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对普洱茶历史稍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清代以来,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翻阅普洱茶历史资料,不难发现关于普洱茶的记载几乎都是普洱茶产自六大茶山。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1660年,清顺治平定云南时曾提到:“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

1799年《滇海虞衡志》一书中,出现了普洱茶产于六大茶山最早的文献:“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产而资利赖者也,周八百里,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

古六大茶山为:莽枝、倚邦、蛮砖、革登、曼撒(易武)、攸乐,其位置均在今西双版纳州境内。由于他们全部处于西双版纳澜沧江北,亦称为江内六大茶山。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01

莽枝茶山

莽枝古茶山,相传诸葛亮曾经到此地埋下铜莽而得名。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山,东北接革登,西与攸乐古茶山隔江相望,海拔多在1100~1450之间。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清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在古六大茶山中,莽枝似乎并不突出,但是它在普洱茶的历史长卷中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清康熙年间,便有商人到莽枝茶山贩茶,曾繁极一时,后因战乱,山林毁坏严重。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莽枝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园1000多亩,收集和交易的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秧林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

莽枝山还有许多成林成片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等老村寨,有的古茶树已长到十多米高。

02

倚邦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即茶井之意。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也就是勐腊县的最北部,东临易武古茶山,南接蛮砖古茶山,西连革登古茶山。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倚邦山明代初期就已茶园成片,从明乾隆四年到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鼎盛时期,纳贡上百担普洱茶都以倚邦茶为主。

可惜的是,1972年的一场战乱,一场大火烧掉了倚邦多年的繁华,至民国时,倚邦街竟只余下130左右户人家,人口不足千人。不过近年来普洱茶的再度崛起,让茶马重镇——倚邦,再度受到瞩目。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倚邦猫耳朵)

倚邦茶树是以中小叶种为主,而小叶种中的精品“猫耳朵”,产量极其稀少,有的古茶园甚至找不到一棵,一个人一天下来采摘的鲜叶不够制成一公斤干茶。

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树茶都极为优质,以倚邦、曼松、老街、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弥补八寨为核心产区。其中,清明时期的贡茶就出自曼松,即使是如今,曼松在普洱茶界依旧拥有极高的地位。


江内“古六大茶山”历史及名茶划分(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