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之美——更高文明,更多答案,比特币算力够用吗?

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刚刚离我们而去的霍金,古往今来无数人在探寻生命的意义,宇宙的极限,什么是开始,什么是终结,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天然而熵增,没有大小,没有时间,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而除此之外,我们都处在熵减中,喧嚣归寂,浮华成空。

但一些人仍然不甘于这宿命,他们想通过推理计算为人类觅到“一线生机”,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这些碳基生命的佼佼者,个个争当麦克斯韦妖,想通过自己的个人算力,找到冥冥之中的绝对存在,明了人类到底是不是毫无意义的“递归循环”。

算力之美——更高文明,更多答案,比特币算力够用吗?

就算拥有顶尖智慧,但个人算力终有穷尽,必须寻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才有可能在数学和哲学上更进一步,除了优化算法,集中硅基算力为人类服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算力,可能是人类通往更高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与熵增对抗的最有效方式。

比特币现在的全网算力达到约3000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相当于约600台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看起来貌似强大,但如果放眼整个星空,真的要去寻找宇宙奥义,这点算力还谈不上权力。在我看来,算力是为了去除人性在整个系统里的权重,在未来,它有可能超脱于碳基意志,会成为我们意想不到的防护网。现在我们还不能对算力机制过于置疑,这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还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我们也不能过于高估自己的批判力。

也有人说这样的算力机制并不优雅,每10分钟左右3000万万亿次碰撞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完全是一种微观的施暴,不具备宏观审美。但宇宙的美学是什么呢?“最初三分钟”从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那一瞬间力量如此强悍,不也产生出无限的美吗?也许宇宙美学与我们眼中的美学不一定相同。

算力之美——更高文明,更多答案,比特币算力够用吗?

哈希的本质是数学,数学一定应该站在艺术的一边吗?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可以换一种视角来看待算力之美,那些本来静寂无名的西部村庄,那些在工业时代从未有人光顾的领地,因为算力的进入,它们开始散发出“科幻”的光芒,这些算力散落在岷江支流大渡河边,沉迷于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的夜晚,酣睡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某个小城……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过算力达到了一种融合。

算力之美——更高文明,更多答案,比特币算力够用吗?

自从莱布尼茨打开了数理逻辑之门后,历经布尔、哥德尔、图灵、冯·诺依曼等人的加持,对于拥有更多算力慢慢成为一种本能的追求。在这里,我们谈一谈大家一直关注的量子算力。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量子比特就可以储存无限信息,量子比特中存储的信息将始终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你每一次测量的并不是同一系统,而是不同世界,所以有人说“量子计算”是利用平行宇宙来计算,有超强的并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