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者》興趣的巨大力量!360創始人周鴻禕,從小就為計算機狂

曾經我從《騰訊傳》和《AI人工智能》兩本書裡看到周鴻禕的故事,才知道他是360的創始人,之前我從沒聽說過此人。

書裡他似乎是一位直率、有趣又強硬的企業家,最近恰好發現了他的自傳《顛覆者》,豆瓣打分8.1分,於是我有些好奇的打開了這本書。

01

看看書名,讓人不由感慨是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自認為自己改變了世界,氣勢很大啊!像《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喬布斯傳》裡的經典語錄“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呢,還是想改變世界?”

然而每每讀完,又覺得他們名符其實的影響了世界。身處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這些天之驕子又恰恰趕上了這波浪潮,而互聯網領域對世界的影響力又是最快最明顯的。

何為顛覆者,在他的另一本書《我的互聯網方法論》裡多處闡述,意指顛覆式創新,精髓就是屌絲逆襲,剛開始時走的商業模式不被主流市場的領先者看好,最後又往往奇蹟般的擊敗行業老大。

顛覆者必定打破原有行業的平衡,把老舊的大公司從行業中擠出局,因此也必然引起公憤。當我翻開知乎,果然看到大量的對360的意見,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想看完這本書,或許大家會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他對計算機學習的那股勁,還有創業中屢戰屢敗的經驗教訓,以及商戰中的殘酷和爾虞我詐,劇情狗血程度絕不亞於任何商戰題材的電視劇。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解答了我關於國外科技巨頭,為什麼來中國發展總是屢戰屢敗,被一些創業小公司擠出局。比如雅虎、谷歌、微軟、Uber、eBay、Facebook等等。

因此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顛覆者》,內容非常的接地氣,讀完它必讓你有所收穫。

下面我從周鴻禕的童年說起吧!

02

周鴻禕出生於1970年的河南鄭州,從小調皮好動,經常捅婁子,給父母招惹了很多麻煩,也是讓老師又愛又恨的學生。

他成績很好,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小學跳過級,但是在課堂表現上又是學渣風格,每節課只能集中精力聽二十分鐘,其他時間就神遊了。

《顛覆者》興趣的巨大力量!360創始人周鴻禕,從小就為計算機狂

小學時,學校的功課只花去他三分之一的精力,因此他有時間海量閱讀,無意中練就了速讀的功底。這讓他在後來成為理工男時,避免了缺乏基本的人文素養,而人文素養往往又是很多理工男的軟肋。

小學畢業後,他考入了重點初中鄭州八中,仍然調皮搗亂愛挑事,常常惹怒老師,甚至招惹上警察。

初中階段,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有兩件。一件是依然沉浸於海量的閱讀之中,另一件是接觸到計算機。

他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摺騰各種無線電設備,甚至自己買來各種電阻、電容組裝音響。中學時小周鴻禕受父親學習電腦的影響,開始自學揣摩Basic語言書,但是很多內容看不懂。儘管如此,他對計算機的興趣還是被真正地引發了。

於是他讓家裡訂了一份《少兒計算機報》。在報上,他常常看到一些同輩少年的文章,而這些少年後來也成了行業裡的領軍人物。

這份報紙對他影響很大,讓他了解了很多美國的各種計算機軟件。這在上世紀物質匱乏的80年代,對他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為他打開了一個神奇的世界。

03

中考時,他考上了重點高中,因為離家太遠又缺乏自律,半年後他的父母讓他就近上了一所普通中學。而對他來說,普通中學更適合他這種不喜歡被束縛的人。

在重點高中的電腦課上,周鴻禕終於有機會親手摸到電腦了,這讓他激動不已。每次電腦課他都是有備而去,手抄了計算機報上的程序去運行。

後來轉到普通高中,學校沒有電腦室,但是他發現教務處有一臺電腦,於是想盡各種辦法和老師套近乎,才有了隨時享受上機的特權。

很多時候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如果他不積極爭取上機的特權,那麼他的編程能力也不會如魚得水。

他常常把報紙上的程序抄下來,然後上機去改動運行,看看結果怎樣。對計算機的好奇心讓他樂不思蜀,完全沉浸其中。

《顛覆者》興趣的巨大力量!360創始人周鴻禕,從小就為計算機狂

因為學習電腦是出於自身愛好,沒有人要求他按照特別的規範去寫程序,這反而讓他沒有被規範束縛,成了一個帶著問題去學習的人,也讓他意識到這將是他今後要從事的工作。

周鴻禕是幸運的,在大多數人工作後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是什麼時,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了。在一次班會上,老師讓同學們談談理想。那時的周鴻禕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個電腦軟件,改變世界。

因為對計算機的興趣,他打定主意上大學就要上計算機專業。一波三折後,他被保送提前錄取進了西安交通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和通信。

04

進入大學,他那禍事不斷的風格,在大學生活還沒正式開始時,差點因為打架而讓他面臨被學校開除的險境。

起因是一位同學喜歡找他宿舍的一位老鄉混吃混喝又不出錢,他看不慣就主動替別人出頭,結果被報復,不僅生活費被搶走,還頭破血流被縫針,此外還要上供兩條煙。

沒了生活費又不敢告訴家裡人,周鴻禕只好去擺地攤。他把高中同學用過的高考參考書,蒐集了過來在校門口賣,毫不費力的賣完了。

後來他看到別人在集市上用電腦幫人算命,於是自己編了個計算週期的小程序,到電影院門口幫別人“科學算命”,大受追捧,但很快被城管驅趕。

兩次成功的小生意,讓他在今後的創業道路上有了自信,無所畏懼。

在他掙到了足夠的生活費後,他又不甘心上次被報復的事,想方設法找同學幫忙收拾了對方一頓。而對方跑到學校把他告了,學校準備開除他。

而他被保送錄取進的這個班,本來就雲集了學霸中的翹楚,只收重點中學的學生和全國競賽一等獎的學生,對他來說能意外進入這個班已經很不容易。

周鴻禕終於著急了,在班主任的幫助下,學校最終給他通報批評的處分,沒有開除。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一場架卻開啟了他的商業活動,而計算機又帶給他巨大的能量,讓他意識到有了計算機,原來可以什麼都不用怕。

05

保送班裡,學習壓力很大,班上實行的是末位30%淘汰制,因此學習氛圍很濃。

四年的大學生活,周鴻禕把所有的精力完完全全地投入了他熱愛的計算機,把圖書管裡所有的計算機書都通讀了一遍,完成了從一名計算機愛好者到專業計算機從業人員脫胎換骨的蛻變。

大一的基礎課程,周鴻禕成績一般。到了大二,這個班拆分為計算機專業和通信與自動控制專業,而當時計算機專業的前景還不明朗,但周鴻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計算機專業。

這個選擇讓他如魚得水,因為他是為興趣而學,帶著好奇心和問題去學。

大學期間,他有兩大愛好。一大愛好是品讀程序,細細品味著程序之美,痴迷於其中的寫作韻律;另一個愛好就是帶著當時流行的3.5英寸軟盤,到處去拷軟件。

當時軟件交換的主要來源,是靠學校各處貼著的大海報來進行的,尤其是食堂前面的大海報。對於不瞭解的軟件,他還要想辦法去搜集說明書,有時甚至要挑燈親手抄寫借來的說明書。

在上世紀80年代,電腦還沒普及,能隨心所欲地使用計算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此周鴻禕經常冒用逃課同學的名去蹭機。只要能在機房待著,他就沉浸其中。對他來說,使用計算機少一個小時都不行。

《顛覆者》興趣的巨大力量!360創始人周鴻禕,從小就為計算機狂

第一次成為黑客,卻讓他陷入窘境。

一次他無意間攻破了學校計算機中心,又不小心挪動了裡面的口令文件,糟糕的是挪動後忘了放哪,退出來後造成整個計算機中心癱瘓,只得去老師那坦白,後來老師沒辦法只好重裝系統才恢復正常運轉。

在大二時他加入了學校要求的課題組,並且主動編了個程序把老師和同學從繁瑣的課題程序研究中解放出來,令老師刮目相看,因此也獲得了一些特權。

06

讀大學時,內心長久以來創業的夢想越來越強烈,他開始刻意鍛鍊自己,大三以後開始在外面打工,無論是專業內的編程,還是專業外的銷售,他都樂於嘗試。

不僅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助企業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棘手問題,還抓住機會去學習銷售的整個流程。

大學還沒畢業時,他向打工的公司經理自告奮勇跑到北京中關村,幫公司採購設備,學會了怎樣開發票和運輸,這些實踐為他今後創業不再懼怕。

另外,打工的公司開設了電腦培訓班,安排了他當講師。這讓他第一次接觸了小白用戶,讓他開始明白對程序員很簡單的東西,對小白來說解釋卻很費勁,做產品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上考慮,化繁為簡,讓用戶易於接受。

講師這個經歷無意之間還鍛鍊了他的演講能力,讓他創業後演講時成為麥霸打下了基礎。

從高中時,周鴻禕就開始懷揣創業的夢想,而大三時在火車上閱讀的《硅谷熱》,更是讓他熱血沸騰,決定像硅谷的年輕人一樣做出神奇的產品,去影響世界。

硅谷是近幾十年來各種電子設備的誕生地,是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這裡誕生了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英特爾、甲骨文等一大批聞名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顛覆者》興趣的巨大力量!360創始人周鴻禕,從小就為計算機狂

周鴻禕後來被保送到西安交大的研究生院,因為一心想創業,他報了管理專業。

然而沒讀幾天他便沒了興趣,感覺沒有工作經驗就學習管理很荒謬,於是他開始逃課,也不打算要這個研究生文憑了,與其浪費時間要一個沒用的學位,不如立刻去創業。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周鴻禕從小並不是老師心中的標準優等生,然而他很幸運的閱讀了海量的書籍,並找到了真正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內在驅動力,因此我們看到了他學習計算機早就超越了常人所能企及的熱情,理所當然的習得的知識也必將為他帶來巨大的力量。

那麼,在讀研期間,周鴻禕創業遇到了哪些困境呢?有沒有成功?理想在現實世界裡實施會有哪些未曾料到的複雜性問題呢?

更多文章解讀請翻閱我前面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