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考研也有“雷區”!你成功避開這幾點了嗎?

一直在給大家提供經驗和學習方法的小昭,今天要來“排雷”了!

很多同學在開始準備考研的時候都會看一些選擇院校、考研的時間安排、考研經驗的相關文章,希望能夠從機構或者是前輩那裡取到經。但是取經歸取經,同學們也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過度依靠別人的經驗,畢竟成功是不可複製的,每個人通往成功的道路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區別。

今天小昭要給大家總結的是“雷區”!雖說成功不可複製,遺憾卻總是驚人的相似。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考研過程中到底大多數同學都容易犯的錯誤。

備戰考研也有“雷區”!你成功避開這幾點了嗎?

1.考研太依賴經驗貼

這是很多小夥伴在複習中都容易碰到的問題,喜歡看前輩們的經驗,覺得他考上了,我要按照他的方法學。殊不知經驗這東西每個人都不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提高效率。

一味的去追求別人的經驗,最終只會適得其反。特別是,網上有很多例如“3個月考上清華、北大”、“2個月逆襲985、211高校”的經驗貼。相信我,學霸就是裸考,他也能考上。

其實更推薦大家看看失敗者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自己如何避免這些失誤。

2.考研不要複習太早

“考研不要複習太早,不然戰線太長後期容易心態炸。”這個其實是考研一大誤區。

考研的知識就是那麼多,那你早點開始學,準備的更充分把握也要大一些。而且考研是分時間段的,並不是說一開始就要每天10個小時的高強度學習,前期主要是進入學習狀態就好了。

而且早點複習的話之後選擇面也比較多,比如有的同學大三會課程比較多,比如要考各種證,還有實習等。

如果你前期沒有準備好,後期碰到這麼多事情,基本上心態就容易炸了。所以考研特別是想考211以上的大學,儘量要早點開始學,對自己要求高一些。

3.選擇院校太隨意

常見的錯誤有:

(1)比較法:比如A學校錄取平均分360,B學校錄取平均分390,然後就誤認為A學校的這個專業比B學校要容易,但是對於現在大部分自命題的學校而言,試卷的難度不同,分數的含金量也是不同的;

(2)“迷信”:非名校不報考或者是盲目跟從別人的選擇。

4.不要太急於求成

學習是一個勻速的過程,你的努力很有可能沒辦法立刻就體現出來,只有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質變的效果。

很多同學前期信心滿滿,對自己要求很高,每天恨不得學12小時,可是堅持不到一週就選擇放棄。也有一些同學在中期會因為看了很多書,可還是不會做題而感覺到苦惱,產生挫敗感,甚至一蹶不振,最後考研失敗。

其實大可不必有這樣的情緒,有這樣的經歷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重要的是要能夠明白不能太浮躁、太急於求成的道理,一步步踏踏實實的去學習,相信最後你的成績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