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A股將在全球資本市場中走出獨立行情

週三,滬深兩市出現反彈的走勢,主要得益於白馬股的反彈帶動整個市場的回升,結束連續兩日的調整。美股方面上週五美股大跌,而本週兩個交易日美股出現連續反彈。投資者關注的主要是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變動。其中十年期國家收益率接近2017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表達了投資者對於未來美國經濟的擔憂。

上週五美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4453%,低於三個月期國債收益率,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益率倒掛,令市場感到擔憂。傳統上國債收益率倒掛被視為經濟衰退的信號。近期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整體較差,3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從2月份的131.4降至124.1,為一年來的第二低。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前景不樂觀。

事實上,從2018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增速已經大幅放緩,持續多年的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依靠債務融資的財政政策並沒有對經濟增長起到應有的刺激效果。而特朗普大幅減稅降費的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邊際遞減。 其作用已經反映在去年的利潤增長上,對於今年美國經濟的增長的刺激效果在減少。

同時很多投資者還在擔心英國脫歐的進展。週一晚間英國議會下議院以329票對302票通過一項修正案,從而允許議員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發揮主導權。下一步可能會面臨第二次公投,使英國可能留在歐盟的關稅同盟,甚至取消脫歐。這更加增加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對於英國經濟乃至歐洲經濟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今年1月2日,我提出“2019年十大預言”,明確指出,今年將會出現美股向下A股向上的走勢。美股經過十年的上漲之後,已經顯示出疲態,見頂回落的可能性在增加。而從經濟增速來看,美國經濟增速出現一定的疲軟,預計今年美股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A股市場方面經過三年的大幅下跌之後,整體的估值處於歷史大底的位置。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的刺激經濟的政策將逐步落地實施,這有利於提振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的信心。從全球來看,資本從美股流出進入到新興市場,特別是A股市場是大勢所趨。背後是全球資金配置的再平衡。

長期以來外資對於A股市場的配置比例偏低,一方面是由於A股市場的開放程度不夠,資金流進流出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外資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信心不足。現在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外資流入到A股的通道已經完全打通。並且中國經濟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1/3,不配置A股極有可能無法跟上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

A股在近兩年先後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很多外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就是這幾個國際指數。隨著這些指數把A股的納入因子不斷的提升,例如今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5%提到20%,這必然會導致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相應提升。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的股指中A股的漲幅居前。截止到3月25日,上證A股指數累計上漲24.8%,而同期MSCI全球發達市場指數漲幅為10.8%,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漲幅8.5%。在去年市場下跌過程中,外資大量流入到A股進行低位搶籌,而近期大盤迅速回到3000點之上,提前實現我在2019年1月2日提出來的A股重回3000點之上的小目標。一些外資短期之內鎖定收益兌現浮盈的需求增加,出現近幾日外資流出A股的現象。但這只是短期現象,預計未來外資依然是A股市場長期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且外資對於A股的配置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加。

目前外資整體持股比例仍然較低,外資在A股的總市值中的佔比僅為3%左右,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到5%甚至10%。現在仍然是A股對外開放的初期,外資的持股比例還有望進一步增加。根據2012年的規定,A股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從20%提升到30%。近期外資對大族激光和美的的持股比例接近30%的上限。這兩個個股被外資買爆,這說明外資在搶籌中國的優質股票的股權。

年初我提出A股市場會迎來“黃金十年”,而優質股票的股權成為最有配置價值的資產。外資已經用實際行動在證明這一點,給我們國內投資者也提供很大的啟示。當前我國很多行業都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各行業龍頭股的優質股權將會獲得越來越多資金的配置,從而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市場在3000點之上出現多空分歧,震盪加大實屬正常,而美股的波動也對於A股短期的走勢形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做投資要著眼於中長期,而不要過度關注短期的波動。只要市場走牛的大邏輯沒有改變,資金轉移的方向沒有改變,對於後市都要有信心。A股市場有可能很快會開啟第二輪上漲。真正的好的公司將穿越經濟和股市的波動週期,走出獨立的行情。建議大家在當前時機抓住機會來配置一些優質的股權。對於右側建倉者來說,這一輪的調整可能是最好的一個入場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