成链,并在沟岔中设立多个大型停车场,开设农家特色小吃,打造洛阳地区最大的沟域经济自驾游胜地,为市民提供一个冬暖、夏凉的休闲好去处。

孟津县:发展沟域经济 昔日穷山沟变成今朝“聚宝盆”

如今、该县沿图河沟域打造的国家级七彩长廊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目前,新建及改造提升各种设施大棚8万平方米,在综合体内十里香草莓采摘园附近,314省道两侧已建成连片的蓝色玻璃大棚,玻璃棚下方新建设的下穿隧道已经落成。该下穿隧道投用后,项目内田园之春、十里香两大采摘园得以驱车直达。此外,崔白路南延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道路直通拥有众多古建筑的传统村落——牛家古寨,可实现游客蔬果采摘和旅游休闲的无缝对接。

“当特色产业替代了传统种植,当绿水青山替代了荒山荒滩,当旅游小山村替代了贫困山村……沟域经济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图河沟域中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蹚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之路”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如是说。

(映象网洛阳新闻热线:15136323555,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