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考研在我看來是一場不見血光的廝殺,而結果無非兩種:要麼“英勇歸來”,要麼“戰死沙場”。很慶幸我成為了前者,成功上岸。

那麼請允許我先自我介紹一下:一志願為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比較文學方向),初試總分388,其中政治62,英語53,專業課一(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143,專業課二(寫作A)130。

因為英語沒有達到專業複試線(我報考的專業算是上師大中國語言文學類的王牌專業,所以每年該專業的複試都要求英語60+。另外,今年複試線為380。)調劑到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在這裡要跟大家說明一點:考研,選擇絕對比努力更加重要,這和“鞋子一定要合腳才舒服”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家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定位,不要好高騖遠,但也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院校選擇期(建議三月中旬考慮妥當)

作為普通二本生,這個身份其實或多或少地對我們有所影響。而目標院校的選擇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影響的深淺程度。考研是個漫長的過程,尤其在心理壓力方面。

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因為即使在一個學校也會有能力高低之分,大家不能隨波逐流地去選擇同一個學校。而院校選擇的前提在於你的專業選擇。

考研分為專業型碩士(簡稱專碩)和學術型碩士(簡稱學碩)兩種。

相應地,文學院考研也就有專碩(一般包括新聞與傳播,教育碩士以及其他跨考專業例如:法學【非法學】等等)和中國語言文學類學碩(包括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學等8個大方向,而每個大方向下又會細劃小方向,這將決定你以後的研究方向)。

專業選擇的建議就是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感興趣的,退而求其次也必須是自己不討厭的。儘量能不跨考就不要跨考吧,因為每個學校的老師都會其實跨考生,今年好多學校在調劑時直接聲明不接受跨考。

而當專業確定後,目標院校可以把你所選擇的專業的學校排名找出來(這個百度上有,每年國家都會更新排名信息。),選擇一個學校排名中等但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比如遼寧師範大學的學科語文排名很好,但學校綜合排名200+)。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另外,建議儘可能地選報A類地區學校,一是因為萬不得已走到調劑這一步,A類地區選擇更大,二是因為考研不僅是為了近一步地深造,更是一個可以拓寬眼界的好機會。

尤其是準備報考學碩的同學,我國的學術陣地還是比較集中於A類地區的,也就說明以後機會更多一些。我當初選擇上師大,一是因為上海的地理位置,二是因為上師大的學科評估A+,三是因為上師大學校本身排名中等。

還有就是個人原因:我很喜歡上師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劉耘華教授。所以當最後得知因為英語而與上師大擦肩而過,還是會很難過的。

另外,中國語言文學類的學碩,有的學校專業課會考大綜合(語言學、文學史、文學理論都會考),有的學校會考小綜合(例如你報考古代文學,它會考到現當代文學以及外國文學。)這個也就使複習難度增加,也是選擇院校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參考書目準備期

政治(網上炒得火熱的所謂大師很多),我從一開始選擇的是跟著肖大大複習。先去買了他的三件套(網上有假冒書籍,建議去肖大大置頂微博評論區找鏈接),後又買了他的肖四肖八。

政治複習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跟老師。但建議只需要認得一個老師就好,切記貪心。你的時間、精力都不允許你可以把每個老師所講內容都消化掉。這個說法同樣也適用於英語。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英語真題我買的是黃皮書,看的是唐的閱讀視頻,李旭的新題型和翻譯視頻。作文買了王江濤的作文書,看的他的講課視頻。

英語是分為英語一(學碩)和英語二(專碩),不過現在隨著教育類碩士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有的學校也會考英語一。例如上師大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是英語一。如果不想選擇英語一,有的學校會允許以法語、日語或者俄語代替,難度也會將低。

專業課(每個學校的研究生官網都會有上一年的考試大綱,裡面有參考書目,但也不能保證今年不會換掉。比如2019好多學校的學科語文的參考書九月份大綱出來後都有所變化。真題有的學校會在官網放出來):可以去考研幫搜學校發帖子找以上岸學姐學長找資料、真題筆記(謹防上當受騙)

複習期(4月—12月,早上7點-11點半,中午一定要午休,保證下午複習效率;下午2點-五點半,晚上7點-11點。睡前可以在腦海裡把今天的複習內容捋一遍。保證12點之前入睡。各科的複習時間根據自己的習慣每天自行分配。個人不太建議每天熬到太晚,考研效率更加重要。)

>>>公共課複習

政治,文科生基礎較好,建議9月開始。

先做基礎題目,不用刻意背,可以列知識框架圖,選擇性地背(主要是關鍵字詞句)。9—11月,政治的基礎強化階段必須完成(基礎階段可以跳過)。

這個階段有一些老師的基礎題也會上市,選擇一定要做夠三遍。11月中旬左右,很多老師的衝刺題開始上市,一定要強抓選擇題,這直接決定你的政治成績能否拿高分。50分的選擇題,一定要保證38以上的分數。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大題裡面關於馬哲和毛概(包括中特)的題目一定要自己做,剩下的可以直接背答案。另外,時事政治也要多加了解(單選15、16題,多選34題,大題38題都是時事政治題目)。

英語,單詞重中之重。

考試之前,真題一定要做至少三遍,單詞也要至少背三遍。閱讀理解:第一遍自己做,不用查單詞,記下的正確率(畢竟考試時你也會遇到不懂的單詞)。

第二遍查單詞做,摸索題乾和選項的出題規律。第三遍可以找視頻聽老師講解。英語閱讀(40)拿30+,總分至少可以上60。新題型一定要做透。

作文一定要先背,大作文十篇(大作文一般是堅持、幸福這類的),小作文十篇(小作文同常情況下只會考書信),一邊背一邊默寫。8月份開始,自己再進行仿寫,找老師修改。完形和翻譯跟著視頻走,找感覺查漏補缺。

專業課(個人建議一定要自己整理一份筆記):

因為我是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專碩,這裡也就只談學碩複習。雖說每個學校的專業課考試範圍都不一樣,但複習方法都是異曲同工之妙。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文學史類,同樣最少複習三遍:第一遍(最遲六月初結束),建立框架,摸清文學史脈絡;第二遍(八月底結束),開始填充框架,整理筆記;第三遍(九月份開始)背。再對照真題,查漏補缺。語言類的,概論和文學史,複習方法同上。

專業課考寫作的,可以關注一些類似於文學評論寫作和新京報書評的微信公眾號,每週進行一次練筆,找老師幫忙修改。文筆的提升沒有捷徑可走,只能強加練習。

大家可以在網上找報考同校同專業的研友一起學習,獨學不成偶,不要說害怕競爭壓力打什麼的。外省的絕大多數學生根本不會在意這個,他們很願意和你探討專業課問題。

另外:複習期間孤獨感、壓力什麼的肯定前所未有地大。但是大家一定不要中途飯放棄啊。去年11月份臨近考試,圖書館一起復習的夥伴放棄的很多,真的替他們惋惜。有時候你堅持到最後一刻,也是一種成功。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還有就算其中一門考砸了,也不要放棄其他科目考試。我自己考英語的下午,明顯感覺沒有發揮好,晚上又生病吃藥打針,折騰到凌晨。

本來第二天的專業課考試不去了,後來又堅持去了考場,結果分數還是不錯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能隨便放棄,考研最初淘汰的就是隨隨便便放棄的人。

A類地區的370+與B類地區370+根本不是一個水平。如果你選擇了A類學校,一定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

複試建議(不管是一志願還是調劑)

首先態度一定要端正。老師提問時,要時刻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智者態度。畢竟他們是大師,你是真懂還是裝懂,老師們一眼就可以看出。

但不能什麼都不說乾坐著。你可以把問題引到自己比較拿得準的問題,談談自己的見解。另外,就是一定要微笑,聲音一定要洪亮。老師肯定都喜歡這類學生的。

最後,回答問題是不要有太多的小動作,也要三思後回答問題。做到以上祭奠,面試成績一定不會低。至於筆試,一定要寫,不能不會了就空著。還有不能忽視英語。

調劑建議:臉皮一定要厚

研招辦的電話第一次打不通,那就隔半個小時再打,不要想著把老師弄煩。電話次數多了,老師就會對你有印象,在看到你的調劑申請後會優先考慮你。

給導師發郵件也是,每天都發,說不定老師被你感動了呢,你也就比別人的勝算更大些。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我在確認天外的把握更大一些後,聽到有人說明明之前老師都把自己的名字記錄了,卻沒有給複試通知。

考研上岸者:不見血光的廝殺!

害怕自己也遇到這種情況,就隔兩天給天外的老師打電話確認,直到最後老師看到那串數字、接起我的電話後不用思考,就知道肯定是我打的。

後來被錄取了,老師還開玩笑說從來沒有一個學生這麼堅持不懈打電話的。所以調劑期,我們最壞的打算是會沒有書念,為什麼不多打兩個電話,為自己爭取一把?

再科普一個知識:過了國家線不多的同學,儘可能地準備二站或工作吧。因為如果按照分數高低錄取,換做是我們也會選擇高分同學。這很現實。

其實複試才是決定能不能被錄取的關鍵。每年都有總分400+的大神因為複試表現不好被刷,所以複試裡的面試大家一定不能忽視!

囉裡吧嗦說了這麼多,希望對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能有所幫助。最後說一句: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有了目標,二話不說,認真複習就是了。希望你們能得償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