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有的粉丝,是远远地喜欢,

有的粉丝,是要拼命走到偶像面前

有的粉丝,默默地欣赏,始终心存自我

有的粉丝,付出精力情感,无法厘清现实与想像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身边人【一】

前同事女孩,是一个韩国男歌星的粉丝,刚入职时,那个歌星还在服兵役,她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无非电脑、手机的壁纸,都设置成她爱豆的照片,偶尔看着照片花痴地自言自语:好帅啊。

后来,看到女孩白皙的脚腕上纹了一组数字,知道是这个韩国歌星的生日,有点吃惊,她捋起袖子让我们看,左臂的最上面,还纹着爱豆服兵役的日期。有点不解地问她,这有什么意义?她说她爱死他了,他服兵役的那天,想到好几年看不到他的消息,她哭了好久,转天便去纹了这个,想有个念想。

义无反顾。

后来,那个韩国歌星结束兵役回归娱乐圈,她提前请好假,飞到韩国和很多类似内部的粉丝一起去迎接。她说她从见到他就开始控制不住地哭,怎么也停不下来,

她觉得她有生之年从未这样爱过一个人,包括父母。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回归之后的歌星,隔段时间便会在东南亚各地举办演唱会,无论是在韩国日本,还是新加坡泰国,也无论她放下这边工作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她都几乎场场不落。

她说,有一次她很幸运地买到了演唱会前排的票,爱豆在唱歌的间隙曾经与她对视过几秒钟,她觉得,他一定已经对她的样子隐隐约约地有了印象,这让她每天浮想联翩,幸福不已。

生活被迷恋追逐偶像这件事占得满满的,除此之外,女孩没有任何兴趣爱好

她的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看上去温良明理。女孩经常因为追星的事和他们吵架,偶尔会离家出走,恨恨地刷她父亲的信用卡,住最高档的酒店。

女孩聪明漂亮,在一群女孩中差不多也都是最亮眼的一个。她平时性格开朗幽默,很招人喜欢。交了几任男朋友,最后却都是不了了之。

女孩1990年出生,今年刚好三十岁。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身边人【二】

女孩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现在初二,各科分数均突然断崖式下跌,家长难以接受。

女孩一直乖巧听话,家里家庭幸福、生活平静,家长找不到外界刺激的原因。无数次谈心鼓励,情况依然没有半点改观。

她的妈妈是我朋友的朋友,有一次机缘,正好有机会和孩子聊聊。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女孩看上去安静老实,戴着眼镜,相貌平凡。

将近三个小时的聊天时间,开始拘谨冷淡,直到问她喜欢哪个明星,才开始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她说她喜欢某个“小鲜肉”流量明星,非常年轻,比她大不了几岁。她觉得他非常努力、正能量。

她从喜欢这个偶像开始“明白”,做明星真好,万众瞩目、名利双收,赚钱,成功。

当明星,还不用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用学习枯燥的文化知识。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吃点苦也愿意。所以,她现在的梦想是要当个偶像一样的明星

她爸妈知道她的梦想,可是,没有人当真,甚至,连反对都没有。她很愤怒地说,他们只是无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对她来说有多重要。

要怎样实现梦想?什么时候去实现?自己是否有做明星的天赋?要为这个梦想付出怎样的代价?

听到这些问题,她感觉特别疲惫。将身体缩在椅子里轻声说,她现在不想思考那么多,她的心和脑子里,都是她的偶像和自己的梦想,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至于怎么实现梦想,再说吧

女孩坐在椅子里,看上去安静老实,戴着眼镜,相貌平凡。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身边人【三】

一个亲戚的朋友,女孩,喜欢一位选秀歌手,辞了稳定的高收入工作去北京做“京漂”,生活艰苦。

前些天发朋友圈说,她已经进入偶像粉丝团的高层,见到了偶像本人。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至于工作,只见她在朋友圈发过她的家乡特产偶尔叫卖,说是帮妈妈转的,其余不详。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一篇小说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1995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怪笑小说》里,有一篇《追星阿婆》,写了一位七十岁的阿婆茂子追星的故事。

茂子偶然机会看了一场演唱会,从此迷恋上歌星健太郎,之后的日子里,她加入歌迷会,房间里贴满健太郎的海报,为在后台与偶像见面而置办衣服首饰。

她舍得用存款去看健太郎的每一场演唱会,听到他说一句“谢谢你”,便觉得,钱算什么?把钱花在健少爷身上,自己便像到了天堂一样快乐。

当她病倒时,医生发现茂子只舍得吃面包店里免费的边角余料,以至营养失调。

她终于决定要在演唱会上登台献花。于是忍着病痛精心化妆,妄图用浓妆遮掩自己七十岁的老态,却不想,步履蹒跚的她,在路上被偶像的车撞个正着。

当她看到健太郎从车上下来走向自己时,她满脸的鲜血和夸张的妆容把偶像吓哭吓尿,其实,她只是想问他:您今天表演什么呢?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东野圭吾是推理小说作家,这一篇小说篇幅不长,依然洞悉人性,却充满了星新一小说般奇妙的构思。

听家里人讲过一个亲戚家的东北老太,六十多岁,在赵本山蹿红之前,她迷恋二人传到了疯狂的地步,经常为了看二人传各个村子里跑,路远的地方就彻夜不归,家人关系经营得一塌糊涂。

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茂子与这个亲戚的样子在想像中不时重叠,她们生在不同的国度和年代,有着迥异的文化背景,一切理应截然不同。

事实上,她们却又如此相同。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一部电影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2016年,印度著名影星沙鲁克·汗拍摄了一部电影《脑残粉》,一人分饰两角。

一个超级巨星的疯狂粉丝高瑞夫,恰巧长得和偶像相似,在明星模仿秀节目中连连夺冠。

尽管从未见过偶像真人,面对自己小屋里满墙的偶像海报,高瑞夫却觉得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偶像不仅仅是明星,更是他的世界。

在巨星生日即将到来之际,高瑞夫决定要实现梦想——见偶像一面。谁知,这一去,便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见到偶像,高瑞夫不惜痛打了与偶像对立的明星,并自以为是地以此作为送给阿利安的生日礼物,可想而知,偶像非常生气并报了警,高瑞夫却觉得偶像伤害了他,自此,局势越发不可收拾,一个疯狂的报复计划就此展开。

给偶像带来无端的麻烦却并不自知。高瑞夫说: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为你去杀人。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电影的结尾,两人拳脚相向打得满脸是血,卸去明星防备的偶像气喘吁吁地这样说:

我们之间有什么分别?我也来自小村小街,我的父母和你的父母没有两样,普通的房子,普通的学校,普通的朋友。我独自一人打拼,从不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我是人,会哭会笑,也会像你一样发疯,我有家人,有责任,所以我没有时间见我所有的粉丝。

这,可能是所有明星对粉丝们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记忆中的一些新闻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刘德华粉丝杨丽娟事件,最终杨父在港跳海身亡。

成龙日本粉丝获悉成龙结婚,跳楼自杀。

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社交媒体瘫痪,无数粉丝哭泣崩溃。

朱迪福斯特粉丝为引起她的关注,刺杀里根,此事彻底改变朱迪性向。

布热金斯基的“奶嘴理论”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经预言,中国经济水平很快将超过美国,如何才能有效遏制中国呢?

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嘴理论”,意即,麻醉中国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没有精神和辨识能力的蠕虫。

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就像安抚婴儿一般,扔给他一个奶嘴。

这个理论出现之后的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第一个以演员身份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巩俐,中国正式步入了"流行偶像时代"。自此之后,在若有若无的推手影响下,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的偶像,悄然的从各种不同领域,换成了娱乐圈的天王天后。



放弃奶嘴安抚,努力自我成长。


从身边的粉丝故事到“奶嘴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