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4月14日《沧州日报》刊发: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全文刊发如下:

乡村校园好【伉俪】

初春的清晨,薄雾笼罩的操场,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还未开学的校园,褪去了冬日的灰色,一抹绿点亮了偌大的广场。“嘎吱、嘎吱……”一个瘦瘦的身影忙碌在学校甬路的尽头,最后一棵国槐马上被修剪完。他不是园丁,而是一位在乡村讲台上工作了32年的老教师。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他叫韩智辉,与妻子刘玉香在盐山县韩集中学相守了30年,也付出了30年。他们就是辛勤的园丁,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

当了28年的班主任

“老韩,这么多年了,跟着你怎么没觉得苦呢?”满足的笑容时刻挂在刘玉香的脸上。31年前,同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两个人,在韩集中学的讲台上喜结连理。学校不远处的一间民宅,便是他们的家,一间屋子,一住就是20多年。

韩老师是一名政治老师,带了28年的毕业班,尤其注重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他最大的欣慰就是让农村的孩子们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作为韩集中学的骨干老师,韩老师身兼多职,在孩子们眼中,没有他不操心的事。多媒体设备最初走进乡村课堂时,一开始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韩老师就是个问题处理员。一个倾盆大雨的下午,一位老师课堂上多媒体打不开了,给住在附近正在休班的韩老师打了电话。大雨如注,乡村的土路上泥泞不堪,韩老师穿上雨衣就往学校跑。看着满身泥水的他,学生们都感动不已。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的鼓励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一生。有个学生,成绩不是很突出,胳膊有些残疾,特别自卑。韩老师一边给他做心理疏导,一边引导他参与更多活动,增强信心。有一年体操比赛,这个学生的胳膊动作不到位,可能会影响班级成绩,但韩老师依然鼓励他参加,同时告诉同学们团结比成绩更重要。正是老师的正确引导,那一届毕业班的学生成绩优异,这个孩子也有了一个好的未来。

孩子生到了学校

“听说您上课从来不看课本。”面对记者的话语,韩老师和妻子刘玉香笑了起来。英语学科,就是背诵记忆。“自己都记不住,怎么要求孩子们背过。”刘老师说,走上讲台32年了,就好像那个三尺讲台有魔力,上去就会精神抖擞。

前些年,乡村的晚上老是停电,点上蜡烛,在星星之火中,大家一起学习。没有蜡烛,就在黑黑的教室里,借着月光,带着学生们背诵课文。

“听说您的儿子是在学校出生的?”一听这,刘老师更是笑得灿烂,对她来说,这些过往都是幸福的日子。怀孕期间,她一直没离开讲台,孩子出生的前夕还在给学生们上课,直到羊水破了,才回到自己的那间小屋子,请了接生医生。因为生孩子那年,带的是毕业班,3个月后,刘老师就把孩子独自扔在了家里,坚持上课。

辛勤的付出换来真挚的情感。对于这两位老师夫妇,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老师的家也时常是他们学习玩耍的家园,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与同学的感情,是两位老师最引以为傲的事。

不耽误一节课

“朴实踏实,从来不争名利。夫妻俩这个年纪都应该是二线了,职称也够了,但是每天还是早晚自习,带初三的学生,从来没耽误过课。”韩集中学校长高文昌感动地说,他们的敬业精神也带动了整个学校老师。“只要是教学上的事,刘老师和韩老师都倾尽所能,为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指导,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赵老师如是说。

作为一名乡村老教师,韩老师不单是教书育人的引路人,还是修剪花木的园丁。几十年来,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爱护孩子,也爱护花草。每年修剪树木,锄草清洁,都是韩老师带领着老师学生们一起干,寓教于劳。

采访结束时,阳光正好,春暖花开。30年,他们携手并肩,在乡村校园的舞台上奏响了美妙的“圆舞曲”。

(记者:齐斐斐 刘国政)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沧州日报:盐山乡村校园好【伉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