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到来——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这几天看了一部记录片,叫《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主要记录了几个家庭,在孩子叛逆期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部记录片可以说是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意思是,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如果脸上有处脏了,你当然不会去擦镜子,而是擦自己的脸。

同样,孩子呈现出来的问题,恰恰根源在家长。

它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第一个是记者采访一个刚上高中的男孩,第二个是一位父亲说的一句话。下面是详细情况。

叛逆期到来——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1.高中孩子的哭诉

这个刚上高中的孩子,对着镜头讲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一直是满脸的泪水,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的说话。

很显然他这些话一定憋在心里很久。他主要说父母不尊重他的自由,连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地方都得听他们的。他很孤独,喜欢养猫,可是每次都被父母毫不商量的扔出去。另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要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我照样可以活得很好。

他一直在埋怨他的父母,仿佛是他的仇敌,他的样子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儿了,不理解父母的心。但我非常能理解他的心情。

因为我也是从独生子女过来的。我明白他所谓的敌视,是因为长期的压抑。一个已经15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是被人认可,包括外表,能力,这是心理学里很正常的现象,是一个人开始社会化的表现。就好比一颗小树,它在不断的成长,但是他的父母还一直用以前的温室来培养他,用小时候的规矩来约束他,忽略了孩子这个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想萌芽。

很显然这不符合一个孩子的生长规律,当他到了一定的年纪,是需要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的,让自己长得更高更大。

这是天性。这个孩子说要去流浪,要去外面自己独自生活,以证明自己离开父母照样能活的很好,有独立的能力。

叛逆期到来——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2.家长的一句话戳中痛点

一位送孩子到武汉训练基地的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是个打工的,经常在外没有时间陪孩子,所以我的孩子才出现了一些问题。可是你们又是教授又是公务员的,怎么也带孩子来这里(改造)了?

一句话让在座家长哑口无言。

中国式家庭大都秉承一个传统,就是父母奋斗一辈子,为的是给孩子挣一套房。

为了这套房,他们拼命工作,甚至可以忽略孩子。不管是教授还是工人,他们都代表了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特有的家庭观是一样的,与家庭财富的多少无关。

而且他们认为,只给孩子留下钱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会离开孩子去挣钱,孩子上小学了他们见面只问成绩,上了初中进入叛逆早期,他们会觉得我这么辛苦为你你还不懂事不好好学习,直到上了高中面临高考,而孩子已经不再听进去他们任何一句话,还逃课、上网、早恋,成了所谓的问题孩子,家长们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才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找专家。

而这个时候,想要改变,不是不可能,但会很艰难。

不管有钱没钱,都存在着问题,那是因为,金钱并不是一个家庭得以平稳生长和延续的核心能量。

叛逆期到来——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3.核心的能量是――快乐

快乐才是一个家庭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有一年下大雪,我从单位走回家,路过一所小学,门口停满了接孩子回家的私家车。这时我看到有一对母子与他们不同,没有开车也没有其他交通工具,而是一前一后的走回去。因为顺路,我一直离他们不远。

一路上母亲和孩子谈笑风生,到比较滑的地方,他们就比赛看谁滑得快,他们一直在聊孩子班里的这个同学那个同学,或者这项运动那项运动,没有一句提到学习成绩的话。

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驶过,而这对母子显得格格不入。但这样的亲子关系,让人感到舒服自然,不由得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

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观念,互相碰撞矛盾的时代里,我们和孩子必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不同,这是哪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高中男孩,父母不见得不爱孩子,但是他们仍然豪不自知的伤害着孩子。

所以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快乐成长是不能缺失的,用钱买不来快乐,而快乐才是家庭应该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叛逆期到来——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