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宋江上梁山,得益於他流放江州之時,於潯陽樓上題的一首《西江月》反詩,這首反詩,即直抒了宋江的志向,又將他期待大赦,從而洗白身份,迴歸主流身份的幻想徹底打破,從而一心一意做梁山的帶頭大哥,開始了他先打亂周邊縣府,再打敗圍剿官軍,接受招安,最終恢復忠臣身份的艱難道路。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01前言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就與梁山眾好漢有著糾纏不清的往來故事。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七人在黃泥岡智取生辰綱,哪知道得到了十萬金珠寶貝,卻失去了自由和光明的身份。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他們智取生辰綱不久,百日鼠白勝的身份即被官府緝破,順藤摸瓜,眼看著七兄弟就要被官府一個接一個逮起來。

這個時候,鄆縣裡一個經年老吏,那個黑黑胖胖叫宋江的押司救了他們一命。宋江與晁蓋有舊,看到緝拿他們的公文之後,急忙跑到東溪村通風報信,救了晁蓋一命。

晁蓋帶著劫來的金珠寶貝上了梁山,梁山上原來的大當家王倫是一個落第秀才,本身無甚本事,看到晁蓋等人,害怕賓主易位,就想把他們趕下山去。哪知道吳用一番言語,令林沖暴起,刀劈王倫,讓晁蓋做了梁山之主。

晁蓋站穩腳跟之後,為了報答宋江,派赤發鬼劉唐帶著一封感謝信,一百兩黃金前往拜謝宋江,宋江謝絕了他們的好意,僅留下一根金條和感謝信,讓劉唐回去覆命。

02一封感謝信引發的血案

宋江雖只是一押司,卻樂善好施,經常拿銀錢幫助周邊的窮人,堪稱宋朝好雷鋒,於是江湖上給宋江了一個名號叫及時雨宋江,意思是每當有難之時,就有一個黑矮胖子,穿著紅內褲(不,拿著銀子),救於人危難。可以說在那幾年,

為人不識宋押司,便稱英雄亦枉然。

閻婆惜原是東京開封府人士,隨父母流落到鄆縣,後來其父得病身亡,獨在異鄉的閻婆和女兒閻婆惜無錢葬父(夫),這個時候,宋江出現,送他們一套棺木又給了他們十兩銀子。其母感恩圖報,便將閻婆送給了宋江當作外室。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外室,指古時男子於正妻之外,在別處另安置的妾。說是妾,其實身份低於妾,妾好歹還有一個比較低的名份,能進入宅院,有一份安穩的生活,而外室,等同於現在的小三,無地位,不受法律保護。

閻婆惜原以為傍上了宋江,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哪知宋江卻是一個不十分好色之人(原著上這麼說的)。於閻婆惜處來往並不頻繁,守不住寂寞的閻婆惜勾搭上了宋江的同事,押司張文遠(三國時,曹操手下大將張遼字文遠,莫非是他的轉世?)。二人勾搭成奸,好不快活,這讓閻婆惜產生了拋開宋江,和張文遠在一起的想法。

宋江在接到劉唐送來的黃金及感謝信,隨手放在了自己的招文袋裡,正好遇到了閻婆,閻婆看宋江好久不去閻婆惜那裡,害怕丟掉了自己的錦衣玉食,便拉著宋江到自己女兒處。一番酒菜招待。而宋江臨別時,卻將招文袋丟在了閻婆惜那裡。

閻婆惜看到了招文袋裡的黃金與感謝信,覺得是擺脫宋江的好機會,於是和宋江攤牌,講條件。

閻:你把典我的賣身契還我。

宋江:可以!

閻:你將我頭上戴的,身上穿的,家裡使的,都給我!

宋江:可以!

閻:你將梁山送與你的一百兩黃金也給我。

宋江:!!!

談判失敗,貪得無厭的閻婆惜倒了宋江的押司刀下,就這樣丟了自己的性命。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其實這一段蠻有意思,有人說閻婆惜給宋江帶了原諒色的帽子,於是宋江惱羞之下,結果了她。其實未必,宋江與閻婆惜之間並沒有婚約關係,何來綠帽?可以說,閻婆惜只是宋江花錢買來的,有契約在手,不喜歡了,拋棄了便是,有朋友自遠方來,用來招待,轉送友人,也是平常事。這也是閻婆惜急於離開宋江的原因之一吧。

但古往今天,因為貪心丟掉自己性命的人,少嗎?

03 宋江的流亡路

殺了人的宋江開始流亡於江湖,宋江的名聲之大,彷彿開了掛,拳腳功夫並不厲害的宋江在危難之時,只要高呼一聲:我是宋江!即可遇難呈祥。還被一群悍匪、水賊,甚至朝廷武官納頭便拜。而他一路上,也災禍不斷,連本來有田有地有小酒的清風寨副知寨花榮都遭了殃。由公務員變成階下囚。

宋江一路上為梁山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他自己卻未必願意落草。

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1、宋江是體制中人。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押司。但他知道目前大宋如日中天,造反,並不是一個好的出路。

2、如果做賊寇,那麼他的後代子孫都將生活在陰影裡,見不得陽光,不能參加科舉,可以說子子孫孫皆是賊寇。

《倚天屠龍記》裡,在六合塔上,滅絕要周芷若許願,如果她嫁給了張無忌,男子世世為賊,女子世世為娼。

只有你生活在這個時代,你才會發現,個人身份的可怕。比如花和尚魯智深救的那個翠蓮,為什麼要給鎮關西鄭屠作妾,原因就是她出身於樂籍,身份低下,只能給人作妾。

3、古代逢皇帝登基、大婚、皇子出生之時,都會大赦天下。而宋江等的就是某一天,大赦天下,他會重新由殺人犯,變成正常人。

《三國演義.第九回》:「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總之,落草為寇,並不像武俠小說裡描寫的那麼好,從事打劫任務,要麼打劫時被人砍死;要麼有一天官兵圍剿而死。哪怕是活著,也是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沒有社保,沒有退休金。好不容易有了後代,賊寇的後代依然是賊。

所以,宋江是抗拒落草的,哪怕他樂於助人,把自己的朋友個個都變成了梁山好漢;當然,梁山上的好漢們,也盼著有一天,宋江也成為他們的同道,領導他們替天行道。

04 宋江的沖天大志與悲催現狀

宋江是有著大志向的,《水滸》第十七回便說過:

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得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

作者這個“兼”字用得妙,如果說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是他的本職工作,吃飯本事,但愛習槍棒,卻是為了什麼?他一個押司需要上陣打仗,捕盜捉賊嗎?

《宋史·職官志》所載群牧司與臨安府吏員皆有押司官,其名為官而實為吏。

宋江是一個小吏,而一個小吏想要提升,除了努力往上爬,運氣好的話,有生之年因為功勞,能升到從七品,做一個縣丞之類的在編的官員;除此之外,也只能走武職了。

比如太尉高俅,因為踢得一腳好球,取悅於還是端王的趙佶,趙佶登基之後,想給高俅一個職位,高俅無功名在身,做不了文職,只能走武官的道路。宋時文武殊途,由此可見。

而此時,有志向的宋江,只能作為一個流放的犯人,隱姓埋名,在江州的潯陽樓上喝酒,理想是遠大的,現實是悲催的,兩種現狀的矛盾,讓他如醉似狂。按書中所說,是這樣的:

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英雄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我家鄉中老父與兄弟,如何得相見?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於是乘著酒興,提筆寫道: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郟,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此詩道出了宋江的經歷及志向,他從小便攻讀經史文章(才能有限,未能高中科舉,才成為一個小吏),長大之後,也是一個有能力,有權謀的人(作為一個經年老吏,吏道純熟,黑白兩道都有朋友)。目前就像老虎臥在荒丘之下,潛伏起來,等著時機。卻不料因罪面郟上刺了字,還被流放江州。如果有一天,可以有報仇的機會,絕對要血染潯陽江口。

在宋時,臉上刺字是犯人和軍人的待遇,面上刺字,防止逃跑。宋仁宗時的名將狄將,面上就有刺字,後來官至樞密副使,宋仁宗給他一種藥水,可以去掉臉上的刺字,狄青沒有同意,說自己從一個小兵,一步步走到如此的位置,留著這個刺字,算是激勵後來人吧

此詩也表明了宋江的志向和心情,他還是幻想著有一天,可以擺脫犯人的身份,重回正常社會。但是隨著他被流放,呆在江湖,這種大赦天下可以脫罪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曾經有大赦天下,卻沒有他的份)。早晚要豁出去,上梁山,在這江州來一場腥風血雨。

宋江藉著酒力發洩一番,他舒暢了埋頭大睡,卻不料這一首詩,將他的未來更是推向極端。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最怕的是小人。尤其是那種扇陰風點陰火的小人,損人也未必利已。想必大家都在職場中遇到過吧。

黃文柄是無為軍小城裡閒住的通判,雖讀經書,卻是一個捋須拍馬阿諛諂佞之徒,其中原文中這四個用得漂亮,即擅長拍馬屁,又會打小報告,偏偏又心地褊窄,勝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專在鄉里害人,心裡只想著害人,慣行歹事。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有人曾經給黃文柄洗白,說他只是一個履行責任之人。他只是一個賦閒的通判,有什麼職責?

施耐庵的判詞,已經表述了黃文柄此人的性情。

而這個損人不利已的人,看到了宋江題在潯陽樓上的題,將此抄錄下來,交給了知府蔡九(蔡京第九子),請求立馬派兵捉拿宋江。宋江在神行太保戴宗的指點之下,裝瘋賣傻,企圖掩飾過去。

又是多事的黃文柄,卻來到屏風前,且喚本營差撥並牌頭來,問這人來時有瘋,近日卻瘋。若是來時瘋,便是真瘋。

君子作人留一線,而小人,卻真的是無所不極啊。

宋江被關於了大獄,不日問斬。無奈,神行太保戴宗找上了宋江,吳用出一計,他請聖手書生蕭讓和善刻金石印記的玉臂匠金大堅,偽造蔡京的家書,企圖瞞天過海,結果,騙過了蔡九,騙過了江州所有人,卻沒有騙過黃文柄。

黃文柄道:相公休怪小生多言,這封書被人瞞過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蘇、黃、米,蔡四家字體,誰不習得些?只是這個圖書是恩相做翰林學士時使出來,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知。如今升專太師丞相,如何肯把瀚林圖書使出來?更兼亦是父寄書與子,須不當用諱字圖書。

就是這一段話,讓人懷疑書信是偽造,在宋朝時,蘇黃米蔡四大家的字天下皆知,好多人都練習。蘇是蘇軾,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也有說指的是蔡京,因其官聲太差,被後人改為蔡襄)但是書信上用的印章是蔡京作翰林時的,在當時流傳於天下的書法字帖上都有這個印章。好多人都見過,如今蔡京已經貴為宰相,怎麼可能用以前的章?更何況,父親給兒子寫的家書,需要蓋什麼章?

一句話,宋江被判斬刑,不日問斬。於是梁山眾好漢,千里迢迢,從山東趕到江西潯陽,前來搭救。順便血洗了江州。而黃文柄本人,一家四五十口人盡數被殺死,而他本人,被李逵拿著尖刀從腿上割起,就著火炭,割一塊炙一塊,活割了黃文柄,並割開胸膛取出心肝,與眾頭領做醒酒湯。

死得悽慘,卻是自取。好一個損人不利已的人。

而李逵的殘暴,由此時已經表露。

05、宋江題反詩一案,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宋江遇險,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表面上,宋江遇險,梁山從好漢不計勞苦,千里迢迢,救了宋江。這對宋江是一大恩,但實際上呢?

1、宋江是不願意落草為寇的。原因上面已經分析,如果他要落草的話,什麼時機不好,劫清風寨後,他如果有意,早就隨著花榮等人上梁山了。何至於又回到家,被捉拿至官府判刑,然後又流放至江州?只因江州的魚好吃嗎?還是為了認識戴宗李逵等人?邏輯上不通。

2、宋江落草對誰有益?當然是梁山眾好漢。尤其是晁蓋、吳用等人。宋江在江湖上名號極響,他落草了,可以提高江山的聲勢,還可以拉動其他山寨的人加盟。比如武松、魯智深的二龍山等。

3、如果你想要對方落草,但是對方不願意,怎麼辦?陷害他,讓他在世俗社會無處容身,不得不上梁山。這一套計倆,吳用在玉麒麟盧俊義身上用過,在霹靂火秦明身上用過,在朱仝的身上用過。未必不能用在宋江身上。

4、如果宋江不從怎麼辦?要知道宋江的朋友遍天下,梁山不想去,二龍山之類的,未必沒有去處。但是吳用做得絕啊,直接劫法場,然後挾持著你上梁山!

也可能有人認為我胡扯,就看我的證據吧:

1、家書上不蓋個人章印,尤其是公章。哪怕是書法作品也只是個人私章(十全老人除外)。這個我想只要是讀書人都知道的事,為何吳用不知?為何此事蔡九沒有發現?因為因為這是一個常識,常識到沒人關注。吳用未必會犯這個常識性錯誤。

2、梁山至江州有多遠?梁山泊在山東,而江州是今江西省九江市。地圖上有多遠,那個時代沒有飛機和高鐵。如果臨時倉促出發可行嗎?

唯一的可能就是偽造的家書讓戴宗帶走,而梁山這邊已經開始準備糧草,安排出行人員。

不然,晚一天趕到,就可能要給宋江收屍了。

解讀《水滸》之,宋江上梁山,晁蓋吳用在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總之,我的結論是,宋江因題反詩入獄,本來吳用略施小計就可以助宋江脫險,但他與晁蓋為了拖不願落草的宋江上梁山,將計就將,千里迢迢,將宋江帶上了梁山。

從此,梁山的事業展開了新篇章,梁山泊進入了前宋江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