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半岛记者 齐娟

  警车开道,鲜花相送,依依惜别。早上6点左右,青岛市第四批、青大附院第二批10名援鄂英雄从德州市夏津县温泉酒店度假村结束14天的隔离,上午11点半左右,成功到达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医院领导以及同事、家属热情迎接,欢迎援鄂英雄的回归。2月2日,按照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要求,青大附院选派赵京明周维桂、林辉、杜忠军、张丙良、尚全伟、董海成、郑红建、李宁、秦晓平等10位医护人员组成“兄弟连”奔赴湖北,抗击疫情。到达武汉后,10人就立马投身一线,进驻隔离病房,前线奋战58天,共参与收治96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上午11点半,10名援鄂英雄成功回到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医院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青大附院党委书记王新生、院长董蒨等院领导出席,仪式由院长董蒨主持。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孙敬友、工会主席邢迎春,援鄂队员及部分家属,医院党政领导、科主任代表、护士长代表、青年博士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欢迎仪式。

  青大附院党委书记王新生在致辞中,代表医院8千余名医护员工欢迎10位英雄凯旋。他说,医院这支10人的队伍,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在抗疫一线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对10名医疗队员的平安回家,十分欣慰;对医疗队为青岛大学带来的荣誉,对医疗队树立的榜样力量,表示感谢。

  赵京明对在援鄂期间的工作作了简要汇报。10名队员在武汉的52个抗疫日子里,充分发扬了青大附院人敢打必胜的精神,受到了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和山东省医疗队的表彰。

  青大附院10人医疗队等组成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管理50张床位,17个病房。从入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病区以来,坚守58个日日夜夜,医疗队共收治96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77人,危重症19人,治愈81人,转出12人,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前线奋战58天,终把队员平安带回

  “我们在前线参与救治了96名重症、危重症的患者,每个队员三次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我把他们成功安全带回来了,也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10人的队伍当中,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副主任赵京明是队长。身为呼吸科的专家,他不仅要在病房内治病救人,给每个患者提出治疗专门治疗方案,还要时刻关心其他队员的防护情况,将队员安全带回家。不在隔离病房时,赵京明和青大附院其他援鄂医疗队员一起撰写了多篇学术文章,为以后回到医院开展正常工作做准备。

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在前线援鄂期间,赵京明最挂念的就是自己11岁的儿子。“学习能不能跟上?”,“身体情况怎么样?”了解赵京明的情况后,医院和学校都对赵京明的家人进行了照顾。“医院的领导到家里看望了我的家人,送来了一些物资,学校的老师不仅给孩子格外的照顾,还时不时通过微信了解我在前方的情况,我非常感谢,他们为我们这些支援前线的人解决了后顾之忧。”赵京明告诉记者。

  在前线时,赵京明同时也承担着青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因为疫情防控原因,目前各大院校不能进行集中课堂教学,响应青岛大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又因为身在武汉救援,不想耽误学生学习的赵京明便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的学生上网课。为了能够给学生上好网课,赵京明在青岛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科教科和内科学教研室的协助下,进行线上教学平台的培训、调试,提前多次演练、模拟,并提前与学生、其他授课老师进行交流,交流线上教学心得,确保当日授课万无一失。“停课不停教”,赵京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拼搏在“两个战场”,如今,他也凯旋,交上满意个人答卷。

与丈夫分别72天,头天准备好了丰盛大餐

  周维桂是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的主治医师,也是隔离病房中的一线医生,进驻病房开始,他用专业和责任践行了一位医者的担当。知道丈夫即将回来时,妻子孙晓璐早早就来到了医院进行迎接。“见面之后,什么也不想说,就想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感恩感谢他平安回来。”孙晓璐说。在丈夫援鄂的那些天里, 孙晓璐心中一直担心,但是为了不打扰周维桂在前线救人,孙晓璐就尽量不主动打电话,等着周维桂回复。“回复一下我心中的石头就落地一下,那至少代表他是安全的。”孙晓璐说。

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青大附院援鄂队员林辉一家四口团聚

  “知道他在武汉那里的时候,很多饭菜都吃不惯,所以就头天给他准备好了手擀面、火烧,还准备了其他好几样菜,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迎接他。”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ICU护士长林辉的妻子郑文箐也是早早来到医院,带着6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前来迎接丈夫的到来。援鄂的时候,因为既要带孩子,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郑文箐根本没有时间来医院把林辉送到前线。为了弥补心中的这个遗憾,这一次,即使再难均衡自己的时间,她也是要带着孩子来到现场,弥补心中的这个遗憾。“我还是很激动的,他 终于完成任务回来,没有辜负医院的嘱托,老人现在都在老家,知道他平安回到青岛,也都很高兴,未来希望他能正常回到工作岗位上。”

4岁男孩与爸爸相聚,激动狂献N个吻

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张丙良紧紧抱起4岁儿子,热泪盈眶

  张丙良是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名队员,来自青大附院肝脏外科,出征武汉后,他就投身到了防治一线的救治工作中。在离开青岛时,妻子李春艳二胎已经怀孕近6个月,分别70多天,如今,李春艳肚子中的宝宝已经8个多月。对于丈夫安全到青岛,李春艳很是激动和期待,4岁的儿子许久没见到爸爸,冲到张丙良身边,“疯狂”献出N个吻。“太想爸爸了,爸爸回来了,真好。”对于返回青岛,张丙良也格外激动。在隔离病房的日子让他记忆犹新:雾里看花般的防护眼罩,让人透不过气的3M口罩,看起来臃肿的防护服,张丙良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最后。

  病区里50张床,满床,病重42人、病危8人,起初接触这么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张丙良心里难免忐忑紧张。病区里,住的多是老年病人,大多不会讲普通话,一口地道的武汉方言,直接给了张丙良这些“外地人”一个下马威。语言不通,张丙良就用肢体语言与患者沟通,他与患者之间默契十足,护理地更加精细到位。对于以后的日子,张丙良表示除了与自己的家人团聚,还很期待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4岁宝宝向爸爸“献出”N个幸福吻,青大附院10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团聚

青大附院援鄂队员董海成抱起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