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简卓诗:心中有正气 脚下沾着土的“和事佬”

【转发】简卓诗:心中有正气 脚下沾着土的“和事佬”

【茂名政法英模】第27期

【转发】简卓诗:心中有正气 脚下沾着土的“和事佬”

简卓诗,现任化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原控申科)负责人,带领该院控申科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全省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茂名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被茂名市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三等功。


正义种子生根发芽

90年代初,考上大学的简卓诗选择的是法律专业。在上海徐家汇法院实习时观摩了一个公开庭审,当时检察官和法官一身正气的威严形象深深在她心里烙了个印。毕业后,内心对公检法工作的笃定信仰,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一名检察官。进入检察院的那天,她就决心将自己的命运同胸前的检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助理检察官的简卓诗,办理的第一件案子是一宗“强奸案”。未婚的她在办理这个案子的过程未免会有些“难堪”的地方,“所有的尴尬情绪在接触到案件证据材料时便消失了,想着一定要办好这个案子。”初次接触刑事案件的她能很好地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但由于是新手,还是让她在审查相关证据的时候吃了亏。倔强的她,在深入补充材料时变得更加“小气”,开始细抠每一个细节,她说,办理这类案件,感觉就像是一个工匠在打磨一颗颗小小的钻石,必须戴着放大镜,捏着来精心打磨。

在简卓诗深挖细查,细心梳理、核实了案件事实的客观证据和主观证据后,最终法院作出了被告人有罪的判决,还了被害人一个公道。

“在庭审中作为一名公诉人进行举证时,还是会有点脸红,但是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被告人时,我心里真的很激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简卓诗还是很有感触。

二十多年来,简卓诗历经了政工、办公室、公诉科、监所科、控申科等部门,个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不断辗转变迁,未曾改变的始终是这份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而这个原本稚嫩的小姑娘也已变成一个成熟自信的检察尖兵。


“爱折腾”善“治病”的良医

司法如良医。简卓诗觉得,“检察官办案,就跟医生似的,既医一个人也医一群人,既医人也医心。”

2015年,一宗由婚姻家庭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的信访案像电视剧一样上演得很“激烈”。信访人王某与其丈夫黄某都是重组家庭,王某控告被丈夫婚内强奸,黄某控告被王某故意伤害,双方都要求检察机关批捕对方,但由于证据不足,化州检察院对两起案件作出了不批捕的决定。妻子王某不服检察院的决定,天天到接访处大吵大闹要寻短见。善良的简卓诗见到王某时,对她的遭遇很同情,主动与王某进行沟通,耐心安抚了王某的情绪。考虑到她的隐私问题,简卓诗与她进行了单独的交谈,王某冷静后慢慢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王某的丈夫黄某时常怀疑她与别人有染,动不动就拳脚相向,也不肯与她离婚,这次案件作出不批捕决定,她担心丈夫暴力升级,这样她就更没有活路,只能与丈夫同归于尽了。了解到王某内心诉求后,简卓诗真切感受到王某对婚姻家庭的绝望和无助,她结合女性的角度从法律、亲情等方面对王某进行劝导,并指导王某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和维护自己的权益。王某平静地离开后,“多管闲事”的简卓诗又多次上门与其丈夫黄某进行约谈,详细分析了这件事的利害关系,释法说理。在前前后后持续14天的调解后,双方终于和解,同意不再相互控告,选择以诉讼离婚的方式解决这场纠纷。“我觉得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事情,用心为她提供指导意见,最后还是会信服的。”简卓诗笑笑道。

也是2015年,化州石湾的苏某因为农村土地被邻居强占还被对方打伤,经多次调解、协商失败后,强烈要求检察机关批捕对方。但经审查后,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作出了不批捕的决定。苏某知道后不服,天天到检察院吵闹。负责接访的简卓诗在了解情况后,引导苏某到了安静的办公室,递上一杯水并安抚他激动的情绪后,简卓诗耐心地倾听、记录他一一反映的问题,并积极与办案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但由于是案件本身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处理妥当。苏某夫妇多次上门无果后,开始在接访处诋毁简卓诗,并责怪检察机关敷衍行事。

在吃力不讨好还要被人诋毁的情况下,简卓诗深呼吸了一下,又满脸笑容地继续接访苏某夫妇,在他们一顿谩骂后,简卓诗又继续为他们端上开水,为他们耐心分析案件的前后缘由,并重新将诉求进行了逐一审理,最终找出了问题根源,为其解决了诉求。苏某夫妇最后还上门道歉并对简卓诗表示谢意。“被人诋毁时,心里还是很委屈的,但‘心中有正气,底气恰自来’吧,在换位思考后,还是会想了解他们的行为,还是想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真诚和倾听是做好接访工作的两个关键词,“无论他们反映哪方面的问题,说得有没道理,我都会耐心倾听,这时候,群众的怨气差不多就消了一半了。”简卓诗说。

回忆起往事来,简卓诗也是细声细语,聊起天来就跟家里人那么亲热,脸上总是笑笑。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温暖让来访的群众都能放下戒心倾诉吧。

“心里也有苦的时候,曾试过被群众误会谩骂还用脚踢门,那时真的想冲出去对抗一下,但是还是紧紧握住拳头忍了。因为心里觉得群众也是受了委屈,也是不容易的,还是尽力帮助他们才行。”简卓诗笑笑,眼睛里还是湿润了一下。


传承创新,推出“乡间检察路”

为方便偏远山区群众反映检察诉求,化州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检察官下访巡访工作制度,将办公的方式变“等群众上访”为“检察官下访”,将偏远的5个乡镇设为巡回接访点,定期到这些乡镇定点接访群众,并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2017年,化州市人民检察院在三十多年下访巡访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始创建“乡间检察路”品牌,而简卓诗团队则在创建工作中发挥起牵头人与主力军的作用。如今的“乡间检察路”已赋予了更多内涵,拓展到全院参与,结合“两度一率”宣传、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企业等活动下乡镇、进街市、进企业,为维护未成年人、妇女权益和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服务,不断扩大 “乡间检察路”品牌影响力和服务领域。

“当我第一次下乡接触群众时,群众见我是年轻的女性,大多是回避、不信任的态度。我就主动与他们聊家常,用诚意和热情去感化他们的内心,并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尽所能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就这样逐渐赢得群众的信任。”

据了解,近两年来,简卓诗带领团队走访了19个镇(区)、街道,走过的路达6000多公里,服务案件80多起,解决问题30多件;开展 “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覆盖近20多所学校和9000多名中小、幼儿园学生。


侠骨柔肠,诠释司法“温度”

任职控申科后,简卓诗深深感受到司法为民的重量。她积极转变执法理念,不断创新救助工作机制,做到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救助转变,积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别是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在深入排查因案致贫的困难妇女儿童家庭情况后,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优先、快速办理司法救助,与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多方联动,形成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相衔接。据统计,控申科为涉案困难家庭及因案致贫家庭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7件,救助金共35万元。

在平定镇某村谢某的救助案中,简卓诗排查到谢某因交通事故丧夫,其家公家婆年迈病弱、五个孩子还年幼,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情况后,控申科主动为谢某提起司法救助,为其争取到救助金1万元。时隔一年后,简卓诗对其一家进行回访,发现该家庭仍十分困难,便联合平定镇政府,帮助谢某一家申请低保并为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尽最大的努力为其一家解决实际困难。

为有效平衡疫情防控和群众诉求工作,控申科还充分利用12309检察服务热线、来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畅通,共接待来电信访58件、来信8件、网络信访6件,都做到七日内回复。

“妈妈就是我的榜样,无论大事小事,她都尽力亲力亲为,不将就、不推诿。”说到妈妈,女儿对她的崇拜溢于言表。女儿说,虽然妈妈不能时常陪伴自己身边,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总能让她感受到妈妈的爱。“我认为,工作和家庭就像左手和右手。我坚持把家庭当做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做家庭来爱。”提到家庭和工作,简卓诗缓缓说道。

“把爱融入司法,从心底里为民解忧,再硬的坚冰也能被融化。”简卓诗说:“与群众真心交朋友,更能收获来自群众的正向反馈。”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简卓诗用实际行动忠诚履行着检察官的神圣职责,用无悔的青春演绎着一名检察官的追梦路,诠释着新时代女检察官的风采。


初审:梁棚

复审:赖松万

终审:史鹏志

(声明:此文转自茂名市委政法委、好心平安茂名,在此致谢!)

【转发】简卓诗:心中有正气 脚下沾着土的“和事佬”

【转发】简卓诗:心中有正气 脚下沾着土的“和事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