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抗疫“决赛圈”,让万众一心力挺常态化防控成为“制胜法宝”

当前,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北京市明确表示,暂不调整一级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针对境外疫情爆发式上升态势,继续采取入境人员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全面做核酸检测的“双全”严格措施。

民众普遍认可这种决赛意识与决战意识,有网民们善意戏言为:“北京武汉进入了抗疫决赛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理解和抱怨的声音,“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不用这么紧张了吧,武汉都解封了”“反应过度,劳民伤财”…在日常防控过程中,我们同样也能够感觉到这类情绪,这种“倦怠感”。例如,春暖花开,景区和公园中人群扎堆嬉闹,健身不戴口罩的现象有所增多,各个生活场景中,排队不保持距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北京市坚持一级响应机制不松懈,各项措施不放松,各战线工作人员全力防疫的情形下,怎能容得松懈与抱怨葬送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北京进入抗疫“决赛圈”,让万众一心力挺常态化防控成为“制胜法宝”

他们是否还记得,疫情初期,小区封闭、商场关门、工厂停产、单位停工……为了阻断病毒传播,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保安……不论职业为何,全民战疫,每个人都恪尽职守,拼尽全力,终于迎来了战疫形势的一片大好。

他们是否注意到,放眼当下,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们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地反弹风险仍不容低估,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让推进防控“常态化”,成为我们一鼓作气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胜利的“制胜法宝”。

北京进入抗疫“决赛圈”,让万众一心力挺常态化防控成为“制胜法宝”

他们是否能够明白,为什么北京要坚持一级响应机制,网民善意戏言的“决赛圈”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都知道,北京作为首都,其承载的特殊功能和影响不言而喻,越是疫情防控形势趋稳,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我市防控工作一直从严从实,通过精准限流、预约和有效的机制对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流动,减少一定时间内人员流动的密度,减少人员无序流动的风险;严格落实进出京人员隔离观察14天;根据疫情整体形势的变化,科学、动态调整进出京流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人群的特点,分类施策,精准制定专业技术指引等等,总之,必须以最严措施,最高标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面对现在向好的抗疫局面,其中艰辛难以言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不论是决赛还是决战,没有市民的参与和助威,就不可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作为市民,全力支持政府各项防疫举措,全面做好

北京进入抗疫“决赛圈”,让万众一心力挺常态化防控成为“制胜法宝”

自身防护,这就是对整体防控的最大贡献。我们要支持政府继续保持一级响应的防控机制;面对越来越多的出游踏青人群,我们要戴口罩、不聚集,保持距离,勇于站出来制止违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把良好的生活习惯延续下去,勤洗手,常通风,坚决摒弃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慎终如始、毫不放松的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决赛之中!

燕鸣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