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嗎?第一次讓我產生這個疑問的是我那因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岌岌可危的長瞟了五斤的體重。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人能連續一個月好吃好睡不出門,勤勤懇懇看網劇,哪怕是幾年風吹日曬都沒見絲毫風吹草動的體重也真的會背叛我們自己!

那要進行減肥鍛鍊嗎?不,這輩子都不可能鍛鍊的。懷著滿腔的拒絕,我點開了各大網紅小姐姐推薦的食物減肥標準套餐:吃沙拉。從各種蔬菜沙拉圖片上來看,各種水果蔬菜沙拉不僅顏色鮮豔欲滴,材料成本低廉,最關鍵的一點是製作簡單,完全不用專門開火做飯。唯一讓我產生顧慮的一點是:生吃水果蔬菜沙拉真的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嗎?我在心裡打了一個問號。


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懷著這個疑問,我翻開了各大特色蔬菜沙拉的配方,發現可以輕易找到很多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種類,比如:生菜、菠菜、番茄、胡蘿蔔、黃瓜、紫甘藍、蘑菇、蘆筍、黃花菜等等,配料包括但不僅限於少許白糖、紅糖、鹽、酸奶等。從上面列出食材中,大家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低脂肪。而且,生吃似乎更加完美地貼合了我們對於食材原滋原味、營養美味的需求。既不會消耗食材本身的色、香、味,同時,也完美保留了食材本身的營養成分和物理結構。這麼說來,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方法嗎,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食材本身性質入手。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性質,不同的性質決定了不同吃法,我們應當謹慎辨別和選擇適宜生吃的蔬菜,比如:黃瓜、白蘿蔔、燈籠椒、大白菜心等等,這些蔬菜生吃可以避免由於高溫烹煮帶來的營養缺失,良好的保留食物本身的感官品質和營養價值。但是有些蔬菜生吃確是不妥。比如:一、胡蘿蔔。食用胡蘿蔔主要是為了其中豐富的胡蘿蔔素,然而胡蘿蔔素卻是脂溶性物質, 只有溶解在油脂中, 才能在人體的小腸粘膜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而被吸收。選擇生吃, 90%的胡蘿蔔素因不被人體吸收而直接排洩掉。二、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它在人體內經胃腸緩


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慢吸收後可形成氧化二秋水鹼,是劇毒物質,食用3—20毫克就可使人中毒身亡。 三、生豆角。生豆角中含有皂素和血液凝集素,前者對消化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後者更厲害,可與血液中的紅細胞發生凝集而導致嚴重的溶血。四、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鹽。如果生吃大量菠菜,會嚴重干擾身體對鈣和鐵的吸收,而高溫焯水可極大程度破壞其中的草酸鹽。因此,雖然生吃蔬菜可以保持水果和蔬菜中的絕大多數營養成分,使人們獲得自然精華,但由於食材本身所含各種物質的不同很多蔬菜實際上是不適宜生吃涼拌的。而且由於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往往很多營養人們難以吸收,而加工後的水果蔬菜雖然破壞了很多營養成分,但卻可以讓人們更好的吸收必要的營養。


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另外,除了食材本身所含物質對食用方式產生影響,食材本身受汙染情況也是生吃、還是熟吃的重要考慮因素。如今市面上的許多蔬菜本身性質決定適宜進行少量的生吃,但由於現代加工環境的土壤汙染、水汙染以及農、獸藥的濫用問題不容樂觀,食品原材料衛生問題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導致許多諸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附著食品原材料從而導致各種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生吃更是大大提高了感染概率。比如:一、香菜。香菜可謂是蔬菜沙拉里的寵兒。但是由於許多地方栽培技術落後,潑澆人畜糞尿, 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附著問題相當嚴重。即便生吃前反覆用清水浸泡清洗,也很難清除附著的病毒等汙染物。二、花生。生吃花生不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花生在泥土裡生長,常被寄生蟲卵汙染,生吃容易引起寄生蟲病。另外,值得引起我們防範的除了蔬菜,還有我們生活中經常碰見的一些食材,比如:白糖、紅糖、生雞蛋、河魚等等,這些都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防範,一定要進行高溫蒸煮後再進行食用。


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最後,選擇生吃還是熟吃還要考慮你究竟主要選擇哪種營養素進行補充。舉個例子,比如說西紅柿,也叫番茄。一部分人認為生吃好,一部分人認為熟吃好,為什麼?其實這取決於你想要獲取的究竟是維生素C還是番茄紅素。如果是維生素C,那麼我想你會更加青睞生吃,如果你想補充番茄紅素,那可能最佳的食用方式是煮熟後再進行食用,因為溫度升高,更有利於番茄紅素的吸收。

聽說生吃比熟吃食物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其實,在我寫下這篇文章以前,我的手機裡每天都會收到來自重慶移動發來的各種防範新冠肺炎的飲食小常識,其中提到的,也是我今天在這裡跟大家提到的:在疫情爆發和蔓延期間,儘可能不要生吃水果蔬菜,進行充分的浸泡和消毒。當然啦,煮熟後再食用那就更好了,畢竟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極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能通過長時間的高溫蒸煮進行殺滅呢!

最後,疫情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都保護好自己,一定能等到山花爛漫、夏日濃陰,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