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曹福龙/文

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大开。不少外国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英国伦敦会牧师杨格非和英国圣公会伟力先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首先进入四川,游遍全省,细心考察,为各国差会入川做准备。1883年,英国人盖士利受当时美国奋兴布道家幕迪和善基的影响,献身英国内地会,来华传福音。

盖土利早先在陕西汉中一带传教,1885年来到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传教,并担任内地会川东主理人。1889年至1936年间,内地会进入发展期,中外教牧人员和信徒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1895年,古鹤龄配合盖士利在原保宁府郎家拐街46号建立了第一个教堂一一三一堂。


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保宁府的第一所教堂“三一堂”

1901年,先后在阆中县城之外建有解元支堂、水观李家山分堂、千佛福音堂。1908年又在保宁府杨天井巷,按照西方哥特式建筑格调,建立了四川最大的教堂一一圣约翰教堂,同时兴办了宗教学校、医院和慈善事业等。川北阆中曾一度成为川东北基督教活动中心。那时候的基督教会全由外国教会控制,中国人最多只能当助手而已,可古鹤龄却被委以重任。1906年12月,由盖士利(原剑桥大学七杰之一)会督按立古鹤龄为基督教(原圣公会)牧师。


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四川最大的基督教堂一一阆中圣约翰教堂,俗称福音堂。

古鹤龄,男,回族,原名古寿之,生于1876年,四川省阆中市保宁镇人。古鹤龄7岁时开始读伊斯兰经文,从小信仰伊斯兰教。

盖土利入川来阆传教,借住古家。受其影响,古鹤龄便改信基督教,并进入英国人在阆中创办的华英小学和圣经研究院。1893年至1897年,经英国传教士代文斯介绍,开始在阆中传教同时又教外国人学习中文。1892年至1900年任阆中福音堂记帐员、1901年至1902年负责中华圣公会川北教区教务工作、1903年至1906年被盖土利提升为会吏,便一面传教,一面自修经文,并去广西梧州司可福音函授学校深造。返阆后,负责阆中各教堂传教活动,在此期间曾两次出席中华圣公会总会议会。

1917年至1920年任中华圣公会四川教区会吏总,负责协助会督查询各教堂工作,调和中西传道人员之间的关系和纠纷等。1928年6月由英国人莫示立(会督)提为中华圣公会四川教区副会督,负责川东、川西、川北一带地方教会工作至1936年。


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1929年古鹤龄(右二)在四川绵竹

1936年底,四川分为东、西两个教区后,担任东川教区副会督。1946年因年老力衰,仅负责管理川东教区第二联区(阆中、苍溪、仪陇、南部等县)教务工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被选为川北地区和阆中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2年任阆中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副主席和阆中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起,被选为阆中县第一届至第四届人大代表,1956年任四川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

同年8月当选为中华圣公会东、西川教区联合会办事处主任、四川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二届主席。1957年1月起,任阆中县政协第一届至第四届副主席。1970年病逝,终年95岁。

古鹤龄始终按照新旧约圣经中圣灵的启示,把它作为行事为人绝对正确的准则,孜孜不倦地教诲信徒必须严格遵守十条戒令,特别是其中的“八不可”和“一当”,即除上帝之外,不可有别的神、不可崇拜偶像、不可妄称神名、不可杀人、不可好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恶别人的一切;当孝敬父母等,作为座右铭,教化信徒,也教化自己,正直做人。正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前或新中国成立后,阆中虔诚基督教徒中很少有人犯罪的。

1895年至1897年间,阆中教会由最初在郎家拐46号开设的小诊所到临济堂街办起的仁济医院(现在的人民医院),两年中,置地、建房、治病中矛盾不少,古鹤龄都一一化解。特别是在置地中,纠纷不断。有一次,仁济医院购买了东坛井一处土地,而东坛井被圈为医院的地盘,打了围墙,附近老百姓生活用水成了难题,于是举旗游行示威,表达抗议。

四川基督教会第一位中国牧师——阆中人古鹤龄!

古鹤龄

这时的古便出面协调,做工作。指出办医院,治疗病人,对人民有好处,应当支持,说服了群众。同时又给医院方做工作,退后一步,把东坛井的围墙处开一道门,方便附近群众取水。这一意见,得到医院方同意。于是,用地与取水的矛盾化解了,促进了建院速度,附近老百姓也很满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阆中城,仁济医院担负起抢救伤员的重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宗教也随之独立自主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指引下,1950年7月,《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革新宣言发表后,各地教会与差会脱离关系。阆中基督教在古鹤龄的率领下,由基督教教会取代了圣公会。

与此同时,积极响应革新号召,于1952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了阆中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古鹤龄当选为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主任。从此,阆中基督教开始真正走向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正确道路,并长期带领信徒,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成为阆中教会里很有威望的民主人士和我们党团结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其子古宗信(南开大学老教授、化学专家)重回故地,祭祀古老,自愿捐赠给阆中基督教会50万元,以表其父忠于教会之心愿。

牧师古老,爱国爱教,美名传扬,功德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