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相識是緣,表達為話;你好,我是吳吞:


今天繼續和你聊《陰陽師》。


熟悉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古人的名諱,通常由“名”、“字”、“號”三個部分組成。


“名“是一個人在社會網絡中的特殊標記,用於區別他人。


“字"則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它與“名”互為表裡的,所有又稱"表字"。《禮記 曲禮》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冠、笄”分別是男女成年禮的代稱。也就是說,"字"是古人成年後才取的;表示他們的社會人格,已經獨立成熟,需要人們給予認可與尊重。


而"號"是一個人的別稱,多是為了表明個人情懷,自己取的。在古代,只要是個有名望的人,幾乎都有自己的號。如東晉的陶淵明,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唐代的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還有宋代的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等等。


如今的我們,大多化繁為簡,不再這麼繁瑣的取名了。不過在陌生人社會,有一個常用的名號做馬甲,還是很有用的。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陰陽師之琵琶玄象為鬼所竊


話說那年的陰曆六月之初,出身皇族的朝臣源博雅,來到位於京都西北鬼位的安倍宅邸,拜訪晴明。


博雅時年三十四五上下,相貌也並不出眾;但自幼習武的他,氣勢剛毅陽剛,神色中還有一種較真的勁兒,很是可愛。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此時的他,一副沒勁兒頭的樣子,顯然是有什麼煩心事。


晴明招待博雅來到廳堂吃酒,但並不點破,而是與他閒話一些關於“咒”的問題。


“咒”是什麼?


一般水平的術士,即便願意告訴你,也一定會將“咒”解釋的玄而又玄,十分深奧。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他自己都一知半見的;不把你唬住了,會很容易下不來臺。


而在真正精通陰陽之道的晴明口中,“所謂‘咒’,就是名。”


認知世界,萬物皆有名諱。我們認識一個新事物,會在觀其形貌之後,為其取一個名。如果一件事物沒有名字,客觀上它也許存在,但在我們主觀的認知世界裡,這個事物是不存在的。而“名”,就是幫助我們的認知、束縛這個事物的錨。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這樣說吧,我現在請你不要在腦海裡想象一頭大象。見識大象,並被施加過“大象”這個咒語的你,一定做不到。


所以晴明說:“咒,簡而言之,就是束縛。”


“名之咒”束縛了我們的想象,在幫助我們認知世界的同時,也束縛著我們。當然,不知道什麼是大象的人,“大象”這個咒就對他沒有作用;因為名之錨,無法幫助“認知之船”錨定不存在的陸地,這些都是後話。


突然探討起這些“名”與事物本身的主客體關係,你覺得繞不繞?暈不暈?反正博雅是被繞暈了,他知道自己再不扯回正題,事情就耽誤了。於是撓了撓頭,直接開口道:“聖上心愛的玄象,失竊了……”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玄象,是一把琵琶的名字,原是醍醐天皇的秘藏,更是從大唐流傳過來的國寶。


當然,如果是一般的竊賊,自然求不到晴明這兒。但博雅認為,盜走玄象的,應該是個異類——更直接的說法是,鬼


事情是這樣的:


前夜,博雅在大內清涼殿裡值班,忽然聽到南邊傳來幽怨地琵琶聲。


博雅是個武士,更是音律大家。側耳傾聽之後,確定是國寶級琵琶玄象發出的音色。


玄象不是失竊了嘛?感到詫異的他,不明原由亦不好聲張,於是只帶了一個跟班,尋聲查找。


他們從清涼殿的武士班房裡出來,提燈往南走。過了朱雀門,走出宮廷發現,還在南邊。於是一邊聽著琵琶聲一邊沿著朱雀大道走,一直走到了羅城門前。再往南,就是郊外了。


他高呼“是誰拿了天皇的心愛之物,請奉還……”非但沒有回應,燈也不知被什麼東西弄滅了,周圍陷入一片漆黑一片。被這突入起來的狀況,嚇癱了小跟班,死也不肯上前,博雅也只好回去了。


昨天夜裡,博雅再次聽到羅城門的城樓裡傳來玄象的彈走聲。於是提燈走上城門樓,只見到一個黑影向他砸來。閃身躲過,再提燈一瞧,竟是一隻有些腐爛了的眼珠子!


明白這是對方的警告,他便沒有心思上去了,因為 “勉強上樓,導致玄象被毀就沒有意義了……”


事後博雅細想,能操縱琵琶聲,將他從城北的宮廷,吸引到平安京最南端的羅城門。可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得到,於是前來向晴明求助。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入夜,晴明陪著博雅來到羅城門前。又一次聽到那悽悽慘慘慼戚的琵琶聲。


博雅借用音樂的力量,與彈奏琵琶的那個傢伙搭上話。寒暄過後,互通姓名,博雅大大方方的介紹自己叫源博雅,是侍奉宮廷的朝臣。


晴明卻並沒有使用真名,而是以“正成”自稱。博雅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對方介紹自己名叫漢多太,是來自天竺的樂師,善於制琴與演奏,玄象就是他旅居大唐長安時的作品。150多年前,他跟著空海和尚的船來到日本,寄住在平城京比叡寺,一晃就是十幾年。


128年前,他在寺中遭遇賊人,被砍頭致死……客死異鄉,死不瞑目的他,成了孤魂野鬼,四處遊蕩。


前些日子,他偶然進入宮廷,發現了一個和他妻子悉尼婭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官。但是宮廷裡有結界,他無法將“他的悉尼婭”帶走,只能徘徊在結界的夾縫中,默默地注視著她。就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玄象。


於是退而求其次,拿走玄象,夜夜彈奏,以撫慰自己的心傷。隨後漢多太表示,讓他還回玄象可以,但要拿那個女官來換。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第二天,晴明和博雅將這件事稟告天皇。


天皇同意將宮女玉草送給鬼怪,以換取國寶玄象。


送宮女玉草前來的,還有一個宮廷武士鹿島貴次。玉草走入城門樓後,果然掉下一物,正是玄象。


隨後不久,接連聽到一聲嘶吼,一段尖叫。


武士鹿島貴次拔出佩刀,暗道:“不好!玉草失敗了!”原來玉草正是他的胞妹,他決不允許自己的妹妹侍奉鬼怪,要求她伺機殺了那鬼怪,結果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那個嘴角掛血的妖鬼,走出城門樓,低頭惡狠狠地看著晴明三人。


鹿島貴次提刀衝了上去,被那妖鬼一口咬斷了喉嚨。


博雅舉刀要砍,妖鬼大喊:“博雅,不要動”。


博雅登時被定住。


那鬼又叫:“不要動!正成。”


晴明也止住了行動。


那妖鬼得意洋洋的來到他們身邊,準備收穫自己的獵物。


晴明伺機將佩刀捅入那妖鬼腹中,取出一個還活著的狗頭。


晴明解開博雅身上的咒語,解釋道:“這便是鬼的真身。漢多太的‘魂靈’不知在何處找到一隻瀕死的狗,附在它上面了。”


也許晴明憑藉自身的強大的靈力,同樣能夠制服鬼怪,但既然有更省力的辦法,何樂而不為呢?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為什麼我們需要馬甲?


為什麼我要反對網絡實名制?


因為想要好好的活在這個世上,就不能太實誠。


老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莫要傾盡一片心。”


願意相信別人,自然很好;但也不能沒有一點戒備,更不能對誰都掏心掏肺地毫無保留。


要知道,傷你最重的,永遠都是最瞭解你的人。尤其是,是在這個人人都可能遭遇網絡暴力的時代——觀點稍有不同,就可能招來無邊的口誅筆伐、侮辱謾罵。


所以我反對網絡實名制,甚至認為生活中,也都需要一個馬甲一個名號,來幫助我們抵禦那些可能會突然到來的暴擊。


我這樣說是有理由的,你看看騰訊,國際知名的千億級大企業。馬化騰作為騰訊集團的掌門人,總是因為各種爭議和不盡人意的消費體驗,遭到了無數網友們的謾罵。


罵的那個難聽哦,馬化騰的太太都受不了,氣的她要請律師發律師函。馬化騰知道後,反而安慰起妻子來:“別生氣,他們罵的是馬化騰。”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說實話,無論你對馬化騰的感官如何,都不得不承認,馬化騰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面對來自輿論的龐大壓力,巧妙地分離出一個人格來幫他承擔,確實是個非常好的舒解辦法。


當然,在參考他的做法時,最好不要直接用真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強大的心理建設能力。如果你叫左手為右手,稱右手也叫右手的時候,讓你舉起右手的時候,你就會因為考慮“伸出那隻右手”而陷入混亂。


另外也不要太多,就像我們的網名一樣,輕易的改變,也難以形成一個有力量的人格。這個人格的力量不強的話,也沒有什麼作用。


最便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互聯網世界,將自己的網名統一起來,最好只用一個網名。


朋友,你的網名是什麼?


選一個不錯的,將它固定下來吧。沒準它將成為你平復內心,抵禦暴擊的堅實盾甲。


——END——


相識是緣,溝通以話;我是吳吞,感謝你的降臨!

故事:晴明:如何抵禦暴擊?從換個馬甲開始

吳吞,二手的神話學家,中國文化愛好者,擺脫不了“胖”字的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