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學團黨總支部思政課教學黨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思政課是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利用線上教學講好思政課?這是思政課教學黨支部黨員教師必須思考和回答的現實問題。講好線上思政課需要群策群力,凝聚共識,集體備課,切磋教法,發揮好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講好線上思政課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具體體現。


集體備課 搞好設計


《概論》、《基礎》、《形勢與政策》三個教研室堅持每週三利用騰訊會議開展教研活動。設立中心發言人,準備發言稿,對照線上教學標準找差距,進行教學反思,根據院部兩級線上教學督導反饋的信息,提出整改措施。《概論》課進行集體備課,分工準備教材章節教學設計,每週先由1位老師提供下週的通用教學設計,大家集體研討,對設計進行再加工改進,形成集體備課教案、課件、案例等,之後每位教師根據各自教學實際取捨應用到課堂上。每次備課成果都是大家辛勤汗水,集體智慧的結晶。線上教學以集體備課教學設計為主,同時因人而異,體現教師教學個性、差異性。組織完成了省高校“精品教案”3門課參賽教案撰寫申報工作。同時,觀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人民網思政公開課優質資源,學習借鑑,給搞好線上教學“充電”。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學習名家名師教學經驗。觀摩省內兄弟院校青年教師線上教學比賽。聆聽匯賢學堂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


瞄準“金課” 搞好教改


一是聚焦防“疫”,防疫教育進課堂。開學初,通過“共同戰疫,學在前列”一封信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佈對學生提出了學習要求。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概論》、《基礎》課推出了教材活頁,將防控疫情鬥爭中先進典型人物和事蹟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教育。有的《概論》課老師把書本知識與當前我國在防治新冠肺炎病毒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行動結合起來,以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把時事政治引入課堂,同時通過學生現場製作抗疫作品的方式一改往日《概論》課的枯燥,把思政課基礎知識與愛國主義精神一併植入學生頭腦。在《形勢與政策》課上,通過人民網師生共同觀看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形勢與政策》課還把疫情防控中的鮮活事例融入到有關專題教學中。


思政學團黨總支部思政課教學黨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二是開展“自媒體+”(超星學習通+小先生講案例+學生作品展示)教學方法改革,調動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趣味性,增強教學親和力、針對性,增進學習獲得感。為解決部分學生簽到後即潛伏成水軍、對課堂討論漠不關心等學習懈怠現象,黨員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QQ分享屏幕直播、騰訊會議、群聊、微信等形式與學生加強溝通互動,顯示實時學生學習人數、學習狀況,增強現場感、親切感。

通過小先生講案例增強體驗感,讓學生換位思考老師線上教學的苦與樂,珍視寶貴的學習時間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如講述第三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錦州社會主義改造故事:曉光農業生產合作社,大興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散發著鄉土氣息。講起建國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五毒”行為,更是使同學們認識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勢在必行,而且應該是趕早不趕晚。

在微信、QQ課程群展示學生的朗讀經典音頻、歷史情境對話視頻、硬筆書法作品等,加強互動,分享學習收穫,體驗創作的成功感。通過對作品在超星學習通上評分,吸引更多同學參與,使評價具有公正性、客觀性。在線上,“紅色資本家”答記者問,“記者”和“榮毅仁”穿越回溯到1956年,對話有板有眼。王爾琢的“一封紅色家書”同學們爭相傳抄,展示佳作。未來得及展示作品的同學對下一堂《概論》課充滿了期待,希望熱評拿高分。


思政學團黨總支部思政課教學黨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思政學團黨總支部思政課教學黨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思政課教學黨支部黨員教師深知教學改革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要他們在提高質量和水平上合力攻堅,讓黨徽在講壇上閃閃發光。


——思政學團黨總支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