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茂旗2019年度“身邊好人”候選人公示

按照全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安排,經過群眾推薦、單位確認、徵求意見、核實事蹟等程序,擬表彰劉志全等10人為達茂旗2019年度“身邊好人”,現予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如對以下10人有異議,可在公示期間向旗文明辦反映。公示時間:2020年4月7日至4月13日,公示期為五個工作日。公示電話:8425110、8319369。聯繫人:郝茂生、李虎英。推薦名單如下:

一、助人為樂類(4名)

1.劉志全(烏克鎮東山畔村農民)

2.烏日勒瑪(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居民)

3.圖木郎圖(查干哈達蘇木那仁寶力格嘎查)

4.劉金枝(百靈廟鎮個體戶、志願者)

二、誠實守信類(1名)

姚素琴(城鎮管理執法大隊環衛轉運站工人)

三、孝老愛親類(3名)

1.寶 都(查干哈達蘇木哈達哈少嘎查牧民)

2.烏恩其(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信貸員)

3.王紅霞(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牧民小區居民)

四、敬業奉獻類(2名)

1.冀 東(人社局派駐烏克忽洞鄉碾草灣村駐村扶貧幹部)

2.單林朝魯(希拉穆仁鎮哈拉烏素嘎查牧民)

達茂旗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4月7日

2019年全旗“身邊好人”

候選人

劉志全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劉志全,男,漢族,1963年11月出生,烏克忽洞鎮東山畔行政村仡佬掖村農民,達茂旗雲祥專業合作社的董事長。

劉志全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年輕時投身農業種植生產,後來,他從事絨毛、皮張、鐵精粉生產和農副產品收購。1998年,他與五戶農民合作進行種植養殖,2012年3月成立了達茂旗雲祥種養專業合作社。他積極探索種、養、加工經濟模式,從種子選種到種子經營配送,從田間施肥選料到優質肥料供給,從產品收購到加工銷售,對農民生產的每個環節實行一條龍配套服務。2013年,他被達茂旗個私協會聘請為理事,並榮獲了2013年度“包頭市百家誠信聯盟示範單位”榮譽稱號。他經常為經濟困難的農民賒銷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他通過與農民簽訂訂單合同,向農民承諾:到年底市場價高於合同價時,就按市場價算;市場價低於合同價時,就按合同價算,幫助帶動周邊農民勤勞致富。2011年,他指導農民種植葵花,讓農民增產增收。2018年,他根據市場行情,又開始指導農民種植紅雲豆、高粱等農作物,親自進村入戶講解種植知識,幫助農民解除後顧之憂。他還有一顆善心,每當村裡的老鄉生病或有困難了,他總是登門送錢送物。村裡組織文體活動,他都積極參與並主動購置設備,提供食宿。2012年底,在達茂旗工商局的組織下,他主動出資1.2萬元購置了米、面、油,對全旗28戶老黨員、特困戶進行了慰問,奉獻了自己的愛心。2013年六一前夕,他又用實際行動,反哺母校、捐資助學,向烏克忽洞小學捐助5000元用於購置打印設備。2018年他為村裡舉辦“迎新春盡孝心”活動捐款2000元,2019年為村裡的文體活動捐出2000元,2020年為疫情防控捐出500元。2019年8月,他看到所居住的百靈廟鎮貝勒小區衛生髒亂差,沒有環衛工人,車輛亂停亂放,他主動承擔起責任,當起小區裡的“熱心人”,挨家挨戶上門收取衛生費,有3戶老人繳納不了衛生費,他為他們繳納了240元衛生費,他拿出200元僱用裝載機清理了小區垃圾,還拿出1190元為小區規劃了停車位,他的善心義舉感動了村民和居民群眾。

烏日樂瑪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烏日樂瑪,女,蒙古族,1957年4月出生,巴音敖包蘇木達布希拉圖嘎查牧民,現居住在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牧民小區,牧民老年志願者。

2007年,烏日樂瑪響應禁牧政策,主動放棄草場,帶頭禁牧,舉家搬遷到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牧民小區居住。2014年,老公因病去世,社區幹部經常來她家噓寒問暖,陪她聊天,幫她度過了最難受的日子。為了感恩,回報社會,2016年,她主動加入社區志願服務隊伍,為牧民小區和廉租房小區內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進行志願服務。她從自己每年的四千元禁牧補貼中拿出一些錢購買了剃鬚刀、理髮用具,定期為這些需要幫助的牧民洗衣、理髮和做飯,陪他們聊天,使他們不覺得孤獨無助,讓他們感受到了人情和社會的溫暖。她的幫扶得到了居民的認可,70多歲的居民烏雲畢力格行動不便,還需要照顧90歲高齡的父親,她主動把家裡的鑰匙交給了烏日樂瑪,烏日樂瑪也主動上門為他進行志願服務。每月29日,烏日樂瑪都要和社區志願者一起去紅格塔拉敬老院,為那裡的老人們洗頭剃鬚理髮聊天,把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她還經常參加社區舉辦的清理城鎮“牛皮鮮”活動,為創建和諧小區和文明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木郎圖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圖木郎圖,男,蒙古族,1978年11月出生,小學文化,查干哈達蘇木那仁寶力格嘎查牧民。

圖木郎圖擁有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心腸”,鄰居有事他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熱心幫忙。他主動參加公益活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不畏難以通行的道路與嚴寒,自2月21日以來,獨自騎馬每天為那仁寶力格嘎查的疫情防控點的值班人員送來熱氣騰騰的飯菜,他還參與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協助檢查點值守關卡,守護自己的家園,保障牧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劉金枝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劉金枝,女,漢族,1974年5月出生,中專文化,百靈廟鎮水塔街社區白雲路巴音草原度假公寓個體戶。曾榮獲過全旗“優秀志願者”“優秀消防宣傳志願者”和“最美志願者家庭”等榮譽。

自2017年加入志願服務隊以來,她先後參加了300多場志願服務活動。2018年,她在愛心助學志願服務活動中,為百二中張宇同學捐款捐物。星期六日,她把幫扶孩子接回家裡吃飯聊天,安慰疏導。她經常帶領隊友們走上街頭,疏導校門口車流,護送孩子們過馬路。2019年,她參加了“敬老愛老公益理髮五年計劃”志願服務活動,幫助滯銷農戶銷售農產品、幫助受火災家庭清理現場和捐款捐物,讓受災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從1月28日至4月3日,先後為八個小區進行志願服務共計66天,服務時長達233個小時。她白天在小區門口執勤,排查出入車輛和行人、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晚上還要統計一天的志願服務情況。她義務為白雲路一號點執勤的志願者免費贈送飲用純淨水。在三八婦女節,她為執勤點的工作人員送出了64份肉餄子和親手自做的奶茶、小菜,為一線執勤的婦女們帶來了溫暖。

姚素琴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姚素琴,女,漢族,1961年10月出生,城管大隊環衛轉運站工人。

每天清晨,姚素琴總會早早來到垃圾轉運站,開始他一天的垃圾處理工作。他工作認真,一絲不苟,說到做到。2019年8月的一天早晨八時許,一位開著白色轎車的劉女士匆匆來到垃圾轉運站,訴說自己在家裡打掃衛生時,將一個奶粉罐子扔了,事後才想起來,那裡面放著自己的一條金項鍊、一張銀行卡和一張身份證。她將垃圾袋扔到了垃圾車上,聽說垃圾車要來轉運站處理,於是就來這裡找找,看是否能找見那個奶粉罐子。那位劉女士一副著急的樣子,說自己還要馬上去上班,不然就遲到了。看到這裡,姚素琴讓她不要著急,一會兒垃圾車來了我幫你找找,你把電話留下,找見我給你打電話,你著急上班就先去吧。當時,每天上午轉運站要有8輛垃圾車來處理垃圾,平時都是直接倒在轉運箱裡面,現在要找東西就只能倒在轉運箱外面,然後用鉤子將垃圾一點一點鉤開才能找見需要找的東西,從九點多第一輛轉運車進站,姚素琴就開始用鉤子一點一點地將垃圾刨開找那個奶粉罐子,炎熱的天氣讓她的汗從鬢角流了下來。找到第6輛車時,時間已11點了,她終於在這輛車上找見了那個奶粉罐子,她將奶粉罐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看見了裡面的東西和劉女士說的一致,便給劉女士打了電話,中午十二點劉女士來取東西,並拿出200元錢作為酬謝,被她拒絕了。

寶都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寶都,男,蒙古族,1952年8月出生,小學文化,查干哈達蘇木哈達哈少嘎查牧民。

寶都是獨生子。69年來,他一直與父母相依為命,共同生活在一起。父親去世後,他更是主動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2014年,為了更好地照看母親,方便就醫,他將母親接到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牧民小區,讓老人住上了樓房,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母親後來患有多種疾病,神志不清,他更向對待孩子一樣照料著自己的母親。他經常為母親做可口的飯菜,喂水餵飯,直到2020年3月母親去世。他成為周邊牧民群眾孝老愛親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

烏恩其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烏恩其,男,蒙古族,1984年9月出生,大學文化,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一名信貸員。

2014年9月14日,烏恩其的母親娜拉突然暈倒,被達茂旗蒙醫醫院診斷為腦出血。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和康復訓練,病情有了好轉。不幸的是,2015年2月20日(正月初二)老人再次暈倒,當天轉院到包頭一附院被診斷為二次腦出血,實施了引流手術,但因出血面積大,老人一直昏迷不醒,只能靠著胃管進食,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俗稱“植物人”。於是,烏恩其主動承擔起照顧母親的全部責任。為了避免老人因長期臥床發生褥瘡,產生皮膚損傷,他每隔兩小時要給母親翻一次身,每天為母親擦洗身體,並在腋窩處抹上爽身粉,為母親做按摩,一日三餐外還會喂一些酸奶、水果,以確保營養均衡。因老人常年靠胃管進食,護理時需要對口腔和鼻孔進行細緻的清潔和護理,時常觀察胃管有無堵塞或脫出。他的母親還需常年插尿管,烏恩其慢慢學會了插尿管、消毒尿管等護理方法。為了讓母親呼吸新鮮空氣,他天天用輪椅推出老人曬太陽。他用自己的孝心,換來了鄰居們的一片喝彩。

王紅霞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王紅霞,女,漢族,1976年3月出生,達爾汗蘇木哈沙圖嘎查牧民,現居住在百靈廟鎮朵蘭戈爾社區牧民小區。

她家是一個五口之家,有年邁病重的婆婆公公,丈夫下崗多年,夫妻倆依靠勤勞經營著一個小賣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2019年11月,她的公公南宇鐸突發心臟疾病,緊急前往包鋼醫院接收治療,在治療的這段時間,王春霞每天奔走在路上,給孩子做飯後還要去醫院送飯,夜間要和老公輪流在病房陪護,通宵達旦地守護在公公的病床前,無微不至的照料著老人,沒有半句怨言。她的婆婆患有抑鬱症已八年,偶爾還會鬧脾氣,會任性的像個小孩子,這八年間,王紅霞始終照顧著婆婆的情緒,每次婆婆鬧脾氣,她都耐心的順從婆婆。由於她的悉心照料,婆婆的病情如今穩定下來了。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她和丈夫在自家小區租了一間一樓的房子給兩位老人居住,她除了扛下買菜、洗衣、做飯等家務活外,還經常陪老人看電視、聊天兒,她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孝敬公婆的“好媳婦”。

冀東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冀東,男,漢族,1976年9月出生,黨員,達茂旗人社局派駐烏克忽洞鎮碾草灣村扶貧幹部。

2018年7月1日,冀東從人社局被下派到烏克忽洞鎮碾草灣村,當上了駐村扶貧幹部,他對10個自然村中的43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入戶走訪,摸排每家每戶的情況。7月19日凌晨四時許,一場罕見的暴雨讓住在危房裡的村民面臨危險,很多農戶家中進水,個別土房戶棚頂坍塌,他連續工作16個小時,將所有住在土坯房裡的村民轉移到了村委會,遇到年邁的老人,他就逐個將他們背了出來。他開車護送貧困老人劉牡丹到城裡看病,村民們讚不絕口。他積極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養殖業,為21戶貧困戶發放雞仔400餘隻,他認準村裡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比較切合實際,經多方奔走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50KW光伏發電站,不僅解決了村委會供電取暖問題,每年還能為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他充分利用110畝集體土地進行旱改水,發展村集體經濟和特色種植業,解決了貧困戶和部分農戶的就業問題。2019年4月,他利用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43戶貧困戶代養仔豬318口,使集體經濟收益達3萬多元,每戶貧困戶增加收入2000元,全村集體經濟也達到了10萬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多元。在疫情防控面前,他利用村裡的大喇叭和流動宣傳車宣傳防控知識,引導群眾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主動衝向疫情防控第一線,為戰勝疫情做出了貢獻。

單林朝魯

达茂旗2019年度“身边好人”候选人公示

單林朝魯,男,蒙古族,1952年3月出生,黨員,初中文化,希拉穆仁鎮哈拉烏素嘎查牧民。

他生下來就一支臂先天殘缺,由他的老舅舅撫養長大。初中畢業後,他在當時的哈拉烏素生產隊裡當了7年民辦教師。學校撤銷後,他又當了生產隊的統計兼記工員。1991至2001年他被選為希拉穆仁鄉人大代表。他帶頭學習宣傳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平時最愛看的就是新聞聯播頻道,牧民們有事都願意找他請教,他也總是熱心地給予引導。乘馬公司成立後,他積極幫助協調做牧民的思想工作,既維護牧民的合法利益,又為規範草原旅遊業建言獻策。新冠肺炎發生後,他主動請纓值守在希拉穆仁鎮哈拉烏素嘎查,從正月初六至今,沒有請過一次假。他的愛人在2012年得了腦梗昏迷不醒,他陪伴住院兩個月做理療,在他不離不棄的悉心照料下,現在他的愛人可以慢慢地走路了,大小便也能自理了。

美編:李 萌

合成:李 萌

一審:李 萌

二審:張睿欣

終審:黃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