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许多爸爸妈妈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一个非常令人苦恼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自律能力实在是太差,明明可以迅速完成的事情,却一定要自己在旁边盯着。一旦家长淡出孩子的视线,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开始造反。这也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越降越低。

不仅如此,因为动作磨磨蹭蹭既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渐渐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许多孩子过于拖拉,为了完成作业就会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同事的孩子西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外表看着安安静静,但小心思可不少,只有爸爸妈妈坐在他的旁边,他才能安静一会儿,一旦爸爸妈妈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他就会做一些小动作。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把孩子的一举一动牢牢盯住。而家长的这一种外部压制也不能让孩子的自律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因为孩子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只要爸爸妈妈坐在旁边自己就会乖巧,一旦爸爸妈妈离开,就像松了的弹簧一般,状态立马松懈下来。

所以只有让孩子本身养成自律的习惯,这个问题才算是解决得彻彻底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做《0~8岁儿童纪律教育》。

这本书关于孩子的纪律教育这一块理解得相当透彻。有很多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纪律教育的核心让孩子明白做错事的后果或者是通过强硬的手段来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这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而这本书提出的理念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观念。作者认为纪律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的方式来达到学会自律的目的。只有能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的孩才是最省心的。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变得更加的自律呢?

第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总是能够一动不动的盯着某样事物观察很久,而那个时候他的自律性和专注力都处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那么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自律性却开始慢慢倒退呢?这跟外界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经常会被家长的言语攻击而变得意志消沉。

有些家长总是会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训斥孩子:这个题目都教你很多遍了,你竟然还不会。那么这句话其实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妈妈觉得我非常的愚笨,教了我这么多次,我竟然还不会,而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个时候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而我们要明白的是,在孩子的发展初期,他对自我的认知大多数还是来源于他人的评价,而像这种否定的表述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内心发展,甚至影响到他以后的一举一动,因为这种否定的词语就是给孩子打上了一个负面标签,而负面标签会让孩子逐渐朝着那个标签所描述的方向发展。

所以说作为家长需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也要做到言行一致,相互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拥有受到家长尊重的权利。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第二、正确表达信息

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太过沉重,常常会让一些家长的情绪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但这并不是家长将孩子作为出气筒的理由和借口。或许有时候孩子犯的错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在家长的眼中被无限放大了而已。

有些家长会通过批评的方式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因为孩子还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自尊心一般来说都会比较的强,那么家长过于直白的批评只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进而激发起他的逆反心理,因此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用更为委婉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他所犯的错误的严重性以及家长对于他犯错的这件事情的感受与态度。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戈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公式。这个公式里包含三大要素。要素一:明确说出家长不能接受的行为的界限。要素二:表达自己的客观感受。要素三:孩子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这三者缺一不可。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表达自己的客观感受时,尽量不要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偏激的主观性的表达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而在孩子的错误行为被家长明确指出时,家长要留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孩子真正“消化”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第三、利用后果教育法

有时候简单的说教并不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孩子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可能会在同一个坑里跌倒无数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心软,需要用到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比较推崇的一个方法,也就是后果教育法。后果教育法的基本含义就是让孩子自身去承受自己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经亲身的体验让孩子去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从而对自己的固有行为进行一个良好的调整。

就以孩子早上喜欢赖床为例。如果家长经过无数次的催促,孩子还没有任何反应,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告诉孩子,如果你再不起床,你几点到校会迟到。至于孩子会怎么做就是他的事情了。如果孩子迟到被老师批评,孩子自然会出于不想让家长批评的这个心态自发地去调整自己起床的时间,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培养孩子自律很难,孩子被大人盯着才会乖?教你3个小妙招

但我们说有一些行为的风险等级不同,利用这个后果教育法的方式也需要做出改变。就以很多孩子喜欢靠近热水为例。家里的水壶好好的放在那里,他总是想要去碰一下,在家长视线范围内可以提前提醒,如果家长一个没注意,发生了意外,那么这个意外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我们不可以想象的。

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关于烫伤的照片,并且告诉孩子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被烫伤的人将会承受多大的痛苦。虽然可能给孩子看一些烫伤的照片,会让孩子心里感觉有点不适,但这会让孩子对自己随意靠近热水的后果印象深刻,那么也就能大大降低孩子偷偷靠近热水的概率。

所以说如果想要实行非常有效的纪律教育,家长还是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正确表述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能够受到触动。必要时刻,使用后果教育法,让孩子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