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宋版“将相和”

关注我,带来更多历史知识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人们熟知(饱受背诵折磨)他的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听过他锐意革新,实施的“ 庆历新政” ,和他的抵御西夏进犯的功绩, 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段与大臣吕夷简 “ 将相和” 的美谈吧。

你不知道的宋版“将相和”

图宋范仲淹

景佑三年,范仲淹任职开封府尹,目睹掌朝政大权的吕夷简任人不分愚贤 ,有误国政,遂上 《百官图》以斥,建议仁宗“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结果触怒了吕夷简。吕夷简出身名门,伯父吕蒙正为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宰相,本人历任地方官亦有政绩。在宋真宗驾崩,刘太后临朝时吕夷简为宰相,仁宗亲政后他提出“ 正朝纲” 、“ 塞邪经”、“ 辨按壬” 等八条振兴国家的建议 , 仁宗依以为治。但这人心胸一直不够宽广。在用人上,吕夷简对反对他的人不够宽容。这些人物常常被他贬往远方任职,如孔道辅等,还有本文的范仲淹范老。

你不知道的宋版“将相和”

宋范仲淹所作之《百官升迁次序图》

范仲淹曾指着上面开列的百官晋升顺序说:“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

仁宗郭皇后素不满吕夷简,在仁宗面前挑拨他与吕夷简的关系,吕夷简曾被短期罢相,旋即复任,依然为相。老吕二次拜相后,宫中发生了件事。郭皇后是个火爆脾气,特别恨几个受仁宗宠爱的妃子——如尚美人。一次,当着仁宗的面,大骂尚美人,怒火妒火一起烧,上去就是一巴掌。仁宗英雄护美,上前拉架,这巴掌打在仁宗脖子上。这下捅了大漏子,仁宗盛怒之下,下令废除皇后,让她到道观出家。还把脖子上的指甲印给吕夷简看。这吕夷简本来知道郭皇后不待见自己,心胸不够宽就表现出来,支持仁宗把郭皇后废掉。

传统儒臣站了出来,坚决反对:皇帝皇后对臣子来说就是父母,哪有父母吵架,儿女支持他们离婚的?以范仲淹、孔道辅等为代表,和宋仁宗、吕夷简怼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要致君尧舜的理想主义者,全身心是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吕夷简功利的多,私而后公。不久,他借范仲淹反对建都开封等事冒犯仁宗的机会,告其越职 , “ 离间君宦,引用朋党”。范仲淹被贬出京城,支持者欧阳修亦遭受牵连遭贬。报复了范仲淹和废后郭氏,也成为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君子党”眼中的敌人。欧阳修批评吕夷简 “二十年间坏了天下。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

吕夷简由于越发专断, 时人批评他 “ 默忠言, 废直道” ,终被喜怒无常的宋仁宗罢了相。他赋闲家中,开始反省了自己有愧于范仲淹的往事。但他混在官场中,个人观点更有可能在乎名声,欧阳修在范老以“ 离间君宦,引用朋党”被贬后,写出名篇《朋党论》表达对范的支持,也引导了士林的舆论。同时,吕夷简对真正有才干的官员还是能够重用的。常常一面薄惩示威,一面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故《宋史》称他:“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

你不知道的宋版“将相和”

北宋名相吕夷简

康定元年,范任知永康军,吕亦再度入相位。这时吕夷简诚恳地向仁宗推荐范仲淹 。于是仁宗任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 、陕西经略使。范仲淹为吕夷简的知过即改 、明达事理所感动 , 对吕致谢说: “ 向以公事怜犯相公,不意相公乃尔奖拔。”吕夷简亦谦恭作答: “夷简岂敢以旧事为念邪里”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八 )二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好,仁宗十分高兴,朝野上下亦称赞他们二人坦荡磊落的胸怀。他任用范仲淹用兵西夏,二人勠力同心,同时派名臣出使辽邦,与两国达成和议,实现了和平,保护了当时北宋国内安定的社会环境。

庆历三年,范仲淹以参知政事身份参与业主持了“庆历新政” ,由于触犯了新老权贵的利 益,引起了他们的抵制反对,仁宗也猜忌、动摇,新政一年就失败了。此时西夏肆意进犯,仲淹上书请战,被准赴陕西出守。吕夷简也在这时致仕(退休)居郑,他愤恨奸按之人破坏新政,钦佩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 也忧虑仲淹的处境艰险。但范仲淹毅然前往边关,防御了西夏的进扰, 没有辜负老友的热望 ,也赢得了当地军民的赞扬: “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皆破胆。”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名臣传》)

是年十一月,吕夷简去世,范在战事紧张中抽空撰写《祭吕相公文》,寄托哀思。后来欧阳修为范仲淹作《资政殿学士产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业序 )上记有范吕 “ 二公欢然相约, 戳力平贼” 等事, 可是范之次子纯仁(宋哲宗时为垂相 )反对,说 “吾翁末尝与吕公平也” , 业要求欧阳修修改原文。修不肯更一字,认为“此吾所目击”。后来纯仁自行删去二十余字。欧阳修坚持说, 此处“非吾文也”。(《避暑录话》 ) 此足见范吕构怨又言好,实有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